12.03 六小齡童再“演”美猴王,《西遊記》等IP的創新路還能走多久?

12月2日,網曝《滾蛋吧!腫瘤君》、《動物世界》導演韓延的朋友圈截圖,圖中顯示韓延在朋友圈發佈了新片《西遊記真假美猴王》的演員招募組訊,隨後有相關消息傳出:86版《西遊記》主演六小齡童與馬德華將以“動作捕捉演員”的身份加盟該片,再演孫悟空與豬八戒。一時間各種網絡猜測紛紛擾擾。


六小齡童再“演”美猴王,《西遊記》等IP的創新路還能走多久?


而就在當天下午,演員六小齡童發佈微博:“數年的精心籌備,剛剛做好精細的面部掃描等日新月異的電影尖端技術,感謝儒意影業、韓延導演及團隊,六小齡童重新演繹銀幕齊天大聖美猴王,敬請期待與關注。”證實網絡消息。


六小齡童再“演”美猴王,《西遊記》等IP的創新路還能走多久?


對此,部分網友表示:“感覺又要喚醒我的童年回憶了,期待!”但也有部分觀眾表示:“感覺《西遊記》這個IP已經被用爛了,我真的已經累了。”

六小齡童再“演”美猴王,《西遊記》等IP的創新路還能走多久?

曾經輝煌



說到根據經典名著《西遊記》改編而來的影視作品,可謂是版本諸多,有的是根據原著而來,有的則是在原著的基礎上進行改編,重新講述一段故事。在此之中,多部作品分別成為了不同年齡段觀眾心中的童年記憶。

例如1986年首播,由六小齡童、徐少華、遲重瑞、汪粵、馬德華、閆懷禮等主演的25集電視劇《西遊記》,該作品憑藉演員精湛的演技以及精良的製作,時至如今依舊為所有人津津樂道。



六小齡童再“演”美猴王,《西遊記》等IP的創新路還能走多久?


1996年,由TVB出品,張衛健、江華、黎耀祥、麥長青主演的《西遊記》,憑藉詼諧的畫風贏得了許多觀眾的喜愛,這部作品更是數次在翡翠臺重播。1998年,TVB拍攝了《西遊記2》,由陳浩民、江華、黎耀祥等主演,主要講述同為仙石化身的六耳獼猴被三魔王餵食丹藥,化身巨猴危害人間,累及悟空濛冤,終得昭雪的故事,按照目前的信息來看,這個選段與韓延的《西遊記真假美猴王》的選段相同。



六小齡童再“演”美猴王,《西遊記》等IP的創新路還能走多久?


2000年,根據《西遊記》改編,由曹榮、黃海冰、吳建、黑子等主演的電視劇《西遊記後傳》講述了唐僧師徒西天取經之後,魔頭無天在如來佛祖圓寂後大鬧三界,孫悟空帶領三界幫助如來轉世靈童喬靈兒重返靈山的故事。該劇憑藉不停重複的武打動作成為了許多觀眾心中難以忘懷的作品。



六小齡童再“演”美猴王,《西遊記》等IP的創新路還能走多久?


在這之後,根據《西遊記》改編而來的影視作品依舊持續出現,例如2010年的浙版《西遊記》、2011年的張紀中版《西遊記》,但由於難以超越曾經的輝煌,這些作品都未有過多的水花。

六小齡童再“演”美猴王,《西遊記》等IP的創新路還能走多久?

即使疲憊,依舊火熱



在那個時候,許多人都以為《西遊記》這個IP的創新路大抵就到此為止了。誰曾想,這之後與之相關的改編作品開始呈井噴式出現。

2013年,由周星馳導演,文章、舒淇主演的《西遊·降魔篇》上映;2014年,甄子丹、周潤發、郭富城等主演的《西遊記之大鬧天空》上映;2015年,3D動畫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上映;叫獸易小星執導,楊子姍、白客等主演的《萬萬沒想到》上映;2016年,由郭富城、鞏俐、馮紹峰等主演的電影《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上映;2017年,彭于晏、倪妮主演的《悟空傳》上映;徐克執導,吳亦凡、林更新主演的《西遊·伏妖篇》上映;2018年,郭富城、馮紹峰、趙麗穎主演的《西遊記女兒國》上映……


六小齡童再“演”美猴王,《西遊記》等IP的創新路還能走多久?


其中部分作品收穫了諸多好評,但大多數作品都一塌糊塗,不僅讓觀眾對主創失望,也消耗了觀眾對《西遊記》這個IP的所有熱情。

然而雖然熱情不停地被消耗,卻依舊擋不住躍躍欲試的製作方。

除了上文所提及的韓延新片《西遊記真假美猴王》,今年一月,口碑動畫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官博發佈團隊新作《西遊記之大聖鬧天宮》的概念海報,宣告項目正在籌備,據悉,該作品與《大聖歸來》關係不大,是導演田曉鵬對《西遊記》的一次全新解讀。


六小齡童再“演”美猴王,《西遊記》等IP的創新路還能走多久?


除此之外,由林峰、蔣夢婕、赤西仁主演的電視劇《大潑猴》、由侯明昊、白鹿主演的電視劇《西遊記女兒國》、由應昊茗、王藝哲主演的《大天蓬》等作品即將播出,由劉冠麟、王煜凱等主演的電視劇《西遊記之比丘國》於2019年7月正式開機。


六小齡童再“演”美猴王,《西遊記》等IP的創新路還能走多久?


面對一部部待播作品,觀眾紛紛表示:“不僅我累了,我覺得《西遊記》也累了。”

六小齡童再“演”美猴王,《西遊記》等IP的創新路還能走多久?

誰也逃不過“被創新”




縱觀近幾年的許多影視作品,類似於《西遊記》IP這種被過度使用的案例可謂是不勝枚舉,例如經典偵探人物夏洛克·福爾摩斯。

夏洛克·福爾摩斯是19世紀末英國著名推理小說家阿瑟·柯南·道爾筆下的虛構偵探。福爾摩斯與華生也成為了現如今所有人依舊耳熟能詳的“搭檔”。隨著時間的流逝,根據柯南·道爾作品改編而來的影視作品數不勝數,其中大多還是根據小說本來的面貌進行的改編。


六小齡童再“演”美猴王,《西遊記》等IP的創新路還能走多久?


或許是因為已經被翻拍了無數遍,如今劍走偏鋒的創新也越來越多了。例如2010年播出,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馬丁·弗瑞曼主演的英劇《神探夏洛克》,將故事背景搬到了21世紀的英國;2012年播出,由約翰尼·李·米勒,劉玉玲主演的《福爾摩斯:基本演繹法》不僅將背景搬到了現代,並將“華生”性轉,由劉玉玲出演該角色;2018年播出,由Hulu與HBO攜手製作,竹內結子主演的《女神探夏洛克》則是將“夏洛克”、“華生”等主要角色全部性轉;如今正在熱播,由藤岡靛主演的《夏洛克:未敘之章》原著感較弱。


六小齡童再“演”美猴王,《西遊記》等IP的創新路還能走多久?


這些作品裡,有的作品聲名大噪,有的作品不溫不火,“福爾摩斯”這個IP顯然也已經進入了倦怠期。面對一茬接一茬的“經典創新”,無數觀眾直呼:“世界那麼大,為啥總盯著這一畝三分地!”


六小齡童再“演”美猴王,《西遊記》等IP的創新路還能走多久?


歷經歲月的經典作品經過了時間淬鍊,成為了許多人心中的白月光,與此同時,它也成為了文化的一部分。隨著世界的不斷改變,用新的觀念去解讀,去重新塑造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由此可見,IP創新不是不能做,而是應該以製作精品的決心去觸碰作品,去重新解讀作品,只有這樣,得到的“果實”才不會苦澀得難以下嚥,與此同時,無論是何種類型的IP,對於它的開發都應該有一個度。一窩蜂的扎堆兒,只會適得其反,竭澤而漁的背後也只有觀眾的厭煩與疲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