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這種牛奶寶寶不能喝,但是很多家長都在買

奶類是一種營養成分齊全、組成比例適宜、營養價值高的天然食品。主要提供優質蛋白質、維生素和鈣。每100ml牛奶大約可提供鈣質122mg,對寶寶骨和牙齒的生長髮育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但由於牛奶含有高濃度的蛋白質和礦物質,並且缺乏適量的鐵、維生素C和嬰兒所需的其他營養素,會對嬰兒造成較大的腎臟負擔以及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另外,對於發育中的嬰兒來說,牛奶中也不含最健康的脂肪類型。基於這些原因,一歲以內不宜接受牛奶。

這種牛奶寶寶不能喝,但是很多家長都在買

而根據美國兒科學會、香港衛生署等各大權威機構建議:寶寶滿一週歲就可以喝牛奶啦。

這種牛奶寶寶不能喝,但是很多家長都在買

這種牛奶寶寶不能喝,但是很多家長都在買


當寶寶滿一週歲後,只要他輔食內有均衡的固體食物(穀物、蔬菜、水果和肉類),你就可以給他嘗試牛奶啦。但是每天奶量不要超過大約946ml,因為會攝入太多的卡路里,並可能降低他對其他食物的興趣。


這種牛奶寶寶不能喝,但是很多家長都在買

那麼面對超市裡琳琅滿目的牛奶,

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

今天YanJun和大家談談如何選購牛奶。


01 看包裝上的產品類別和產品標準代號

這種牛奶寶寶不能喝,但是很多家長都在買

鮮牛奶:產品類別一般為巴氏殺菌乳;

產品標準號:GB19645

這種牛奶寶寶不能喝,但是很多家長都在買

純牛奶:產品類別一般為全脂滅菌乳;

產品標準號:GB25190

這種牛奶寶寶不能喝,但是很多家長都在買

調製型牛奶:產品類別一般為調製乳

產品標準號:GB25191

這種牛奶寶寶不能喝,但是很多家長都在買

乳類飲料:產品類別一般為xx奶飲品;

產品標準號一般為:GB/T 21732


02看包裝上的配料表

1

這種牛奶寶寶不能喝,但是很多家長都在買

2

這種牛奶寶寶不能喝,但是很多家長都在買


3

這種牛奶寶寶不能喝,但是很多家長都在買

4

這種牛奶寶寶不能喝,但是很多家長都在買

最合理的牛奶配料表通常只有一項:生牛乳。

也有一些是生牛乳和維生素D,其實就是添加了維生素D也是可以選擇的。但是如果像所謂的“兒童成長牛奶”和乳類飲料那樣複雜的配料表,應該儘量避免選擇。裡面通常會添加了白砂糖、香精和食品添加劑等等,有些乳類飲料甚至根本沒有生牛乳的原料,例如圖4的第一項居然是水~~~~所以家長們需要警惕!


03看包裝上的成分表

這種牛奶寶寶不能喝,但是很多家長都在買

這種牛奶寶寶不能喝,但是很多家長都在買

  1. 蛋白質:國家有個最低標準,純奶蛋白質含量不得低於2.9克/100ml,調製乳不得低於2.3克/100ml。
  2. 脂肪:全脂奶的脂肪含量為3%左右,低脂奶脂肪含量為0.5%~2%,脫脂奶中脂肪含量低於0.5%。
  3. 碳水化合物:主要指糖類,我們都知道高糖飲食的危害,所以要注意避免選擇額外添加糖的。
  4. :在其他指標差不多的情況下,選擇鈉含量低的。
  5. :大部分奶產品的鈣含量在120~140mg/100ml。

鮮牛奶or純牛奶

鮮牛奶

即巴氏奶,是採用巴斯德消毒法的牛奶。病原體具有不耐熱的特點,巴氏殺菌工藝就是利用病原體的此特點,在適當的溫度和保溫時間下,對牛奶進行處理,把病原體全部消滅。但是,巴氏消毒後仍保留一小部分有益且不耐熱的細菌,所以需要將巴氏奶放在4℃左右保存,保質期約為4到7天。


純牛奶

俗稱常溫奶,是採用超高溫殺菌技術的牛奶,根據中國大陸全新的《乳品安全標準》指出,今後常溫奶只能稱為“純”牛奶。

具有如下特性:

1.採用超高溫滅菌技術,將牛奶放於135℃至152℃的溫度下,殺死牛奶中的細菌;

2.常溫奶的保質期較長,並且無需低溫冷藏,在常溫下未開封一般能達到1個月以上;

3.常溫奶通常採用利樂包裝。


需要注意的事

雖然消毒方法不同,但鮮牛奶和純牛奶兩者在營養成分上都差不多。因為高溫滅菌的方式損失的主要是牛奶中的一些維生素,主要營養成分(鈣和蛋白質)和巴氏奶沒有太大的差別。所以兩者都推薦給寶寶食用。

另外,不要直接飲用剛擠出來的牛奶。因為未經消毒的牛奶,含有很多細菌,包括致病菌,直接飲用有危險。


TIPS

  1. 添加牛奶等於添加新的輔食,要從少量開始嘗試。
  2. 1歲以上的寶寶可以開始嘗試喝牛奶。
  3. 2歲以下的寶寶應該選擇全脂牛奶。
  4. 2~5歲可根據情況考慮換成低脂牛奶。
  5. 5歲或以上可根據情況換成脫脂牛奶。
  6. 選購牛奶時注意查看配料表和成分表,選擇合適的牛奶。儘量避免選擇所謂的兒童牛奶和乳類飲料。


www.dh.gov.hk

www.healthychildren.org

www.wiki.com


首發馬蕾孕哺育

作者 YanJu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