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方案來了!2020年上半年 寧夏在全區開展脫貧攻堅"四查四補" 全面排查解決影響脫貧質量問題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決定,2020年上半年,在全區開展脫貧攻堅“四查四補”,全面排查解決影響脫貧質量問題。近日,自治區出臺《關於全面開展“四查四補”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方案》,對“四查四補”工作的任務、措施、方式、進度進行了安排部署。

方案來了!2020年上半年 寧夏在全區開展脫貧攻堅


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視察寧夏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問題導向,突出精準要義,持續發力防鬆勁,嚴把標準防闖關,鞏固成果防返貧。在認真整改脫貧攻堅“回頭看”排查問題的基礎上,全面開展查損補失、查漏補缺、查短補齊、查弱補強“四查四補”,鞏固提升脫貧質量,讓脫貧成果經得起歷史檢驗、經得起群眾評判、經得起考核評估、經得起輿論監督,堅決實現脫貧攻堅圓滿收官,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四查四補”

工作任務與措施


“查損補失”

方案來了!2020年上半年 寧夏在全區開展脫貧攻堅

重點查找新冠肺炎疫情給脫貧攻堅造成的衝擊和影響,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脫貧攻堅,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


排查轄區外出務工返鄉人員和移民就業情況,摸清貧困群眾外出務工意願和務工難點、本地能否提供充足的就業崗位滿足群眾需求等。重點排查因疫情影響未開工復工而滯留在家情況,縣內移民無法復工上崗情況。

採取針對性措施:

抓緊與勞務輸出地和區內用工緊缺企業精準對接,組織幫助貧困勞動力有序返崗穩崗就業;支持扶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有序復工復產;積極開發公益崗位,幫助出不去的就業困難人員就近安置就業。


排查疫情對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的影響,以及群眾發展生產和產品銷售遇到的難題。重點排查特色農產品、蔬菜瓜果滯銷情況,養殖場、養殖戶飼草料貯備與供應情況,牛羊豬等補欄出欄情況。

採取針對性措施:

加大生產、儲存、運輸、銷售等環節產業扶貧支持力度,解決貧困群眾農產品“賣難”問題;調配農資、種子供應,做好春耕備耕工作;逐步有序放開農貿交易市場,保障農產品和生產資料供應暢通;深入推進消費扶貧,組織好貧困地區農產品線上線下產銷對接;化解扶貧小額信貸風險,做好扶貧小額信貸、“扶貧保”等扶貧惠農金融產品服務,滿足生產發展需求。


排查疫情對特殊貧困群體和邊緣戶穩定增收帶來的影響。重點排查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戶因疫情影響務工就業和產業發展等,出現的返貧致貧風險。

採取針對性措施:

對未脫貧戶、農村低保戶、分散供養戶、殘疾貧困戶、邊緣戶等在疫情防控期間生產生活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全面落實低保、醫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殘疾人“兩項補貼”等社會保障政策;建立防貧返貧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機制。


排查疫情對貧困群眾就醫、子女上學等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帶來的風險點。重點排查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養老保險繳納等情況。

採取針對性措施:

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利用“空中課堂”保障貧困戶子女學習需要,降低因疫誤課誤學風險;優化鄉村醫療衛生人員配置,統籌做好疫情防控、慢性病簽約、新冠肺炎治癒後續跟蹤等基本醫療服務,統籌做好“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大病救助等社會保障服務。


排查疫情對脫貧攻堅項目建設帶來的影響。重點排查已安排的脫貧攻堅項目受影響情況。

採取針對性措施:

根據疫情影響情況,完善縣級脫貧攻堅項目庫;在符合疫情防控條件下,加快推進扶貧項目招投標和開工復工;小微扶貧項目可按規定程序 “一事一議”;項目建設用工優先安排貧困戶勞動力;暫時不能開工的,要儘快做好項目前期準備,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項目工期的影響。


“查漏補缺”

方案來了!2020年上半年 寧夏在全區開展脫貧攻堅

對照脫貧標準查找漏洞,解決漏統、漏項、漏扶、漏管“四漏”問題。


排查漏評錯評錯退的貧困戶,包括政策性移民、自發移民以及城鄉結合部、老灌區、國有農林場的常住農村居民等存在的漏人漏戶問題,以及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建檔立卡數據是否準確、完整、真實,是否存在不該統計的統計了、應該統計的未統計。

採取針對性措施:

做好扶貧對象動態調整工作,對漏評錯退的,按照“缺什麼補什麼”原則,確保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對錯評的立即糾正;及時更新、修正、完善建檔立卡數據。


排查脫貧戶“兩不愁三保障”實現程度,特別是2019年以前脫貧戶各項指標是否穩定達標,有無漏項。

採取針對性措施:

因戶因人綜合施策,在解決“三保障”漏項問題的同時,做好到戶到人產業發展、務工就業精準幫扶,逐條逐項限期整改銷號,確保各項指標穩定達標。


排查扶貧政策、幫扶措施、扶持項目、扶貧資金落實情況,是否存在資金未兌現、項目未完成、政策打折扣,是否存在到戶項目資金“一發了之”“一補了之”“一股了之”,扶持沒成效,群眾不認可。

採取針對性措施:

開展扶貧資金結餘結轉問題自查自糾;對歷年扶貧資金計劃完成情況和脫貧攻堅項目實施驗收情況開展“回頭看”;集中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政策落實不到位等突出問題;持續開展扶貧領域作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治理,嚴肅查處漠視侵害群眾利益突出問題。


排查兜底戶、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戶和非貧困村的貧困戶,是否做到動態監測、動態管理、精準幫扶。

採取針對性措施:

建立防貧返貧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機制;對貧困人口或邊緣人口較多、脫貧難度較大或遺留問題較多的非貧困村、移民村(社區)實行掛牌督戰。


“查短補齊”

方案來了!2020年上半年 寧夏在全區開展脫貧攻堅

緊扣全面脫貧摘帽和“兩不愁三保障”標準,查找和補齊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基層治理、鄉村建設等方面的短板。


排查鄉村小規模學校設置、師資力量配置與辦學條件,是否方便貧困家庭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建設、醫療技術人員配置與常用藥配備,是否達標且滿足群眾常見病、慢性病及時有效治療的需要;患大病重病、慢性病的建檔立卡戶和邊緣戶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後,是否得到符合政策且及時有效的基本醫療保障;貧困村公共文化體育活動場所是否健全且發揮作用;敬老院、公租房等兜底保障措施是否落實到位、發揮作用。

採取針對性措施:

優化義務教育學校佈局,持續改善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加強鄉村師資隊伍建設;按照“填平補齊”原則,加強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提高基本醫療及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加強遠程醫療能力建設;加強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疾病應急救助等制度有效銜接,持續推進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大傳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控力度;健全貧困村社區服務與公共文化體育服務體系,以文化活動推動貧困村移風易俗、鄉風和村規民約等文明建設;落實新調整的農村低保標準,加強農村低保與脫貧攻堅政策的有效銜接;統籌社會救助資源,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完善“三留守”人員和貧困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


排查鄉村通硬化路和通客車情況是否方便群眾出行,農村飲水安全是否穩定達標保障到位 (水量、水質、取水距離與供水保障率),農村動力電與通信網絡是否按需覆蓋到位。

採取針對性措施:

加大農村公路養護力度,保障農村公路暢通;鞏固提升農村飲水安全水平,提升貧困村自來水普及率、供水保證率、水質達標率;加快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實現貧困村穩定可靠供電服務全覆蓋;繼續實施“寬帶鄉村”示範工程。


排查有貧困人口的行政村(社區)或撤併建制村基層黨組織與村集體經濟合作組織,以及基層陣地建設是否健全且發揮作用,方便群眾辦事;排查貧困村駐村工作隊和脫貧任務重的非貧困村第一書記,是否配置到位且發揮作用、群眾認可。

採取針對性措施:

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戰鬥堡壘作用,健全黨組織領導的村民自治機制;健全移民村(社區)基層黨組織,持續推進“三大三強”行動和“兩個帶頭人”工程,常態化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加強駐村幫扶工作管理,提高縣以上機關派出幹部比例,精準選配第一書記,配齊配強駐村工作隊,確保駐村幹部下得去、蹲得住、幹得好、見成效。


排查貧困村是否達到人居環境乾淨整潔的基本要求;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是否達到5萬元以上(2020年)且能發揮公益作用。

採取針對性措施:

發揮村集體經濟合作組織作用,整合資源,加大村集體經濟發展支持力度,培育拓展集體經濟增收渠道;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健全貧困村社區服務體系,普遍建立村莊保潔制度。


“查弱補強”

方案來了!2020年上半年 寧夏在全區開展脫貧攻堅

重點對照貧困村貧困戶脫貧標準,查找發現一些弱項,對不達標的要保證達標,對已達標的要鞏固提升,確保脫貧質量過得硬。


排查農村所有建檔立卡戶與邊緣戶人均純收入是否穩定超過4100元(2020年),其中經營性收入、工資性收入是否穩定可持續(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兩無”兜底人員除外)。

採取針對性措施:

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培育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扶持培育扶貧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減貧帶貧新型經營主體,推進電商扶貧,開展消費扶貧,深化資產收益扶貧和光伏扶貧,拓展增收渠道。


排查移民後續產業就業幫扶政策措施,是否有力支持移民群眾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採取針對性措施:

建立完善新型經營主體與移民群眾的利益聯接機制;多渠道開闢就業崗位,引導移民群眾從事種養加工、商貿物流、家政服務、物業管理、旅遊服務等或就近在扶貧車間工作,開發設立衛生保潔、綠化管護、水暖電力維修等崗位,提高就業組織化程度,確保不出現零就業家庭;加強移民村(社區)管理服務,推廣網格化管理模式;儘快落實綜合保障政策,促進移民群眾融入當地社會,實現移民“穩得住”。


排查所有非貧困村是否達到脫貧標準。

採取針對性措施:

對非貧困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等方面存在的弱項,加大力度,因村施策,確保全部達標。


排查貧困村貧困戶能否實現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問題。

採取針對性措施:

嚴格落實自治區規範產業扶貧補貼政策完善減貧帶貧機制的指導意見,健全貧困群眾利益與需求表達機制,健全貧困群眾參與脫貧攻堅的組織保障機制;加強教育引導,強化貧困群眾的主體責任和進取精神;大力倡導新風正氣和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斷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


“四查四補”工作方式與進度

各市、縣(區)要挨鄉、挨村、挨戶開展“四查四補”,做到縣不漏鄉、鄉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人。各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認真履行行業部門職責,切實抓好“四查四補”相關問題排查和整改落實工作。2020年3月—5月,全面開展“四查四補”和脫貧攻堅“回頭看”排查問題整改,邊查邊補、邊查邊改、建立臺賬、列出清單、對賬銷號。6月,自治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實地督查“四查四補”、中央考核反饋問題整改與脫貧攻堅“回頭看”整改情況。下半年,持續鞏固“四查四補”成果,迎接國家脫貧攻堅普查和全面驗收。

(一)堅持疫情防控與脫貧攻堅統籌推進。在分區分級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密切跟蹤分析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加大脫貧攻堅力度,創新工作方式,分類精準施策,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確保收官之戰有序推進。

(二)堅持自查自糾與掛牌督戰相結合。對照“四查四補”全面開展自查自糾,發揮縣鄉村主體作用,建立健全防貧返貧監測預警機制,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解決。落實分級掛牌督戰,對西吉縣和80個掛牌督戰村“四查四補”與掛牌督戰情況,實行月報告、月調度。

(三)堅持全面排查與重點排查相結合。在認真整改“四查四補”和脫貧攻堅“回頭看”排查問題的基礎上,重點排查解決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以及“兩不愁三保障”、產業就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扶貧項目開工復工、防止返貧等影響脫貧質量與目標實現的突出問題。

(四)堅持實地排查與數據比對相結合。進一步加強自治區相關行業部門與扶貧部門脫貧攻堅數據共享,強化縣級行業部門信息比對,組織駐村幫扶幹部和村兩委及時排查核實、解決問題。自治區上半年將組織建檔立卡數據質量第三方評估,下半年開展脫貧攻堅普查。


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都是重大政治任務。各市、縣(區)黨委和政府、自治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深化思想認識,提高政治站位,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切實履行市縣(區)主體責任和部門行業扶貧責任。堅決克服鬆懈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和緩一緩、等一等的想法,在持續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加快推進駐村幹部全面入戶,到村項目全面鋪開,幫扶措施全面落實,切實把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決戰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任務抓緊抓實抓細,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二)堅持目標標準。堅持“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絕對貧困,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脫貧目標和“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嚴格貧困人口、貧困村、貧困縣退出程序,堅決克服擴大脫貧攻堅範圍、拔高扶貧標準的傾向,堅決糾正行業部門與脫貧攻堅無關的“搭車”任務,堅決取消超出“兩不愁三保障”標準的任務指標。

(三)狠抓問題整改。堅持問題導向,將“四查四補”與巡視巡察、考核評估、督查暗訪、審計檢查等反饋問題和脫貧攻堅“回頭看”問題整改統籌安排、一體推進。進一步細化責任單位、責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時限,建立臺賬、拉條掛賬、督辦落實、辦結銷號,對影響脫貧攻堅任務完成的問題必須徹底解決,帶有探索創新性質的問題逐步規範,涉及長遠發展的問題要有階段性成效。

(四)建立長效機制。堅持目標導向,既查找存在的差距和薄弱環節,也查找疫情帶來的影響,深刻剖析深層次原因,在制度和政策上進一步改進完善。堅持不懈抓好脫貧攻堅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確保2020年上半年整改任務全見底、反饋問題全清零。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做到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以過硬舉措實現脫貧攻堅圓滿收官,讓脫貧質量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