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四大尷尬時刻,該和爸媽聊點啥呢?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假期的腳步近了。

你打心底知道,回家的一切都值得期待。

媽媽準備了一些嘮叨,爸爸張羅了一桌好飯。

門口貼上了新的對聯,房間換上了新的床單。

但當你回家吃完第一頓飯,坐在沙發上打飽嗝時,尷尬發生了:

嗯……該和爸媽聊點啥呢?

平時撩妹的你學貫古今,從詩詞歌賦聊到人生哲學。

在領導面前八面玲瓏,做完年終報告不忘吹上幾句彩虹屁。

可唯獨到了父母面前,卻八棍子打不出一個響來。

遊子歸家即是客。

這時候你才發現,和爸媽之間多了點陌生,少了點熟悉。

總有一些淡淡的尷尬,無處安放。


四大尷尬時刻,該和爸媽聊點啥呢?

表情包尷尬時刻


90後是隨互聯網長大的一代。

作為網上衝浪專業戶,我們聊天時有一個特點——

能發表情包,就絕不發文字。

但到了父母這裡,矛盾產生了。

在他們看來,你發的表情包只有三種含義。

首先,表情包不是表情,是你本人。

你發個黑人,他們覺得,你最近曬黑了。


四大尷尬時刻,該和爸媽聊點啥呢?


你發個眨眼小胖,他們覺得,你眼睛壞了。


四大尷尬時刻,該和爸媽聊點啥呢?


你發個手槍,他們恨不得順著網線過來警告你:

不要在違法邊緣試探!


四大尷尬時刻,該和爸媽聊點啥呢?


然後,表情包就變成了你的態度。

不論是多萌多搞笑的狗子,在爸媽眼裡,都等同於圖謀不軌。

龜兒子,瞧你這意思,是想關門放狗啊?


四大尷尬時刻,該和爸媽聊點啥呢?


不只是動物不行,動感一點的也不行。

要是敢發個打架的,那就是對父母大不敬。


四大尷尬時刻,該和爸媽聊點啥呢?


你表情包是什麼動作,你爸媽就是什麼臉色。

箇中厲害,自己掂量。

如果這時,你剛好處於被催婚的年齡。

那麼恭喜你,只要你的表情包是個異性,不論是Giao哥,還是黑人小哥。

在媽媽眼裡,他們只有一個身份——

你的潛在對象。


四大尷尬時刻,該和爸媽聊點啥呢?


別怪父母不懂我們,其實我們也不懂父母。

他們欣賞的表情包裡,歲月靜好才是心頭好。


四大尷尬時刻,該和爸媽聊點啥呢?


如果你能動動手指,下載一套兼具暖心文案和幻彩配色的表情包。

專門在和爸媽聊天時使用。

這種尷尬,自然迎刃而解。


四大尷尬時刻,該和爸媽聊點啥呢?

詞彙尷尬時刻


這屆年輕人的流行語,都是日拋的。

前兩天人類的本質還是復讀機,隔一天就變成了鴿子,再過一天又成了檸檬精。

這些我們掛在嘴邊的網絡熱詞,爸媽也不懂。

但他們偏偏擅長黑色幽默。

你有多少梗,他們就能破多少梗。

比如,那些自稱“寶寶”的,都架不住一個催生的媽。


四大尷尬時刻,該和爸媽聊點啥呢?


你在公司瘋狂加班,已經成了生活的舔狗。

爸爸只覺得你應該多喝熱水,預防狂犬病。


四大尷尬時刻,該和爸媽聊點啥呢?


英文縮寫就更別提了。

斷句不同,語氣一變,爸爸分分鐘讓你感受到中文的博大精深。


四大尷尬時刻,該和爸媽聊點啥呢?


這些詞和表情包一樣,根本解釋不通,越解釋越尷尬。

在爸媽看來,這統統都是“不好好說話”的典型。


四大尷尬時刻,該和爸媽聊點啥呢?

審美尷尬時刻


每次回家,都是衣服的受難日。

破洞牛仔褲被強行縫上,露腳踝的牛仔褲被強行拆邊,都是老生常談了。


四大尷尬時刻,該和爸媽聊點啥呢?


時尚弄潮兒們真正擔心的,是他們的小髒鞋。

不管是故意穿髒的,還是本身自帶痕跡的,媽媽都能幫你刷得一乾二淨。


四大尷尬時刻,該和爸媽聊點啥呢?


本來戴上棒球帽,背上帆布包,自我感覺特別良好,明天就能出道。

沒想到,在爸爸眼裡,你就是個歐美僧人。

和乞丐只有一個碗的距離。


四大尷尬時刻,該和爸媽聊點啥呢?


最慘的是我一個朋友,她花大價錢買了一套漢服準備過年穿。

結果剛燙好掛起來,就被她媽收了回去——

大半夜的看著像鬧鬼,我們一把年紀了可受不了這個!


她還覺得委屈:

你覺得我穿得恐怖,我還覺得家裡裝修醜呢!

她們家最近搬到新房子,植物上都是各式各樣的小燈籠。


四大尷尬時刻,該和爸媽聊點啥呢?


吊燈也換成了五光十色的KTV風格。


四大尷尬時刻,該和爸媽聊點啥呢?


衣櫃全部換成了粉色陶瓷推拉門。


四大尷尬時刻,該和爸媽聊點啥呢?


更別提家裡隨處可見的碎花沙發罩、碎花空調罩、碎花床單。


四大尷尬時刻,該和爸媽聊點啥呢?


這套中式KTV小清新軟妹田園風組合,與她的審美來了個世紀大碰撞。

她只好穿上了媽媽給她買的大花襖睡衣,本命年專屬紅襪子。

誰叫他們是爸媽呢。

湊合著過唄,還能離咋地。


四大尷尬時刻,該和爸媽聊點啥呢?

養生尷尬時刻


面對爸媽,還有一種尷尬叫養生玄學。

平時,他們總在家庭群轉發一系列養生文章。

就算勸不動,你總能一笑而過。


四大尷尬時刻,該和爸媽聊點啥呢?


但當你回了家,就會發現自己被拉進了養生實驗室。

早上還沒起床,先聽到電視購物節目的廣告。

一個療程的保健品只要998,物美價廉,爸媽們蠢蠢欲動。


四大尷尬時刻,該和爸媽聊點啥呢?


上午打掃房間,爸媽換了頻道開始聽健康課堂。

雖然一個教授的身份變來變去,今天是蒙醫,明天是藏醫。

但對教授講授的內容,毫不質疑。


四大尷尬時刻,該和爸媽聊點啥呢?


中午吃飯,你才發現爸媽的養生tip就貼在冰箱上。

小蔥和蜂蜜相剋,雞肉不能和菊花一起吃,螃蟹和梨要分開。

這就是爸媽的養生哲學。


四大尷尬時刻,該和爸媽聊點啥呢?


可你但凡勸他們,與其吃保健品不如一起去體檢,聽聽醫生的建議。

他們就會擺擺手:

我的身體自己知道,我又沒病,不去不去!

或者你轉發闢謠的文章告訴他們,火療權健都是騙局,面對保健品亂象要慎之又慎。

他們還會反將你一軍:

你三表姑的外甥的七舅姥爺吃了就有效,別聽那些有的沒的!


‍ ‍其實,這樣的尷尬時刻還有很多。

你買了洗碗機,他們覺得佔地方,洗得慢。

可你還是覺得在大冷天刷半個小時碗,真的不如坐下來好好休息。

你買了舒適好看的運動裝,父母覺得布料太少,還要亂花錢。

可他們鍾愛的廣場舞、暴走團,你也無法接受。

我們和父母相處尷尬,不來源於我們的陌生。

恰恰相反,因為我們是對方最在乎的人。

彼此的一點點情緒和反應,都會讓我們顧慮重重。

中國人很含蓄,不知道如何開口說愛,更不懂如何解釋愛。

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說自己和父母互相愛護,卻不能理直氣壯地說我們彼此瞭解。

但其實,增進彼此瞭解的方式,不是用語言表達,而是把對方帶進自己的生活裡。

在家人之間,瞭解和愛一樣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