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貴州的這些特產你知道嗎

貴陽,貴州省省會,西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生態休閒度假旅遊城市。境內貴山之南而得名,已有400多年曆史。古代貴陽盛產竹子,以製作樂器“築”而聞名,故簡稱“築”,也稱“金築”。

貴陽是一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綠帶環繞,森林圍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具有高原特色的現代化都市,中國首個國家森林城市、循環經濟試點城市。以溫度適宜、溼度適中、風速有利、紫外線輻射低、空氣清潔、水質優良、海拔適宜、夏季低耗能等氣候優勢,榮登“中國十大避暑旅遊城市”榜首,被中國氣象學會授予“中國避暑之都”稱號。

青巖豆腐

青巖古鎮位於貴陽市的南郊,距市區約29公里。特產:青巖豆腐、米豆腐、青巖滷豬腳、玫瑰糖、農家飯。 古鎮青巖的小吃,別有風味的,要數豆腐果了。攤桌上放個炭火盆,盆上的鐵折上烤著滿滿的豆腐果,攤主一手執扇,扇旺炭火,另一隻手則用筷子翻動鐵折上的豆腐果。你只顧取下烤好的豆腐果,將其撕開,往蘸水中一放,待它浸透,上邊沾滿蔥花辣椒,然後便是盡情的享受了。倘若君好杜康,邊烤邊吃邊喝,這豆腐果下酒真可謂千杯猶嫌少了。

貴州的這些特產你知道嗎

青巖豆腐

修文獼猴桃

貴州被業界專家稱之為“世界上最適合獼猴桃種植的地區之一”。修文縣從1998、1999年開始大面積推廣獼猴桃種植 日前,“修文獼猴桃”獲得了由國家工商總局核准的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這是繼“貴陽折耳根”之後的又一個標誌標籤。 修文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境內土壤以酸性或微酸性黃壤為主,適宜獼猴桃種植。“修文獼猴桃”在2000年為貴州省優質農產品,它單果重70-100克,果體為長圓柱形,果皮棕褐色,密披細毛,果肉呈翠綠色

貴州的這些特產你知道嗎

修文獼猴桃

貴陽折耳根

貴陽折耳根”獲得國家工商局註冊的鮮活農產品地理標誌。這是貴陽市蔬菜類首個獲此殊榮的特色農產品。貴陽人每天吃掉 三萬斤“草根根” 折耳根原名蕺菜,因帶有一股魚腥味,又名魚腥草。根據貴陽有關記載,1980年,花溪區農民開始正式進行折耳根人工栽培,兩年後,烏當區東風鎮龍井村也開始人工栽培。1984年,貴陽全市大面積栽培折耳根。到2008年,貴陽市折耳根的人工栽培面積已達3萬畝,年產新鮮折耳根8萬噸。

貴州的這些特產你知道嗎

貴陽折耳根

雷家豆腐圓子

貴陽小吃五花八門,一些老貴陽一定還記得解放前有這樣一首關於貴陽小吃的“順口溜”:“豆腐圓子腸旺面,荷葉餈粑糕粑店;一品大包刷把頭,沓臊餛飩太師伴……”而這“順口溜”中所指的豆腐圓子,就是始創於1874年的雷家豆腐圓子。經過130多年歲月的洗禮,如今,在貴陽的大街小巷中,依舊能看見“雷家豆腐圓子”店。經過多方打聽,記者終於在交通街小吃城一個不起眼的小門面找到了雷家豆腐圓子如今的掌門人————第五代傳人雷世

貴州的這些特產你知道嗎

雷家豆腐圓子

花溪白鵝

花溪清秀脫俗的山水之中生長著一種纖塵不染的白鵝,華麗而雍容,形美而味佳。當地人取泉水烹之、藥料煲之、火鍋燙之,但聞:“鵝肉飄香花溪區,未酒醇清瓊林宴”。著名書法家徐康建題詞贊曰:“花溪清明洹溢香,呆鵝美味客復來”。最好是臨花溪而食清湯鵝。吃時以貴州特色濃厚的煳辣椒為佐料,再用老滷汁滷製的鵝頭、掌、翅下酒(花溪自產的米酒當是不二之選),還有別處難得吃到的米豆腐與時蔬雜陳,隨燙隨吃

貴州的這些特產你知道嗎

花溪白鵝

貴陽黃粑

黃粑黃粑,又名黃糕粑,是貴州非常有名且頗有特色的食品。城裡人愛吃黃粑,卻苦於沒有原料、工具,既然難以吃到,所以就把其歸為小吃,是用來細細品嚐的;在鄉間,需要的原料和木甑倒是不缺,但又少有閒暇來做美食,所以一遇農閒,哪家做上一甑黃粑,便平添了幾分節日般的喜慶。在貴州,黃粑不為某地所特有,在各處幾乎都可吃到。

貴州的這些特產你知道嗎

貴陽黃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