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養了個“高需求”寶寶是啥體驗?網友講述戳中痛點,苦難才剛開始

文 |暮沐媽咪(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

照顧新生兒雖然是件苦差事,可是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因此父母的體會也不一樣。倘若遇到 “低需求”寶寶,那就非常幸運了,只要滿足他們基本生理需求,孩子就很乖巧。可是如果“高需求”寶寶,那家長就得做好準備,迎接苦難。

寶寶敏感又挑剔,媽媽自責沒教好,“高需求”可能是天生的

好友小穎常吐糟自己快被兒子弄瘋了,據她所說,她們家的孩子非常挑剔和敏感。從新生兒時期開始,孩子就喜歡哭鬧,受到一點刺激就要連續哭幾個鐘頭。而且他的精力非常充沛,大晚上還要求小穎抱著他出門,否則就不高興。

養了個“高需求”寶寶是啥體驗?網友講述戳中痛點,苦難才剛開始

長大之後,兒子更是黏人,小穎連洗碗、吃飯、上廁所都不得清閒,時時刻刻都要滿足孩子陪伴的要求。而且已經四歲半的他依舊愛哭、愛發脾氣,性格執拗得讓小穎不得不滿足他各種需求。

面對孩子的調皮,小穎其實是很自責的,她認為是自己沒有從小教好孩子,所以導致他如今的壞脾氣。同時她也很擔心,孩子繼續這麼成長,將來會變得讓人討厭。

小穎的寶寶雖屬於難養的“高需求”孩子,可是這類孩子的出現不一定是父母教育問題,除非他在出生後遭遇過巨大悲劇或是與母親長期分離,否則“高需求”寶寶就是因為天生因素而變得矯情、敏感,所以家長不必自責。

養了個“高需求”寶寶是啥體驗?網友講述戳中痛點,苦難才剛開始

“高需求”寶寶可怕在哪裡?帶來的不全是壞處,孩子的聰明不可忽視

一、“高需求”寶寶有哪些表現?網友親身體驗戳痛點

1、相當黏人

寶寶們對於拋棄和分離表現得特別敏感,只有和家人在一起才會安心。某網友就抱怨過自家寶寶黏人到不允許媽媽去衛生間,因為衛生間門關上之後他就看不到媽媽了,隨後就會大哭,於是媽媽學會了單手抱娃和提褲子的技能。

2、難以哄睡

孩子對睡眠環境要求高也是很折磨人的,很多家長都體會過抱著孩子睡的痛苦,手臂痠痛也不敢動一下。而另一位網友媽媽的寶寶要求更高,他必須在運動中睡覺,所以媽媽必須抱著寶寶,一邊小跑、一邊唱曲哄睡

養了個“高需求”寶寶是啥體驗?網友講述戳中痛點,苦難才剛開始

3、奇怪愛好

部分遇到“高需求”寶寶的家長還面對著孩子稀奇古怪的愛好,比如有個寶寶對垃圾的執念很大,媽媽必須把每天要扔的東西拿給他過目,他點頭後才能丟掉,導致家裡垃圾堆積如山。

4、愛哭愛鬧

一點小事就哭鬧不止,這也是所有“高需求”寶寶的特質,曾有個外國家長也分享過自家孩子哭泣的奇葩原因,竟然是父母禁止她吃皮球,結果孩子就委屈得大哭。

養了個“高需求”寶寶是啥體驗?網友講述戳中痛點,苦難才剛開始

5、無比挑剔

有的寶寶是對完整性要求很高,比如不允許有破碎的餅乾,要求父母把碎餅乾粘起來;還有的寶寶不允許規矩被打破,比如媽媽把辮子梳歪了,她會要求重來一遍。父母為了滿足孩子的挑剔,不得不付出很多精力。

二、付出也有回報,“高需求”寶寶其實更聰明

寶寶的情緒化暗藏了他的敏銳,長大之後的孩子很可能成為觀察力強、具有同理心的人;寶寶的高要求,也代表他有很強的規矩意識,他將來也能做到遵守規則;寶寶的倔脾氣,說明他的自我意識比較強,這樣的孩子往往有主見,而且很獨立。

養了個“高需求”寶寶是啥體驗?網友講述戳中痛點,苦難才剛開始

當父母願意回應孩子的需求並接納他的情緒時,他對爸爸媽媽的感情也會更加深厚,未來也能營造良好和諧的親子關係。不過這一切高回報是建立在家長正確應對的基礎上,倘若家長忽視孩子的要求、責怪他的挑剔,就浪費了與孩子培養感情、讓他變得更優秀的機會。

三、應對“高需求”寶寶,家長要學會正確引導

1、保持耐心的態度。

當孩子提出要求時,如果父母直接拒絕或忽視,這會引起孩子的不滿和不被重視感。因此大家還是要保持耐心接納的態度,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不怕麻煩地完成孩子的“高需求”。

養了個“高需求”寶寶是啥體驗?網友講述戳中痛點,苦難才剛開始

2、積極交流,溫和拒絕。

孩子提出的要求不一定是合理的,家長也應該表達自己的意見,不能直接說“不”,然後什麼都不解釋。而是應該告訴孩子,他提出的要求哪裡不合理、爸爸媽媽面對著什麼困難。父母的尊重,也會換來孩子的理解。

3、引導孩子正確表達方式。

“高需求”寶寶喜歡用哭鬧錶達意見,這其實是不對的,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想要什麼可以直接說,沒有必要哭鬧,動靜太大可能會打擾別人。引導孩子正確表達,才能避免陷入孩子當眾耍賴的尷尬。

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關注『暮沐媽咪育兒』,喜歡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