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科學與藝術篇)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科學與藝術篇)


學人君按:2019年歲末,學人君繼續邀請五十餘位來自多個領域,以閱讀、思考及寫作為志業的“讀書人”,梳理本年私人書單,並附以點評。所選書籍,凡兩百餘本,主題各異,偏於學術但不廢通俗。經彙編整理,將分數期推出。


閱讀之旅本與個人關懷旨趣、生命體驗密切相連,他人之絢爛未必是吾輩之旖旎。不過在紛繁炫目的圖書海洋麵前,學人君相信秉持嚴肅思考、冷靜獨立的“讀書人”,依然是值得關注的“同路人”。在即將開始2020年閱讀之旅的時候,不妨聽聽他們如何說。


第九期私人書單彙編主題為“科學、藝術與教育”,文中分科學文化、藝術、教育、童書等四部分。圖書分類、排序大體按內容所屬主題、時間,但一些“模糊地帶”只能“模糊處理”,還請讀者知悉。



- 科學文化 -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科學與藝術篇)


《纏繞:歷史中的科學與基督教》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


呂文浩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科學意味著理性與進步,而宗教意味著矇昧與守舊?二者之間僅有衝突與爭鬥?布魯諾死於火刑,伽利略陷於囹圄,進化論飽受攻擊……這些口口相傳的歷史故事,似乎很難不讓人們得出這樣的結論。然而,在歷史的實際進程中,科學與宗教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千頭萬緒、異彩紛呈,其精微和豐富程度遠超上述這種單一刻板的形象。宗教的玄思既可以為科學的成長提供養分,也可能成為其的束縛和桎梏;反過來說,科學的成長既可能對傳統的宗教玄思構成挑戰,也可能為其新的生髮注入活力。發生在它們之中的種種悲喜故事,最能深刻地體現出人類思想發展演化之大不易。本書立足於科學史,以生動的筆調和流暢敘事,繪製出一幅科學與基督教在歷史長河中互動糾纏的精彩畫卷。它將宏大的歷史場景與細微的個體故事結合在一起,為人們理解和把握西方思想史以及科學發展史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作者所回答的問題是所有在國內受過正統教育的人都會感到疑惑的,因而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科學史和科學哲學著作,不如說是一本作者歷經二十多年上下求索的思想論著,相信會引起更多讀者的興趣和共鳴。


《後谷歌時代:大數據的衰落及區塊鏈經濟的崛起》

現代出版社,2018年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科學與藝術篇)


本力 中國經濟學教育科研網主編:


喬治·吉爾德是從時間的角度來定義谷歌時代和後谷歌時代的。《時間簡史》打開了人類想象的大門,寫出這部經典之作的偉大物理學家霍金曾經說過,20世紀人類社會最大的進步是重新發現了時間。喬治·吉爾德與霍金殊途同歸,他找到新的關於時間的理論。這並非相對論、量子力學,而是馬爾科夫鏈。他認為馬爾科夫鏈正是谷歌時代的底層方法論和思想源頭。谷歌的排名方法正是將用戶視作為隨機遊走的過客,並不需要瀏覽者或者網站本身,就可以讓馬爾科夫模型快速、持續地計算出它們在互聯網中的排名情況。


也正因為如此,從亞馬遜到臉書,從百度到今日頭條,所有的雲巨頭都可以利用馬爾科夫模型來判斷用戶的想法,並預測他們接下來會做什麼。人們總習慣說,互聯網讓人們進入到了技術賦權的時代,但需要進一步追問:到底是誰在掌握技術?又是給誰在真正賦權?


與馬爾科夫鏈相對應,《後谷歌時代》給出的未來出路是區塊鏈。區塊鏈最大的好處是具有馬爾科夫鏈所不具備的記憶性。至少對互聯網時代的個人隱私、聲譽、產權和互聯網基礎設施,這是個保護、修復的機會。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科學與藝術篇)


《醫學是科學嗎?醫學人文對話錄》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張智義 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每個人都有求醫的體驗,都有關於醫學的基本理解,作為常識,醫學既是科學、技術,又是人學、仁術。但是,當代社會,技術統治了醫學,疾病被通透地探究,精細地處置,而痛苦卻被無情地漠視,甚至被徹底地遺忘,醫學的科學性、技術性與人文性、社會性被深深地肢解了,真理與真諦、正確與正義發生了衝撞,於是,引發了人們對醫學目的、職業價值的懷疑、反思與批判。


醫學究竟是什麼?成為醫學“當代性”追問的精神母題。本書就是對這一精神母題進行深入剖析和理性叩問,內容包括醫學的本質、健康的內涵、新醫學模式的燭照以及醫學如何理解痛苦與苦難、生命與死亡的意義,醫生如何把握人道與人性、技術與藝術的張力,從而,在中西方人文主義思想體系與現代醫學職業生活之間續接上一條鮮活的精神臍帶。該書內容大部分直面醫學的當代話題和當下事件,具有很強的現場感,此外,該書對話體的敘述形式也增加了閱讀與思想的樂趣。


《病毒星球》

譯者: 劉暘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年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科學與藝術篇)


程方毅 中山大學博雅學院副教授:


這是一本科普病毒知識的小冊子,由耶魯大學教授卡爾·齊默所著,今年4月份由理想國出版。作為一名人文學科的學習者與從業者,生活在這個被科學技術所主導的校園與時代,我時常會有被社會所遺忘甚至摒棄的感覺,並因此而恐慌。我用來拯救自己的辦法之一便是閱讀一些科技史的著作與好的科普類的作品,讓自己還不至於與這個時代過於脫節,並在遇到完全不同於自己訓練背景的人時總是能在拐彎抹角處找到一些可以繼續聊下去的話題。我對於《病毒星球》的閱讀和推薦便是出於這一動機。對於作品本身,也許是因為我自己的生物知識還停留在高中二三年級的階段,這本書完全顛覆了我對於病毒的認識,也顛覆了我對於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區分的理解,甚至可以由此而抽象出一些對於生命的哲學認識。除此之外,這本書還讓我想起了喝著板藍根對抗非典的中學歲月。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科學與藝術篇)


《生命是什麼》

譯者: 張卜天

商務印書館,2014年


李永峰 四季書評主編:


這是無意間翻開的一本書。除了“薛定諤的貓”這個短語之外,我對薛定諤所知甚少,但我對生命是什麼的問題很感興趣。沒想到這本書,對於生命的問題並沒有給我多少教益,反倒是薛定諤思考問題的模式,讓我十分受用。作為物理學家的薛定諤,之於生物學也是外行,但他在思考生命是什麼的問題時,很快就抓住了關鍵。那就是生命的核心秘密一定藏在遺傳機制裡面。而遺傳機制就存儲在兩個受精細胞內。每個細胞必須有一整套生命遺傳信息的編碼,這套編碼可複製,當遭遇X射線或G射線照射時,這套編碼信息也會提高突變率。這是薛定諤之前生物學研究的常識。薛定諤並不精通生物學,但是精通統計物理學,根據他的測算,只有當細胞內負載遺傳編碼信息的原子少於1000個時,遭遇射線,那種突變率才可以出現。1000個以內的原子如何組合,以傳達出組合廣泛的信息,這就還原成一個物理學的問題了,這就成了薛定諤的專業領域。這本只有薄薄幾十頁的小書,是薛定諤1944年在都柏林的一個演講,是科學史上的名著,後來DNA的發現,以及生物分子學的建立,據說就是以薛定諤這個演講為基礎。這本書所講的我完全外行,但是薛定諤如何發揮自己作為一個物理學家的優勢,去解決一個物理學之外的難題,這之中如何抓住關鍵問題,如何推導和思考,卻是幾乎任何學科都可以借鑑的。所以我覺得這本書非常值得推薦。而且因為是演講文本,內容也通俗易懂。


《藝術與物理學:時空和光的藝術觀與物理觀》

譯者: 吳伯澤 / 暴永寧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科學與藝術篇)


趙肖榮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講師:


與多數抽象地討論藝術與科學關係的著述不同,美國學者倫納德·史萊因的《藝術與物理學——時空和光的藝術觀與物理觀》以“鑲嵌畫”、喬託的透視原理、現實主義、印象主義、超現實主義、立體主義和未來主義等藝術史上不同流派的71幅繪畫作品,來闡述藝術作品中的物理學表徵。同時,以物理學史上的宗教時空觀,以及亞里士多德、牛頓和愛因斯坦有關時間、空間和光的觀念進化,來實現物理學的藝術闡釋。


時空和光何以能成為聯結藝術與物理學的紐帶?因為時空和光是實在的基本元素,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橋樑,是藝術家和物理學家求索的共同對象。只消舉一個例子就夠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告訴人們,當觀察者的速度接近光速,空間會無限收縮,時間會無限膨脹,過去和未來失去了意義。對於習慣牛頓時空觀的我們來說,這一奇特景象是難於想象和接受的,而畢加索卻以其作品《我的漂亮寶貝》將物體在光速下的物理景象得到了充分的表徵,畫面中物體的所有情形無需任何時間就可以讓觀察者一覽無餘。


作者以一幅幅作品生動地講述了藝術家在毫不知曉物理進展的前提下,如何表徵和建立一種新的以時空和光所構築的實在觀,從而與物理學家在想象力上達到了驚人的一致。該書不僅引領讀者抵達藝術與科學關係的縱深地帶,也向讀者拋擲了一個充滿魅力的文化謎題,即藝術與科學這兩個大相徑庭的領域,在認識和探索外部世界時,何以能殊途同歸呢?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科學與藝術篇)


《數學之美》

人民郵電出版社,2014年


徐來 廣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


數年前,“數學之美”系列文章刊載於谷歌黑板報,獲得上百萬次點擊;2012年,作者吳軍將其重新整理出版。不同於傳統教科書上枯燥深奧的數學符號,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結合數學發展的歷史與實際案例,對數字和信息的由來、搜索引擎信息處理背後的數學原理、以及與搜索相關的眾多領域背後的奇妙數學應用,娓娓道來,把數學的本質思維寫得透徹而有趣。事實上,我們的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當你對它保持覺知,會發現數學有一種讓人驚歎的邏輯之美。特別是在數字化時代中,學科進一步交融,你會發現:原來“新聞分類的原理是高中學的餘弦定理,地圖搜索的動態規劃和拼音輸入法採用最大熵模型”,大數據、雲計算、算法推薦,都與數學有著最直接的關係。正所謂宇宙大道至簡,學科殊途同歸。讀了這本書,你能深深體會到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所有科學領域、甚至社會領域所起的根本的作用,或許“近水樓臺先得月”,更知“哪裡有數,哪裡就有美”。


《What If?Serious Scientific Answers to Absurd Hypothetical Questions》

Author: Randall Munroe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2014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科學與藝術篇)


鄭力剛 加拿大自然資源部科學家:


渥太華公共圖書館實在是一個妙趣難以與君細說的機構(不願用“地方”一詞,因它有二十幾個分館,每個都有很好的服務和環境)。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是一個社會的“靈魂”。三十多年前來這裡讀書就喜歡上它,時至今日依然不時就到那裡去拿幾本想看的書,想聽的光盤,想看的電影和錄像回家。自己也間隔地建議它去買某些書給大家讀(當然我是排在第一的,如果書果真的買了)或請它在其它的圖書館為我借書(如Peter Wagner的Lust & love in the Rococo Period)。


這本書是在一個有閒的仲夏夜在圖書館亂翻書時碰到的。其荒誕而有趣的問題和科學而認真的答案及解釋讓我馬上就喜歡上這書並向朋友們推薦。在相當的意義上說,從小在應試教育下成長的人最需要讓自己的想象力和空間在這種環境鬆弛和擴張一下。比方說大家都知道航天飛機飛回地球的過程中,其表面和大氣層的摩擦會產生大量的熱。假如上帝發善心,從太空中向地球扔一塊牛排,這牛排落地時是生的還是熟的?還有大部分發電完後的核廢料是儲層在水池中的,如果你赤裸地在這水池中游泳會吸收超高或高的核幅射嗎?


- 藝術 -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科學與藝術篇)


《山鳴谷應:中國山水畫和觀眾的歷史》

上海書畫出版社,2019年


向維 南京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生:


此書最大特色在作者跳脫出一直以來主流的藝術史皆以畫家及其風格為中心的敘述取徑,而從中國山水畫的形式獨特性出發,將敘述聚焦在畫家與(預期的潛在)觀眾之間的跨時空“互動”之上。這種“互動”使得畫作的意蘊總是富於生機地、不斷被構成地呈現出來。這種獨特的山水畫史的寫法,別開生面,呈現了山水畫的背後,畫家與觀眾之間極為豐富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圖景,對於更深入地觀摩、領會山水畫這一對中國文明意義非凡的要素,助益極大。作者藝術史學功力深厚,旁徵博引,舉重若輕,史料豐贍,文字暢達,可讀性很強。


《葉葉生清音:記我與作曲家杜鳴心的生活》

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16年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科學與藝術篇)


鄭力剛 加拿大自然資源部科學家:


由於時代的原因,憑良心說,筆者1986年離開大陸之前聽過的音樂,絕大多數可以說是“嘔啞嘲哳難為聽”。但1985年10月12日,在北京海淀影劇院杜鳴心先生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1982),通過日本小提琴家西崎崇子的琴音卻讓在下有“如聽仙樂耳暫明”之感。而這一經歷,也讓筆者在2008一篇回憶長文《故都聽樂記》中感嘆,“昔卞和因楚庭無人識其絕世珍玉而痛哭於楚山之下,餘今惜國人不識杜鳴心先生的《一九八二》!”


今年秋,一位朋友提到他彷彿記得在一本關於杜鳴心先生的傳記中看到我的這篇文章。接下來我的搜索和寫信導致了與此傳記(《杜鳴心——大音希聲》,秀夫著,中國文聯出版社,2014)的作者結識併成為朋友。通過他,讀到了杜鳴心先生的夫人張平女士寫的這本讓我很喜愛的書。


如果說自己以前只是對杜先生的音樂略有認識的話,杜夫人的此書卻使筆者對杜先生及其家人有所瞭解。放下此書,由衷感嘆“非常事乃非常人所作!”此言不僅僅是對杜先生而言,同樣也是對不識字卻知大度而敢作敢為的杜奶奶(杜先生的母親),更是對為愛情不惜身敗名裂敢於駭人驚世的張平女士。此書可讀性很高,當然是因為其中所有的人都很有個性,但杜夫人的文筆也相當生動和多彩,常讓我想起楊步偉女士的《雜記趙家》一書(此趙乃清華四大導師之一的趙元任先生)。


自己很多年都難得讀一本中文的書。這是因為筆者對當代的中國沒有最起碼的瞭解,不知時賢(沒有絲毫的貶義),更談不上讀他/她們的大作。賴以朋友的推薦,今讀到一本讓我很感興趣的人物的書,而且是一本寫得很可讀的書,實值得一記。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科學與藝術篇)


《Leonardo Da Vinci》

Author: Walter Isaacson

Simon & Schuster,2018


鄭力剛 加拿大自然資源部科學家:


“我也畫畫”,這是達芬奇在中年寫的一封自我介紹信中,列出他的多項引以驕傲的專長以後的一句話。著名的傳記作家Walter Isaacson(此公曾是《時代》雜誌的主編,其名著包括《Einstein》,《Kissinger》,《The Innovators》,《Steve Jobs》等)在這最新的達芬奇傳記中,大量引用傳記主人公留下的幾千頁密密麻麻的筆記,向世人展現了一個近乎百科全書的智者是如何從永不消逝的好奇心,認真仔細的觀察和論證,和近乎錯亂和瘋狂的想象中成長起來的。


隨著經濟和技術的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但讓人遺憾的是,在很多地方,急工近利的愚昧導致了應試的教育。其結果是此教育下成長的人,很多不但管窺當今,更是錐刺過去。達芬奇,不就是那個畫《最後的晚餐》和《蒙娜麗莎》的畫家嗎?站在藝術世界巔峰的達芬奇,以“我也畫畫”一句向世人展現了真正的學者和匠人的區別。


《梵·高手稿》

譯者: 翟維納 / 張恆

金城出版社,2018年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科學與藝術篇)


陳映芳 上海交通大學社會學教授:


在一個美術、美術史的外行眼裡,一個凡間的人,怎麼能畫出梵高那樣的畫來?這是一個謎(它令人思考“人的可能性”這樣的難解之題)。好在梵高自己誠懇、細緻地記下了這個過程。在世人和梵高的畫作之間,編輯者挑出、整理的這些信,會讓許多美術評論顯得多餘吧。對世間萬物的色彩感應、對各種人物的細緻體悟、對畫家自身使命及命運的清醒反顧……那些如兒童般純淨的文字本身即是藝術家無可替代的心曲散文。閱讀這樣的文字,時時有驚心動魄的感受。終究,成就這位不世畫家的,首先是他的靈魂。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科學與藝術篇)


《見證:肖斯塔科維奇回憶錄》

作者: 季米特里•肖斯塔科維奇 口述 / 所羅門·伏爾科夫 整理

譯者: 葉瓊芳

作家出版社,2015年


唐大傑 賽意企業研究所研究部主任:


每一個喜歡肖斯塔科維奇的人,都是通過音樂走進他的內心的。在意識形態極端對立的冷戰時期,這個人既被斯大林接受,成為蘇維埃政權的藝術符號,又被西方音樂世界所推崇,獲得了極高的讚譽。


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七C大調《列寧格勒》交響曲堪稱是世界音樂史上的一大傳奇。1941年希特勒的德軍包圍了列寧格勒,圍困列寧格勒長達900天,計有德軍50萬、蘇軍350萬和100萬多萬市民死亡。列寧格勒戰役是近代歷史上最慘烈的包圍戰。就在這個極端危險的環境中,身處城中的肖斯塔科維奇創作了他的不朽名作第七交響曲。他說:“我要告訴全世界人民,我們依然活著,我們必將勝利!”蘇軍歷盡艱險在城內演奏了樂曲,鼓舞了蘇聯人民反法西斯的信心。這部交響曲的總譜拍成微型膠捲用飛機運到美國,1942年7月19號紐約舉行了盛大的首演式,世界上數千家電臺轉播了這場音樂會,成為二次大戰期間最偉大的音樂作品。


但在我聽這首曲子時卻發現了其溫柔之美,那些被人解釋為英勇意志、壯烈戰鬥的旋律裡,分明是一步步清晰的腳步聲,凝重的樂曲,可以感受到俄羅斯人獨有的悲苦,可能那種腳步聲是一種後退、膽怯。他自己說:這部交響曲是他戰前就構思好的。他不過是和這個世界開了個玩笑。


《見證:肖斯塔科維奇回憶錄》是肖斯塔科維奇口述,由伏爾科夫記錄並整理。全書充滿了灰暗的色調,感覺到他對世界的緊張、茫然。其中他與斯大林的幾次交流的描述十分珍貴。有一篇介紹本書的文章題目就叫《一生都在等待槍決》,十分生動。《衛報》評論此書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音樂類圖書。


- 教育學 -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科學與藝術篇)


《大學有精神》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張智義 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本書為陳平原“大學五書”叢書中的一本,作者在專業方向之外,長期關注中國大學的歷史與現狀,並將其作為一個學術課題,展開深入持久的研究,本書即為作者多年研究的結集。


作者從學術的角度,來閱讀、敘述、品鑑、辨析這所大學的歷史,並藉此凸顯某種精神價值。雜感、素描、隨筆、小品、回憶錄,以及新聞報導、檔案材料等,附為參照閱讀,文字有趣而雅緻。


“大學有精神嗎?”、“大學需要什麼精神?”等命題的解讀對大學改革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陳平原教授的《大學有精神》可視為從文學角度解讀大學精神。“大學有精神”包括三個層面的涵義:一是大學要是健康的;二是大學要有崇高的追求;三是大學本身就是精神的象徵。關於大學精神的討論或許不需刻意達成一致意見,關鍵是能對大學精神的“問題基點”產生思考、形成追求,從而推動大學往理想狀態發展。


《世界水準:如何構建21世紀的優秀學校系統》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年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科學與藝術篇)


孟鍾捷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關於PISA的全球測試結果,已經讓國人興奮多次了。來自上海等東部沿海省份的優秀學生讓世界各國對中國中學教育刮目相看,但由此產生的一連串問題也引起了全球教育學家們的熱議:如影響教育質量的因素是否涵蓋家庭經濟條件、族裔來源、班級規模、學習時間、學生天賦、國家文化以及選拔方法等?


作者來自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並身兼教育與技能司司長,負責全球PISA項目。在他看來,上述一連串關聯都屬於“誤區”。因為教育之所以能夠“優秀”,主要在於“學校系統”。擁有“世界水準”的優秀學校系統包含哪些要素呢?作者用實證性研究的結果列出了一些要點,如能夠設定高期望值、招募並留住優質教師、尊重教師個性、發揮教師能力、協調三方機制(教師、學生和家長)、找到學校自主權的平衡點等。但顯然作者並沒有止步於此。他也看到了教育公平無法完全實現的客觀環境依然存在的現實。不過作者同樣提出了一些改進建議。


與其他教育學專論不同,這本書從客觀現象入手,羅列常見誤區,提出核心理念,並加以自我辯駁,集理論與實踐為一體,讀起來邏輯清晰、一目瞭然。更為重要的是,作者雖然針對中學教育和中等學校系統,但對於高校教育而言,其中的描述和建議何嘗又不是一種有的放矢的提示呢?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科學與藝術篇)


《鄭天挺西南聯大日記》

中華書局,2018年


萬昌華 山東泰山學院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


西南聯大存續期間,在短時間內創造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蹟,和當時學人之努力有緊密關係。鄭天挺先生曾在西南聯大任總務長及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副主任等職,其中對於公務酬對、學人交往、社會生活、政治戰爭等事皆筆錄於紙上,此出版日記字數之多竟有七十餘萬字。除去鄭先生本人在日記中所表現出在困境中嚴謹治學的學人之風外,其更具多方面的史料作用。本部日記中涉及有數百當時的政要和學者,對於研究一些當時事件具有頗大助益。從社會史和經濟史來看,日記中對於當時社會之變遷所引起的變化多有記錄,是研究當時社會變遷和經濟狀況的極好素材;從文化史來看,鄭先生位居甚高而交遊多廣,對當時學界生態多有記錄;從戰爭史來看,先生記錄了諸多當時日軍飛機轟炸事件,對於研究抗日戰爭史具有相當價值;由教育觀之,鄭天挺先生是記錄了中國教育史上最輝煌的一個時代。而先生在八年記錄中,不止於國事學事,更兼關注社會民生事,與其說這是一部日記,倒不如說是在特殊時期下的人文關懷記錄,同時更是那個時代的烙印。


《袁方文集》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科學與藝術篇)


謝志浩 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


袁方、全慰天、王康西南聯大前後相繼於1942年、1943年、1944年畢業。仔細斟酌的話,袁方、全慰天、王康,應該屬於百年中國學術史上的第三代半。因為,費孝通老師呢,屬於第三代,陳達、李景漢、吳澤霖、潘光旦諸位先生屬於第二代,社會學這門學科沒取消的話,那麼1930年左右出生的,比如陸學藝和鄭杭生,應該是第四代。中國大陸,社會學的第四代,沒有來得及出生,實行“計劃生育”,中國大陸第四代社會學者就“流產”了,海峽對岸的臺灣,保留了一點“苗苗”,由於土壤貧瘠,生不逢時,臺灣社會學的苗苗,也沒有很好的成長,不過,比較而言,聊勝於無吧!


西南聯大時期的社會學系,具有那麼充盈的社會學傳統。社會學不取消,假以時日,不難想象,袁方、全慰天、王康這樣的種子選手必然成長為參天大樹,一代社會學大家。西南聯大種子所吸收的是昆明兩所學府的社會學傳統——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得到了中國最好的社會學滋養,王康、袁方和全慰天,吸吮著最純正的社會學乳汁。同時,抗日戰爭社會生活的錘鍊,通過學生刊物,學生壁報,學生社團,學生運動,得以在大風大浪中成長。抗日戰爭勝利之後,西南聯大社會學的種子選手,選送到英美深造,學成回國,就可以預期:這些種子選手的學術成就了不得。


但是呢,千古文章未盡才。小荷才露尖尖角,把這個尖兒給掐了,中國大陸社會學整個學科斬草除根,西南聯大社會學種子選手,受的影響是最大的,可以說是毀滅性的。吸吮了社會學最好的乳汁,以社會學作為志業,準備往這個方面發展,結果最後,這個學科“一鍋端”了。西南聯大的種子最感同身受。1979年之後,費老說,胡喬木說啦,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粗暴取消社會學,這個是不對的,現在應該重建社會學。這番話在西南聯大當年讀書種子心中所引起的漣漪,不言而喻。枯木逢春,有淚盡情流,早已沒有眼淚了,只能聽從時代的召喚,迅速歸隊,集結在費孝通先生身邊,開闢中國社會學的作業面。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科學與藝術篇)


《戰爭與革命中的西南聯大》

譯者: 饒佳榮

九州出版社,2012年


鄧佳信 衡陽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講師:


一定意義上,談論西南聯大相關話題,需要以是否讀過《戰爭與革命中的西南聯大》這本書來判斷判斷文字質量。當下有關西南聯大的文字很多,影像也不少,形成一股熱潮;但有不少觀點是過度渲染,不顧具體背景而神化歷史細節,有關說法以訛傳訛的現象層出不窮。《戰爭與革命中的西南聯大》以口述資料和檔案為基礎,以傳神文筆選取有趣事例,可讀又可信。此書著意介紹西南聯大的基本情況,是這個領域中研究的較佳入門讀物。選取有趣的事但不神化,因而細讀過此書的人再談西南聯大不大會犯常識性錯誤,在基本觀念上會崇敬而不至於神化地步。


不神化,這一點在當下教育改革的理性語境中顯得尤為重要。事實上流傳漸廣德眾多教育史神話,已漸成推動教育理性變革的思想障礙。如有關西南聯大辦學成就,對其原因眾說紛紜的解釋話語中,在簡單例證出教授治校、學生自治、學術自由等一般性教育理念後,推導出來作為西南聯大精神,這不符合歷史真相併不適切;所列舉相關具體事例,均需還原到的民國教育發展的歷史環境中來展開理解。我們都得承認,西南聯大辦學成就很高,可歌可泣令人感佩的故事很多,但追究到根本上卻是在非常環境下的特定產物,是集中資源、組織架構、時代氛圍下多方面合力達成的偶然特例,並非那些教育理念及其相關因素簡單推導的必然結果,更不具有高等教育發展的普遍意義。這類神話,閒談增加聊資趣味無妨,學術研究則必須較真。儘管易勞逸(編者按:即易社強)先生思想性總體傾向明顯,下筆寫作時卻很講究史料基本要求,花費多年時間做訪談161位(學生90,教師43,相關人士28);對史料的解讀相當謹慎,是非常嚴格的研究性著作。對這個話題想深入探究者,可作為入門介紹讀物;僅僅對教育文史感興趣,其駕馭史料的功夫和寫作功底也可閒讀欣賞其文筆;均可。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夏易勞逸先生來上海講學,愛思想網組織訪談並將稿件在網站上發佈,可供參閱;也可結合《西南聯大啟示錄》等對比讀。

訪談全文見:獨家|專訪歷史學者易社強:學術自由是西南聯大最大的精神遺產


《無聲的革命:北京大學、蘇州大學學生社會來源研究》

作者: 梁晨 / 張浩 / 李蘭 / 李中清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科學與藝術篇)


鄧佳信 衡陽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講師:


致力於推動計量史學研究的李中清先生團隊的這一研究成果,當年發表時適逢教育公平問題的討論熱潮。其對教育公平的總體肯定態度曾一度引起爭議,國內社會學界和教育學界的學者發表過商榷文章,是近年來為數不多的教育問題引起不同學科參與進來進行充分討論的少數議題之一。該著作引起轟動是因為有以下幾個鮮明判斷:新中國的教育公平程度高於中國歷史時期(含科舉時期),中國當下的教育公平程度高於美國等西方國家,以及其他具體判斷。這些判斷與當下較低的教育公平獲得感有直接衝突,儘管其學理大體上是成立的。因而,該書的出版對於當下教育公平問題討論是一劑清醒劑,促進歷史縱深和國際比較等不同維度的學術反思契機。


這書是以量化研究為基礎的學術著作,儘管只是初步的描述統計應用;但對教育公平問題感興趣想進行專業閱讀,並不難讀懂;對性別、民族、地域等基本變量的相關數據做簡要分析。當年剛出版時我翻閱過,最近這次細讀是基於量化研究方法的重讀。如果關注到該著特點是基於學籍卡數據庫做比較基本的描述統計,而沒有高階而作為量化研究方法主流的推斷統計,那對於實證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重要意義可見一斑;而教育公平問題的討論如果僅僅是思辨研究,那就極有可能陷入原則爭論而無法推進;甚至連本書確證的兩個基本判斷上都無法取得共識;因而本著基於實證研究方法的數據得出的結論,將教育公平問題往前推進了一大步。有關學者繼續討論和研究教育公平問題,本著基於數據提出的歷史和國際比較等維度的判斷應當共識基點。從這個意義上說,本著是對教育問題研究的實證方法典範,教育研究需要這樣的方法應用,需要多出這樣的實證成果,推動相關教育議題思考前行。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科學與藝術篇)


《靈臺無計逃神矢:近代中國人留日精神史》

譯者:陳言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年


鄧佳信 衡陽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講師:


分三次才讀完這本書。在第一次讀了一章多後,意識到該書基調很低沉,用筆極為深情婉轉,有擔心若一口氣讀完大概容易心內傷,所以後兩次閱讀都是刻意選擇在明媚日子的下午去細讀。見笑!其實,近現代留學與中國轉型變革關係極其密切,南開大學李喜所教授其團隊做過系統梳理總結出階段性的國別特徵,國內任劍濤等不同學科的諸位學者也有深入國別的關注和討論;但若講角度和深度,本書無疑均往前推進了一大步。


從角度來講,作者聚焦清末民初留學日本著名知識分子的細微心路歷程,這大概是基於作者在日數年而熟悉魯迅、郭沫若等大家的經歷才能達到。從深度來講,作者從個體留學生的具體遭遇而能抽離分析出一般性的整體環境分析,尤其寫到這些留日學生在日本遭遇的屈辱。這應該是文學才能達到的深度,傑出的學者在歷史研究學術著作中體現出來。而這種留學的心路歷程及其背後原因,與其歸國內之後在政治和社會舞臺上的角色表現是否相關?考慮到西學東漸及社會政治轉型的大背景,這可能是理解近代史的一條大線索。注意該書副標題《近代中國人留日精神史》,其實這種基於國別的留學,不可避免的遭遇諸如“人類館”體驗,也許是在西學東漸大潮下並不稀見,並不只是日本,至少留法和留蘇就會有大量經歷者;但個體遭遇及其群體精神史,確實有可能為當下留學大潮的反思是否提供了新角度。基於現代化的需要而從制度上鼓勵留學,但“文明商販”如果佔據制度內資源和位置先機,那實質上往前更進一步的本土化知識分子何以安身立命?晏陽初和胡適這樣的留美知識分子的遭遇,雖不為本書所論及,但卻提供了另一反思契機。《靈臺無計逃神矢》標題出自同樣留日的魯迅的詩句,大概文學家的魯迅先生寫作時的思考深度,對作者深有啟發。李澤厚先生曾用“提倡啟蒙,超越啟蒙”概括魯迅,當代留學史所肩負的啟蒙作用大概也需要反思和超越。


《中國革命根據地教育史》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科學與藝術篇)


鄧佳信 衡陽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講師:


陳桂生教授年過八旬後竟然推出了三卷本的《中國革命根據地教育史》,毫無疑問是該領域研究的一座里程碑。自80年代根據地教育史研究的熱潮過後,該領域研究就相對冷清而少有新著力作;實質上無論思想學術界如何分化,也不管態度傾向於繼承發展還是批判反思,當年這些教育實踐如今都已可算是一筆精神財富;簡單歌頌或者徹底否定都是不負責任地精神放逐。有幸的是當年積攢的檔案資料和研究隊伍總算不絕如縷,如今出現這一成果既是在情理之中,卻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陳桂生教授長時間是共和國教育史的研究者和書寫者,當下數套教育史著作的相關章節部分多見是由陳桂生教授執筆;而其學術重在分析特色,閒談之際我曾聽到臺灣地區教育分析哲學的資深研究者的由衷稱讚!意料之外是陳先生如此高齡,以一己之力出版如此鉅著!


從蘇區到抗日根據地到解放區,三階段的革命根據地教育史分析得非常有條理。在中國教育轉型承受巨大壓力的當下,這樣的基本理論著作是一份意義重大的基礎研究,有教育史為依據的教育評論才是有實際推動意義的言說,而不至於觀點偏頗太甚。三階段史中尤其以抗日根據地時期這一段為要,前期的教育實踐在延安時期形成一定程式,而後期的解放區實踐和解放後新中國教育實踐則是對這一程式的繼承和微調。在抗戰時期這一階段,陝甘寧(延安中心)、晉察冀(近京津)、蘇中(近滬寧)三大抗日根據地各因為其區域優勢集中了大批從知識分子自覺轉變成的革命學術人,文教事業在“救亡與啟蒙”的背景下在抗戰根據地如何展開探索?更進一步,延安教育經驗的三句經典概括: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教育與政治關係的處理,教育走群眾路線等,在這些抗戰根據地時期是怎麼發生的?總體而言,根據地教育史這筆教育實踐的精神財富需要學術審視,才有助於認清當下教育特徵。陳桂生教授的鉅著以其紮實分析功夫往前推進了一大步,必是的相關領域的後續研究繞不開的一本鉅著!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科學與藝術篇)


《怎樣上出魅力家常課:有效語文課堂的構建智慧》

華東師範大學,2019年


鄧佳信 衡陽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講師:


“大夏書系”當下已經是教育類圖書的一個好品牌,這些年我個人保持持續關注習慣,年年會期望它有一本可吸引興趣閱讀的好書而不曾讓我失望。本年度深入閱讀的是張玉新教授《怎樣上出家常魅力課》。嚴格說來,這是一部屬於教育細分領域的教學研究類著作。我個人的閱讀意義主要是基於三點:其一,如果考慮到“語文教育民族化”的命題,是閱讀這一著作的思想前提,則其公共閱讀的價值得到極大提升。在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爭論之上,提高一個層次來認識母語教育問題,這就在轉換思路就看到傳統文化大語文向現代學科小語文存在性質差異這樣一個根本問題。其二,從個體的精神成長密碼角度來看,語文教學篇目早已經內化成潛意識,那些熟悉的篇章諸如《小石潭記》《李清照詞二首》等也曾是我們共同的精神食糧,試想若能以更優化的形式出現其對於個體精神現狀的意義是否不一樣?這些教研成果則提供了一個比較思考的視角;其三,從家常課和公開課的對比角度來看,經歷過公開課的表演屬性後難有期待,那麼著意於家常課的研究性打磨其實更具一般性意義,既便是作文課的家常,真實豪爽而又直白流暢的一篇教學設計也能讓你發現精彩連連;能領略到“家常課”的魅力是一個個學生的幸運。這樣看來,一本教學研究著作也就有了突出意義。


當然,這意義的更充分理解需要進一步瞭解當下語文學科的發展脈絡。回顧語文教學的爭論過程,工具性的肆略和人文性的無力反彈就像是鞦韆擺動,那麼東北地區張翼健教授等語文教學研究者提出的命題“語文教育民族化”就顯得具有前提性意義。本書作者張玉新教授在這條學術脈絡上一脈相承。這位從基層一線成長起來的擁有豐富經驗的語文教師,又經十餘年教研提升形而上經驗思考高度;在“形而下之作與形而上之思”之間徜徉多年,而提出“原生態教學”則是一個階段性的見證。總結出詩歌教學的九字訣,既有傳統大語文的迴響,又有教學實操性;閱讀教學的三部曲和作文教學的“兩步走”,則體現”張玉新導師工作室”這個研究團隊語文教學探索全面性的努力。語文教育改革需要真懂語文的大家來推動,潛心於語文教學和教研而不離一線教學實情,這樣的強實操性探索經驗應該有更大的話語空間。如果結合其《形而上之思與形而下的徜徉》等著作閱讀,可更深體會一位本土語文教育學者探索的可能高度和可貴努力。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科學與藝術篇)


《回家鄉建一座圖書館》

中信出版社,2019年


唐大傑 賽意企業研究所研究部主任:


本書介紹了一位畢業於名校、在資本市場供職的中產女性,投身鄉村圖書館的公益行動。她在家鄉——浙江三門縣海遊鎮建設了一家公益圖書館。


關於圖書館總有說不完的故事。大概從20年前開始,國內市縣級的公共文化設施都紛紛沒落,文化館改卡拉OK,電影院改商場,我見過縣圖書館關門,大量有收藏價值的舊書可以論斤賣。地方城鎮的文化市場蕭條,圖書館的表現最明顯。一是圖書館佔用空間大,所需工作人員多,管理的專業性強,每年還必須要採購新書增添設備,但入館借閱人數慘不忍睹。二是圖書館的公共性沒有得到重視。公共部門把圖書館作為高端的知識殿堂,管理者充滿了衙門作風,忽略了圖書館作為文化屬性的公共治理空間的作用。以至於堂堂首都的國家圖書館,也常常淪為附近大學生的自習室。圖書館的衰落也是社會內部缺乏活力、缺乏追求知識的折射。章瑾的有為圖書館把閱讀、教育、社會活動、公益理念結合在一起,深入基層,在貧瘠的文化市場裡開出一支生機無限的蓮花,是一件多麼美好的功業。


我參與的微瀾少兒圖書館項目,在大城市的打工子弟學校開設圖書館,給孩子們提供好書,提供自由閱讀的機會,讓他們得到尊重。僅我服務的“第十八館”第一年就借出了14236本,人均借閱19.6冊。圖書館,大概是我們為改善教育現狀所能做的可數的幾件事之一。


關於鄉村教育,也總有說不完的話,總有道不盡的感嘆。想起十年前李英強推動的“樹人鄉村圖書館”,那時有更多的城市知識精英投身其中,樹人的理念與當下幾乎所有的公益教育項目一致,那就是要給孩子們健康的知識、獨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以及閱讀的快樂......如今物是人非,徒留更多的嗟嘆。希望有更多的“有為圖書館”,希望微瀾圖書館在全國普及。


- 童書 -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科學與藝術篇)


《原來你在這兒》

寧波出版社,2018年


《不可思議的旅程》

新星出版社,2014年


50位學者推薦的200本好書(科學與藝術篇)


唐大傑 賽意企業研究所研究部主任:


《紐約時報》12月初剛公佈的2019年最佳童書中,有一本中國女孩的作品——生活在紐約的山東姑娘金曉婧創作的《I Miss My Grandpa》(爺爺,我想念你),書單介紹說,作者探討了她對祖父的感情,雖素未謀面,但她瞭解到,祖父長者一個像她叔叔一樣的鼻子,還會用各種聲音講故事,從獅子到雲朵無所不包......這本書還沒有在國內出版,金曉婧在國內的第一本作品是蒲蒲蘭繪本館出版的《原來你在這兒》。


這是一本無字書,靠畫面敘述母女之間的情感故事。成年人總是希望孩子早點識字,以此獲得知識。其實在孩子的世界裡,圖畫有更豐富、更精彩的故事,他們喜歡用圖形、色彩組成的紙上世界,在那裡他們的精神世界是相通的。


用大人的理解方式是,圖畫故事可以激發孩子的想象力、探索力和創造力,一本優美的繪本還能培養孩子的審美和修養。在精神層面,一本繪本蘊含的內容可能超過一套百科全書。


前兩年艾倫·貝克爾的《不可思議的旅程》(系列3冊)也是無字書,但故事精彩、畫面優美,其間智趣難以表述。推薦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