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囧媽》好不好觀眾說了算,但徐崢早已不是以前的“豬八戒”了

2020年,春節檔最熱的電影,毫無疑問是《囧媽》。

《囧媽》好不好觀眾說了算,但徐崢早已不是以前的“豬八戒”了

有數據統計稱,大年初一當天《囧媽》網絡端的市佔率超過了10%、高居電影類第一。

豆瓣上標記“看過”的人超過23萬(評分6.0)。

《囧媽》好不好觀眾說了算,但徐崢早已不是以前的“豬八戒”了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囧媽》好不好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但不可否認的是徐崢太聰明。

雖然得罪了某些既得利益者,但他還是換來了一個三贏的局面:

自己賺錢得口碑,今日頭條得流量,觀眾免費看。

也許很多人對徐崢還停留在電視劇裡的“豬八戒”,囧系列的打造者這樣的身份。

今天,是時候重新認識這位光頭胖胖了。

徐崢在上許知遠的《十三邀》時說過想跟婁燁合作一部電影。

但他擔心婁燁覺得自己太商業,不合適。

《囧媽》好不好觀眾說了算,但徐崢早已不是以前的“豬八戒”了

曾經,徐崢也是一個文藝青年。

在90年代,文藝青年崇尚不得志。

徐崢也一樣,覺得成功是一件很世俗的事。

那會文藝青年認為貧窮是高貴的標誌,貧窮意味著精神世界的豐富。

說到表演,b格最高的自然是演話劇。

從小表演經驗豐富的徐崢,順利考上上戲,畢業後自然而然地進入上海人藝,成為一名話劇演員。

《囧媽》好不好觀眾說了算,但徐崢早已不是以前的“豬八戒”了

作為話劇演員,26的徐崢就解鎖了作為話劇演員的最高成就——白玉蘭戲劇獎。

那會的徐崢就已經有了導戲的慾望,他不滿足作為話劇演員只能按部就班地演繹導演心中的樣子。

他要成為講故事的那個人。

於是他親自排了兩場戲,《擁擠》、《母語》。

徐崢將這兩部作品成為先鋒話劇。

但當時能看懂的觀眾少之又少,為此徐崢受到不少質疑。

那會徐崢多少還帶有點藝術家的高傲,你說我的作品不行我就得跟你掰扯掰扯哪裡不行。

後來徐崢明白了,不應該去改變觀眾的想法,而是要想辦法影響和感染觀眾。

《囧媽》好不好觀眾說了算,但徐崢早已不是以前的“豬八戒”了

那個時候的徐崢處在一個擰巴的狀態,一方面他以文藝青年自居,一方面也有是否“出圈”的迷茫。

不過這個迷茫期沒有持續多久,因為徐崢想明白了,不一定畫出名畫的畫家都是窮困潦倒,也有非常有錢的畫家,過著奢華的生活,仍然能創造出好的作品。

想明白了這一點,徐崢告別了話劇的舞臺,一頭扎進了電視劇中。

期初對於“豬八戒”這個角色,徐崢是拒絕的,因為他覺得跟自己定位相差甚遠。

但為了能讓更多人認識自己,徐崢接下了這個角色。

《囧媽》好不好觀眾說了算,但徐崢早已不是以前的“豬八戒”了

結果《春光燦爛豬八戒》大爆,飾演憨厚可愛的豬八戒的徐崢火了。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豬八戒成了徐崢的標籤。找上門的劇本也大多和豬八戒類型相似的角色。

通常演員分兩種,一種是深耕單一類型,一種是多元化發展。

而徐崢不想被豬八戒定型,他想嘗試更多類型的角色。

有一段時間裡,徐崢一直在家等劇本。

直到甯浩拿著《瘋狂的石頭》上門找陶虹,希望她出演女主角,但陶虹當時有戲約在身只能辭演。

但陶虹看過劇本後認為有一個角色非常適合徐崢,所以把劇本給了徐崢看。

徐崢看了劇本後隨即向甯浩毛遂自薦。

正因為這樣,我們才看得到《瘋狂的石頭》裡的馮海。

《囧媽》好不好觀眾說了算,但徐崢早已不是以前的“豬八戒”了

後來《瘋狂的石頭》大爆,徐崢得以順利轉型,進入電影圈。

相比電視劇,在電影裡徐崢為了拓展戲路嘗試了很多不同的角色。

《夜店》裡的暴躁彩民何三水;

《囧媽》好不好觀眾說了算,但徐崢早已不是以前的“豬八戒”了

《無人區》裡心中裝滿利益的潘肖;

《囧媽》好不好觀眾說了算,但徐崢早已不是以前的“豬八戒”了

《催眠大師》中心高氣傲的心理治療師徐瑞寧。

《囧媽》好不好觀眾說了算,但徐崢早已不是以前的“豬八戒”了

但徐崢心中一直都有一個導演的夢。

對於執導《泰囧》,合作的黃渤表示一點都不意外。

徐崢私底下閱片量很大,有導演思維。

黃渤經常與徐崢一起聊故事,徐崢嘴裡經常冒出很多他沒聽說過的電影、音樂。

徐崢當導演我一點都不覺得奇怪。在好長時間以前我就覺得他可以當。

徐崢之所以拍囧系列,很大程度受到導演歷山大·佩恩的影響。

歷山大·佩恩拍過一部電影叫《杯酒人生》。

《囧媽》好不好觀眾說了算,但徐崢早已不是以前的“豬八戒”了

故事講述經歷人到中年的男主邁爾斯,看著老友傑克即將踏入婚姻殿堂,更加感嘆起自己失敗的生活:婚姻失敗、作家夢遙不可及、幹著無聊枯燥的職業、不再年輕的歲數。

人到中年不知應該如何活,不知道怎樣才能找到所謂新的方向。

這深深影響到了同樣處於中年時期的徐崢。

從《泰囧》到《港囧》再到《囧媽》,內核一脈相承。

主人公對自己的人生不滿意,不知道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也不知道接下來應該怎麼辦。

徐崢為這些主人公設置一段旅程,讓他們在旅程中碰到一些人,遇上一些事,從而達成自我和解,收穫繼續前進的動力。

《泰囧》講述成年人的世界不止只有利益還有友誼;

《囧媽》好不好觀眾說了算,但徐崢早已不是以前的“豬八戒”了

《港囧》講述中年男人對青春的懷念和對生活的反思;

《囧媽》好不好觀眾說了算,但徐崢早已不是以前的“豬八戒”了

《囧媽》開始聚焦母子關係。

《囧媽》好不好觀眾說了算,但徐崢早已不是以前的“豬八戒”了

徐崢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拍爆米花電影,前兩部由於是他處於摸索期的作品,所以只能先從爆米花電影開始,這就給了觀眾一個錯覺:

徐崢只擅長拍爆米花喜劇。

所以當《囧媽》一出,觀眾詫異了,覺得並不是很“好笑”,有些地方甚至只有淚點沒有笑點。

這其實才是徐崢想要的效果,他要把囧系列脫離爆米花電影。

不同的導演都有著不同的風格,有的人追求崇高,有的人追求戲謔,徐崢說他希望他的作品傳遞的是溫暖。

《囧媽》好不好觀眾說了算,但徐崢早已不是以前的“豬八戒”了

這麼看來,徐崢又好像沒變,仍然保留著一點藝術家的堅持。

有了影響力之後他並沒有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或者無限制透支囧系列這個品牌。

不當導演的時候當開始扶持新導演。

為《豬太郎的夏天》、《超時空同居》等電影當監製,戲癮上來後就客串一把。

《囧媽》好不好觀眾說了算,但徐崢早已不是以前的“豬八戒”了

而當碰上好的劇本,明知難拍難演,徐崢堅持出演。

這才有了2019年的爆款《我不是藥神》。

《囧媽》好不好觀眾說了算,但徐崢早已不是以前的“豬八戒”了

能扶持新導演,更能帶新人。

執導《我和我的祖國》“奪冠篇”讓“鼕鼕”韓昊霖著實火了一把。

誰也沒想到徐崢可以將囧的內核移植到主旋律的電影裡,讓人又好笑又感動。

《囧媽》裡的鼕鼕、韓昊霖、小范閒,你認出來了麼?

《囧媽》好不好觀眾說了算,但徐崢早已不是以前的“豬八戒”了

徐崢或許不會像張藝謀、陳凱歌等第五代導演那樣,拍出主觀性、象徵性、寓意性十分強烈的作品。

許知遠形容他是這個時代的“衝浪者”。

他能夠在被金錢和名利裹挾下保持清醒,在導演、監製、演員等多重身份下游刃有餘。

徐崢早已不是傻憨的“豬八戒”,他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麼和怎麼做。

也許徐崢的光頭早已經證明了他的“聰明絕頂”。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