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這2個“碎片時間”利用好,孩子越來越“聰明”,拉開同齡人差距

每個孩子上幼兒園之前看起來並沒有多麼大的差距,都是愛玩、愛鬧、不讓家長省心。

可上了幼兒園之後,面對集體生活和相同的學習、玩鬧環境,小朋友之間的差距卻越來越明顯。有的小朋友專注力集中,老師講得東西大部分都知道,有的小朋友卻是一問三不知。

差距更大的是:有的孩子“語出驚人”,能用豐富的詞彙描述出自己的情緒;而有的孩子想把自己的想法表達清楚都很困難。

其實甩開同齡人之間差距的就在於——孩子碎片時間的學習積累。


這2個“碎片時間”利用好,孩子越來越“聰明”,拉開同齡人差距


利用碎片時間,能給孩子帶來哪些好處?

碎片時間分為3種情況:

①非整塊的時間,比如:孩子從幼兒園放學的時間、睡覺前的時間;

②沒有固定安排的時間,比如:孩子的週末;

③臨時多出來的時間,比如:因為天氣原因戶外活動只能取消,在家的這段時間。


這2個“碎片時間”利用好,孩子越來越“聰明”,拉開同齡人差距


  • 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和基礎學習能力

孩子上幼兒園前,一般都不能很好地進行自我管理,沒有足夠的獨立意識。一些生活習慣總是需要媽媽們來幫忙解決,比如幫孩子穿衣服、洗澡、穿鞋子、叫孩子起床等等。

這些生活習慣大多是孩子在緊急時間內被迫學會,因此孩子總是顯得“笨手笨腳”。


這2個“碎片時間”利用好,孩子越來越“聰明”,拉開同齡人差距


研究表明當一個任務超出大腦負荷時,大腦就會當機。相反,在短時間內完成一個小任務,更容易成功。

碎片時間剛好符合這個特點,家長可以利用孩子的碎片時間,在短時間內讓孩子重複做一件小事,不需要過多的精力,逐漸養成孩子的好習慣。


這2個“碎片時間”利用好,孩子越來越“聰明”,拉開同齡人差距


  • 積累新知識,開拓孩子的眼界

4歲以前的孩子專注力還不夠好,最多隻能集中15分鐘左右的時間,家長可以將孩子的碎片時間分為一個個15分鐘,幫助孩子積累新的知識。

比如與孩子進行親子閱讀時,可以對孩子提問題:“小猴子為什麼要上樹呢?”、“小兔子是什麼顏色的?”

這些問題不僅能避免枯燥的親子閱讀,還能讓孩子的專注力更集中,進一步提高思維能力。


這2個“碎片時間”利用好,孩子越來越“聰明”,拉開同齡人差距


如何利用好碎片時間呢?

1、早上起床和晚上睡前半小時

很多學生都會利用早上起床和睡前半小時這段時間來學習,因為這段時間學習效率的很高,而這段時間也正是孩子的碎片時間。

孩子3歲左右對時間已經有一個大概的認知,早上起床時,家長可以給孩子讀一段故事,然後告訴孩子讀完一段故事要用5分鐘左右的時間,幫助孩子對時間有更具體的瞭解,也可以幫助孩子學習新知識。


這2個“碎片時間”利用好,孩子越來越“聰明”,拉開同齡人差距


在孩子睡覺前半個小時,選擇一些故事簡單明瞭的繪本讀給孩子聽,讓孩子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幫助孩子平靜下來,更容易入睡。


這2個“碎片時間”利用好,孩子越來越“聰明”,拉開同齡人差距


2、漫長的等車、坐車時光

平時開車很多孩子都是沒事情做,要麼睡覺,要麼玩手機。家長不妨將孩子手裡的手機換成圖書和繪本。每次帶我女兒出門,我都會在車上放一些繪本,故意放在孩子能注意到的位置。


這2個“碎片時間”利用好,孩子越來越“聰明”,拉開同齡人差距


在車上無聊就會將繪本拿起來看,現在一出門就會讓我把她喜歡的那套《蒙特梭利專注力訓練》帶上,這樣既不用勉強孩子看書,孩子又不會感覺無聊。有一段時間這套繪本甚至成為女兒的“專寵”,走到哪都帶著,因為繪本中既有故事又有遊戲。比如這個小白兔走迷宮,就能讓她玩上很久,每次畫出一個新路徑,孩子玩的時候專注力很集中。


這2個“碎片時間”利用好,孩子越來越“聰明”,拉開同齡人差距

女兒給小魚塗上顏色時,我還會問她:“旁邊的海草是什麼顏色的呀?”、“除了海草還有什麼植物呢?”不僅能培養孩子的觀察力,還能教她一些常識,根本不用強迫孩子學習,她自己就會吸收這些知識。全套一共4冊,每一冊都有新奇的角度,家長們也可以給孩子試一試。


這2個“碎片時間”利用好,孩子越來越“聰明”,拉開同齡人差距

如果是處於0-3歲的寶寶,可以看一些簡單的繪本,比如《幼兒情商、行為管理》,每天睡前讀給孩子聽,更容易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教會孩子獨立吃飯、洗澡、睡覺等,還能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這2個“碎片時間”利用好,孩子越來越“聰明”,拉開同齡人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