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重構象湖西岸開發邏輯!南昌審美提升

城市化發展的邊際效應決定了城區與近郊、商業密集區與居住密集區、人口與環境承載力的相互制約。土地稀缺問題,是繞不過的一道必解題,城市要發展,新區建設是一個必選項。伴隨著南昌發展利好的不斷堆砌,城市規模持續擴大,一批矗立在現有建成區之外的“新城”出現在人們面前。


其中朝陽新城作為對立紅谷灘的CLD片區,承載了南昌一個時期的地產開發,但前期過於粗放的土地管理,導致區域城市感不強,質感也偏弱。而現在的朝陽新城土地資源非常匱乏,區域也面臨著如何賦予土地最大價值的問題。


當朝陽新城遇見華僑城萬科


重構象湖西岸開發邏輯!南昌審美提升

朝陽新城前期地產開發主要聚集在西面的沿江片區,東面圍繞在桃花河沿線,在子羽路以東,真君路以西為大片的待開發地。而西湖區為了保證完整性對這片土地進行整體招商。在2017年至2019年,華僑城兩次拿下的象湖西岸合計約1600畝土地,將帶來住宅、商業、樂園等業態,將近1600餘畝的可開發土地也成為朝陽新城最大的想象力。


重構象湖西岸開發邏輯!南昌審美提升

華僑城拿地後續萬科的加入,對整個西岸地塊進行功能分區,從規劃上看,是在突破自我界限上的發展思維,通過排列手法,將商業與居住功能區分開,但同時還賦予居住區商業以及教育功能。如果說北面的瑪雅樂園與五星級酒店和大商業區是整個項目的重點,那麼位於南面居住區內的矩形商業地塊成為點睛之筆。


打造景觀地標


重構象湖西岸開發邏輯!南昌審美提升

在這個矩形地塊,華僑城萬科避開了同質化的商業佈局,而是依託地塊廊道,在建築形態上進行突破。打造了一個景觀地標,不但在視覺上保持著一覽無餘的開闊體驗,也兼備著文創、商業形態。


重構象湖西岸開發邏輯!南昌審美提升

該景觀塔命名為鳥嶼浮雲塔,由三位設計大師共同打造,並提煉出最具象徵性的元素—波浪,最終呈現鳥嶼浮雲塔別緻又與象湖水景相融合的雙螺旋形態。


重構象湖西岸開發邏輯!南昌審美提升

塔身僅兩層,高約33米,由一個主核心筒、其外支撐著的一對雙螺旋樓梯以及在這之上的一個室內觀景平臺組成,500噸塔盤垂直攀升,外觀宛如一座懸浮的“空中塔”。


重構象湖西岸開發邏輯!南昌審美提升

從雙螺旋的建築外形到景觀設計再到室內的設計,全部延續了弧形元素,整體感官統一。景觀設計同樣延續弧形元素,以水系起源為出發點,因水而築,以象而名,故構“水之萬象”造景。


重構象湖西岸開發邏輯!南昌審美提升

除了外部的抽象意義以外,室內在裝修選材以及裝飾也是頗費心思,在地面的表現上,全部採用水磨石材地板,從地面延伸到牆體,以其獨特的鏡面效果,形成一種空間無垠的科幻感。


重構象湖西岸開發邏輯!南昌審美提升

鳥嶼浮雲塔一二層均採用全玻璃門窗,為了使大面積的玻璃看起來完整一體,門面採用隱形鉸鏈的做法,二樓玻璃臻選高透光率的玻璃,全部採用曲面玻璃拼接,加工和安裝工藝複雜,精度的把控要求極高。


無論是項目立意還是項目設計,鳥嶼浮雲塔都充滿了

用心感以及高級感。材料和工藝的甄選,在尊重地塊價值基礎上融合自然特性進行昇華,華僑城萬科不僅僅是打造了一個地標,更是體現了一個企業對於區域發展的美好願景。


搭建更為完成的新城體系


讓我們重新整理一下象湖西岸規劃,從瑪雅樂園到歡樂象湖商業區再到鳥嶼浮雲塔,這種主次有序、步驟鮮明的開發進度,也與城市區域發展進程節奏相同,賦予區域持續的活力。華僑城與萬科聯手對象湖西岸地塊進行打造,並不是孤立的去運作,而是基於未來更長遠的城市發展脈絡,搭建了一個土地開發生態鏈更為完成的新城體系。


要知道,一個高品質的城市文旅項目,會成為區域文化地標,帶動區域的文化聚攏和產業升級。某種意義上,該片區的土地功能性也將逐漸完善,

城市審美的提高同時也是在提升居住的舒適度。華僑城萬科做到了,朝陽新城也更新了。


三瘋長期堅持不易,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鳴,歡迎大家點贊評論並轉發,有問題的小夥伴也可以撩我,謝謝大家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分享更多關於南昌房地產行業及市政規劃的優質內容,近期有置業打算的朋友,也可以私信三瘋,三瘋會盡量幫你答疑解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