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宣恩彭家寨,土家吊腳樓的典藏

宣恩彭家寨,土家吊腳樓的典藏


彭家寨位於宣恩縣沙道溝鎮西南部。寨內吊腳樓層層鋪開,錯落有致,相互烘托,該地民風民俗濃郁,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薅草鑼鼓”的發源地,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09年彭家寨被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評為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1年被恩施州人民政府命名為首批“特色村寨”,2013年3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宣恩彭家寨,土家吊腳樓的典藏

宣恩彭家寨,土家吊腳樓的典藏

宣恩彭家寨,土家吊腳樓的典藏

宣恩彭家寨,土家吊腳樓的典藏

彭家寨居“觀音坐蓮”之右,觀音山之下,寨前龍潭河穿村而過,河上架有長45米,寬5米的鐵索橋,建於20世紀50年代。寨後山巒起伏,奇峰秀美,修竹婆娑;沿龍潭河而上有獅子巖,水鴻廟相映襯;順流而下緊鄰汪家寨有“二龍戲珠”之美稱。其它地形特徵含形輔勢,蔚為壯觀。鐵索橋是彭家寨與外界相連的重要通道,現仍在使用。

宣恩彭家寨,土家吊腳樓的典藏

除了桃花源般的自然風光,彭家寨真正引人矚目之處,是其完美而集中的吊腳樓群。

跨鐵索橋,邁叉幾溝,上青石壩,二層、二層的吊腳樓群迎面而來,依山就勢,傲然聳立。遠看,戶戶相銜一體,近觀,均分臺而築,或臨水,或依山,或傍壩,規模、大小不同,均由“座子屋”和“樓子屋”結成。

宣恩彭家寨,土家吊腳樓的典藏

宣恩彭家寨,土家吊腳樓的典藏

宣恩彭家寨,土家吊腳樓的典藏

宣恩彭家寨,土家吊腳樓的典藏

"座子屋”為正屋,大多一明兩暗三開間。“樓子屋”為廂房,又名“龕子屋”,屬吊腳形式,有的用上下兩層龕子相圍,形成三層空間,底層或用於村落小道,或用於圈養牲畜。臺階、院壩、道路鋪以青石地板,往後逐層高起,以至縱深。“樓子屋” 由幹欄式演變而來,專家認為“座子屋”屬黃土高原的井院式房屋建築,在彭家寨,幹欄式與井院式建築的結合種類齊全,不僅照顧到了立面,而且充分發展了平面。

宣恩彭家寨,土家吊腳樓的典藏

徒步彭家寨,擁青山綠水,賞吊腳樓群,踏悠揚山歌,令人如痴如醉,真似置身於世外桃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