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淮揚菜裡的美味河蝦妙不可言

新近,揚州榮登世界美食之都的榜單。維揚美食,歷史悠久,馳名中外,獲此殊榮,實至名歸。




維揚菜餚,葷素兼備,童叟皆宜,爆炒煎熬,名目繁多。寫盡林林總總的揚州菜,是一篇規模可觀的大文章。這裡,僅介紹一道揚州名菜——河蝦。

揚州稱得上是水鄉澤國,河湖港汊遍佈城市周圍。水中盛產河鮮,用以烹飪,營養豐富,異常鮮美,是揚州菜食材的重要來源之一。

淮揚菜裡的美味河蝦妙不可言

河蝦,又稱草蝦,是最常見的河鮮,過去在家家戶戶餐桌上常能見到。清李漁《閒情偶寄》雲:“蝦為葷食之必需,皆猶甘草之於藥也。善治葷食者,以焯蝦之湯,和入諸品,則物物皆鮮。”

肯定河蝦的透鮮不假,但斷言“蝦則不能自主,必借他物為君”則難以苟同。揚州菜中,以蝦為主打的菜餚,並不少見,李漁先生言過其實了。

淮揚菜裡的美味河蝦妙不可言

通常燒河蝦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鹽水清煮;二是油爆後加調料紅燒。

無論哪種燒法,都原汁原味,鮮美可口,這道菜餚的魅力之大,擁躉之多,原因蓋在於此!揚州廚師乃至普通家庭主婦,都有一手地道的烹調手藝,略施小技,四座驚豔,家常燒蝦不過是小菜一碟。



將河蝦擠掉外殼,弄成蝦仁,再烹調製作,是比較講究的做法。蝦仁的烹調方式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是清炒,保持蝦仁本真的風味。

清炒蝦仁挺考驗廚師的基本功,擅長此道的,端上餐桌的蝦仁,粒粒渾厚,晶瑩剔透,泛出誘人的玉色光澤。

強行添加玉米、芡實等配料,究屬小兒科,破壞維揚美食的精髓。只需灑少許小蔥,略加點綴,飽滿的嫩色蝦仁,配以翠綠的蔥花,色香味都有了,足以引人食慾,拍案叫好。

淮揚菜裡的美味河蝦妙不可言

揚州舊城範圍不大,家庭主婦們到菜場轉悠,是每天必做的功課。清晨,市中心萃園橋菜場,人聲鼎沸,人頭攢動。

水產攤跟前總是擠滿了購買魚蝦的顧客。那時,其它種類的蝦不多見,賣草蝦是大宗,價格也很便宜。有固定水產攤頭,賣魚兼賣河蝦。有專人到周邊河湖港汊地帶去收集,一大早販賣到農貿市場銷售。活蝦賣得出好價錢,死蝦歪頭搭腦,模樣難看,價格大跌。

淮揚菜裡的美味河蝦妙不可言

那時,河蝦售價不貴,花幾元錢可以買到一大堆。家中偶爾擠一回蝦仁,用素油熬製,煮菜或下麵條時,舀一勺黃澄澄的蝦仁油,味道真叫一個好。

上飯店吃蝦,也屬稀鬆平常。請客辦宴席,清炒蝦仁總以熱炒的頭牌花旦的身份出場,缺了它,似乎就稱不上是酒席。

富春茶社、菜根香或共和春酒樓,一大盤清炒蝦仁,分量足,烹調手藝高,盤子端上桌,吃客你一勺,我一勺,很快風捲殘雲,掃蕩一空。揚州美食中,常見蝦仁的芳蹤,大煮乾絲、蝦仁抱蛋、蝦肉蒸餃……廚師看中的是蝦仁的那股鮮味,毋庸置疑,草蝦確實為維揚美食增色許多。



熗蝦的製作,大異其趣,迥然不同於尋常方式。

首先,買來的河蝦必須新鮮,只只活蹦亂跳。其次,作料要是上等,強強聯合,才能加工成出眾的珍饈來。如果自覺手藝不行,倒不如干脆上酒樓,享受廚藝大師高超的烹調功夫。

過去,月明軒菜館的熗蝦,可謂一絕,品嚐過後,印象深刻,嘴角仍留餘香。

加工方式為:蝦剪去須,用優質白酒和精鹽拌勻,加蓋燜一兩小時。上桌後,打開碗蓋,添加醬油、醋、薑末、蒜花、香菜,再撒上適量的胡椒粉。昏昏欲睡的醉蝦,被調料包裹入味。吃時,需齒唇舌協同配合,抿去外殼。或者乾脆雙手動作除殼,剝出一隻只肥腴鮮潤的蝦肉,便可咀嚼下嚥了。

蝦肉是半透明的,如同羊脂白玉,口感卻很軟嫩,行內稱之為“大玉”,可謂匠心別具。饕餮老手吃熗蝦,很講究,很有品味。他們把吃剩的蝦殼,齊整地排列在桌上,享受美味之餘,還能讓人覺察到食客的高雅與嫻熟。

淮揚菜裡的美味河蝦妙不可言

早先瓊花路國慶路口有家菜館,依稀記得店名叫得月酒家吧。他家制作的熗蝦,調料別出心裁。常用佐料之外,再添加較多的乳腐汁。汁液呈暗紅色,兩種不同口味混搭在一起,更上層樓,去腥加鮮,鹽中帶甜,風味特殊,妙不可言。

熗蝦,我國不少地方也都有這道菜,做法大同小異,若論精緻適口,非揚州的莫屬。李漁說:“若以煮熟之蝦單盛一簋,非特華筵必無是事,亦且令食者索然。惟醉者糟者,可供匕箸。”

熗蝦必須單吃,算不得浪費,李老太爺是行家,對美食的見解,別具慧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