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印江幸福村:黨員示範 促短頻快產業增收

二月春來到。曖曖的陽光下,新風徐來,春蕾吐蕊,新綠的菜畦裡,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龍津街道幸福村群眾除去口罩快樂地忙活開來。

白菜薹、豌豆芽、大蒜苗......1畝大的田地裡有七、八個品種,有序分植,長勢喜人,很快就能起地銷往縣城菜市場。

印江幸福村:党员示范 促短频快产业增收

“挑糞三年,不如換種一季”。幸福村老黨員張新榮專業種菜有十多年了。他說種單一品種,肥料施得再好,品種時間一長就不討人喜了。他把地塊劃區域輪種蔬菜,保持了品種的多樣性,比起單品種植,多樣菜品也好賣,價錢也好。

張新榮200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已過花甲之年的他種了7畝菜地,根據時令種蔬菜拿到縣城菜市場出售,能賣2萬元是一家有7口人的重要經濟來源,他把多年種菜的經驗分享給了鄉鄰群眾。

印江幸福村:党员示范 促短频快产业增收

在張新榮的示範帶動下,群眾紛紛效仿,也種起蔬菜。由於蔬菜的多在1到2月成熟,一年可輪作8次,很快上市出售。在幸福村,短頻快蔬菜產業成為群眾的增收的重要途徑。

“2018年脫貧了,不能再依賴政府,現在種點蔬菜、茐蒜,上街一賣就是錢。”幸福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張榮貴快80歲了,身體硬朗,一年下來種蔬菜能收入1萬多元錢,收入有了保障,脫貧成果得到鞏固。

幸福村距印江縣城7公里,區域優勢明顯,全村國土面積7.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100畝。全村594戶2295人,有黨員30名,通過產業發展,111戶449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去年全部脫貧。

印江幸福村:党员示范 促短频快产业增收

在脫貧攻堅成效鞏固提升中,幸福村依託城郊的區位優勢,響應縣委、縣政府號召,大力發展菜藍子工程,大力發展四季蔬菜,在黨員大戶帶動下,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參與進來,短頻快產業就近推入市場,群眾獲得高效的經濟收入。

據瞭解,幸福村現有40餘戶群眾發展蔬菜,種植面積350畝,在蔬菜產業上,每年戶均上可增收實現1.5萬元以上。(王忠波 梅亞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