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阿里員工三千字長文回憶馬雲創業史,武俠小說起關鍵作用

出租車師傅是馬雲小學同學

我溜身進入出租車的後座,司機師傅按下計價器,轉過頭來問我:“去哪兒?”

“文三路,阿里巴巴總部。”


阿里員工三千字長文回憶馬雲創業史,武俠小說起關鍵作用


我們的車在杭州的馬路上顛簸著,一路經過了建築工地、形形色色商店和杭州西湖,司機師傅突然打開了話匣子。

“你在阿里巴巴工作?”

“是的,2000年的時候就加入了這家公司,快有6年了。”我回答。

“哦,是嗎?我倒沒聽說阿里巴巴有外國員工。你為什麼在一家中國公司工作呢?”

“我覺得幫一家中國公司走向世界比起幫一家外國公司進入中國更有趣、更具挑戰。”

司機沉默了片刻,接著又說:“我認識馬雲,我們倆是小學同班同學。你和他接觸多嗎?”

“當然,經常在一起工作,我和他一起去過很多國家。”

他又問,“你知道為什麼馬雲今天能如此成功嗎?”

呃,我不確定自己是不是想知道他到底要說什麼,但我還是任由他說了下去。

“是因為他很幸運,他擁有天時地利的條件。”


阿里員工三千字長文回憶馬雲創業史,武俠小說起關鍵作用


因為親眼見證了馬雲和他的團隊為建設阿里巴巴所付出的種種艱辛,我壓抑住了內心想辯解的衝動。我想,如果創建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僅僅需要天時地利的話,那麼當互聯網進入中國後,為什麼其他13億中國人沒能發現並抓住同樣的機會呢?並且如果這位司機和馬雲是同班同學,為什麼他沒能佔據天時地利的條件呢?

我保持了沉默,因為我認為沒有必要和他辯論。沒錯,馬雲是擁有天時地利的條件,但理論上,應該有上百萬個比馬雲更有優勢的人來發展電子商務,而不是一個經歷了兩次高考失敗的杭州英語老師。

為什麼是馬雲

那麼,為什麼是馬雲呢?什麼讓他與眾不同?什麼在激勵著他?答案很多時候來自他在創建阿里巴巴之前的生活經歷。這段故事在過去的很多年裡,我也是零零散散的略有耳聞。

馬雲出生於1964年9月10日,僅僅兩年後,中國開始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馬雲的童年毫無疑問地受到了這場從1966年持續到1976年的政治運動的影響。這段時間內,知識分子、藝術家、資本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馬雲的祖父是地主身份,爸爸是評彈演員—評彈是一種音樂與敘事相結合的民間藝術,這在當時被認為“出身不好”。因此,馬雲常常受到班裡同學欺負,由於經常打架,他一度在學校和家長眼裡成了問題學生。


阿里員工三千字長文回憶馬雲創業史,武俠小說起關鍵作用


或許是一種逃避,馬雲在業餘時間沉浸在武俠小說的世界裡。他一開始讀的是中國的古典名著,後來讀當代作家金庸的小說。金庸的武俠小說講的多是俠義英雄用智慧而非蠻力打敗強大對手、除暴安良的故事。

武俠故事或許幫助馬雲克服了任何人第一眼就能發現的問題——他的相貌。常常會有媒體形容馬雲像小精靈,小頑童。不高的身材常常給他帶來不必要的關注和嘲弄。即使是在他自己家裡,馬雲也常常因為個頭矮被開玩笑。當介紹自己的三個孩子時,馬雲的父親常常開玩笑說“馬雲是我們從垃圾堆裡撿來的”。

你可能認為,他會因自己的相貌被嘲笑或者被同齡人欺負,會挫傷一個年輕人的自信。但從馬雲的例子看,恰巧相反,這反而給了他更大的勇氣。改革開放後,中國打開了大門,開始有外國人陸陸續續來到馬雲的家鄉——杭州,遊覽西湖。上中學時,馬雲聽地理老師說她在西湖邊見到了外國人,便充滿了好奇,想親自去看個究竟。很快,他就養成了每天騎自行車遊覽西湖的習慣,與外國遊客交朋友並練習英文對話。

通過玩飛盤遊戲,馬雲結識了一個澳大利亞家庭,並在之後很多年以筆友的身份和他們保持著聯繫。通過與這家澳大利亞家庭的聯繫,馬雲也得到了第一次出國的機會,他說:“通過這次旅行,我意識到在書本上學到的有關外國的事情有些並非那麼回事兒。”這家人對馬雲的影響極大,馬雲稱這家的父親“像我的父親一樣”。

通過與外國人交朋友,馬雲的英語水平遠遠超過了在杭州的同齡人,一扇國際思維的大門向他打開。因此,成為一名英文老師,馬雲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由於數學成績不佳,他兩次高考都以失利告終。但馬雲最終還是考入杭州師範學院,併成功當選為學生會主席。


阿里員工三千字長文回憶馬雲創業史,武俠小說起關鍵作用


大學畢業後,馬雲成為當地一所大學的一名英語老師,每月工資12美元。絕大多數中國老師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但馬雲上課卻是即興發揮,脫離書本,通過故事和幽默笑話引領學生進入課堂。他把從父親那裡學到的一些表演技巧融合到自己的課堂中,很快就成為校園風雲教師。

馬雲曾經向學院的老領導許諾做5年的英語老師。5年後,馬雲兌現完承諾決定“下海”創業。“我教給學生的東西都來自書本,”他說,“我想獲得關於生活的真實體驗。成功與否不重要,即使不成功,我也能將這一經驗帶回學校和我的學生分享。”

阿里巴巴的誕生

馬雲“下海”後的第一家公司是杭州海博翻譯社,它創立於1994年,服務對象是日益增多的旅遊和外貿公司。在這家公司,馬雲的英語水平和與外國人打交道的能力在杭州為更多人所熟知。當地政府官員曾邀請馬雲赴美國處理與美方合作伙伴的糾紛,糾紛的起因是美方合作伙伴曾答應為收費高速公路提供資金,但沒有兌現。


阿里員工三千字長文回憶馬雲創業史,武俠小說起關鍵作用


在飛往美國前,馬雲信心滿滿,但到達洛杉磯後,馬雲開始懷疑他要見的這個人可能是一個騙子。特別是當對方露出了槍,不給他提供車輛,而且把他困在馬利布的一棟大樓裡幾天,讓他想明白是否需要回去向中方彙報美方合作伙伴的問題時,馬雲害怕極了,擔心對方隱瞞重要信息。他後來成功逃脫,抵達西雅圖,那裡有他認識的美國當地朋友。

在西雅圖,馬雲的朋友們讓他坐在電腦前,向他介紹了互聯網。“我不敢碰計算機,這東西太貴重。但朋友說,‘傑克,快試試,這又不是炸彈!’,我輸入了‘beer’(啤酒)這個單詞,看到有德國啤酒,日本啤酒,但沒有中國啤酒。我又搜了‘China’(中國),也沒有搜索結果。當時,我對自己說,這東西很有意思,如果我們在中國把所有的公司都列進來,肯定會大有作為。”


阿里員工三千字長文回憶馬雲創業史,武俠小說起關鍵作用


回國後,馬雲建立起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公司—中國黃頁,這是一個類似於線上中國公司電話簿和公司信息平臺的網站。可惜那時杭州還沒有接通互聯網,所以當公司潛在的目標客戶聽到這一商業構想時,都認為馬雲是在給他們兜售紙上畫的餅。一旦做成生意,馬雲需要把客戶公司的信息收集好,送給自己在西雅圖的朋友,在那裡,朋友們幫他建起一個網頁。為了證明馬雲的網頁是存在的,西雅圖的朋友要把頁面打印出來,把複印件寄送給馬雲,再由馬雲向他的客戶證明網頁的存在。

中國黃頁一開始取得了成功,但很快就被國營的杭州電信盯上了,杭州電信也開展了類似的業務。馬雲擔心自己會與國營的對手正面競爭,他知道唯一能生存下去的方式就是與杭州電信合作。但在雙方建立了合營公司後,馬雲感到他與杭州電信的管理方法格格不入,於是在失望中離開了這家公司。

接著,馬雲去了北京,在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下屬的一家公司工作。懷揣著在政府內部試點電子商務的夢想,馬雲負責了一個為中小型企業利用互聯網服務的部門。但沒過多久,該部門的官僚作風讓馬雲無所適從。“領導讓我用互聯網管理小企業,而我想做的是用互聯網助力小企業發展,出發點完全不同。”

後來,隨著1999年中國互聯網行業的蓬勃發展,馬雲把一群自己曾經帶到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工作的朋友召集起來,告訴了他們自己準備創立阿里巴巴的想法。從創建中國黃頁再到為政府工作,在這起起伏伏的經歷中,馬雲學到了很多。而且他已經有了讓電子商務最終在中國落地生根的明確構想。選擇阿里巴巴作為公司名稱,是因為這是一個在全球家喻戶曉的故事,讓人們可以聯想到小型公司可以通過互聯網,向著新財富和機遇說:“芝麻開門”。阿里巴巴就這樣誕生了。


阿里員工三千字長文回憶馬雲創業史,武俠小說起關鍵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