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話,妙在說與不說之間

話,妙在說與不說之間

國人對於“說話”而言,有專門的“理論”做指導,且極度形而上,亦言之堂皇!“隱惡揚善”就是“說話”的最高境界,其出自《論語》,由我們偉大的萬世師表孔老聖人闡述。

“隱惡揚善”在兩千多年來,之於中國社會而言,是最基本也是貫徹最徹底的治世準則,即便放之四海也是皆準,其要曝光“陰暗”面對於任何國家而言,都是臉上抹黑,所以“隱”字之重,不得不慎之又慎矣!

“隱惡揚善”之於個人,也是重要的行為準則,所以聖人言:“君子隱惡揚善。”這成了做人的標準。

話,妙在說與不說之間

嗟!若要成為君子,必須要知道該閉嘴時就閉嘴,否則就是君子的反面對象。

其實,老百姓最懂得這“隱惡揚善”的必要性,所以才會有“家醜不可外揚”的俚語,凡是懂事的孩子,基本都明白如何維護自家的門面。

我是君子,所以我經常“隱惡揚善”。不該說的,我保證不說!我常常把“不能說的東西”放在肚子裡,雖然有點沉重,但我就是不說!鄙人的體型,看起來就顯得比較肥碩,很有一副貴人的儀態風度,這就是所謂的沉著。所以古人說:“貴人常哈哈。”

話,妙在說與不說之間

除了掩蓋之外,我們還需要彰顯,這就是“說”的藝術,凡是可以說的,則必須要像黃河之水一樣滔滔不絕於嘴,盡情揮灑,不說到日出西山,則絕對不允許閉嘴。說的最高境界,按孔夫子的話說,就是“君子以居德善俗。居,積也。善,化也。言者,當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

孔夫子這話有點玄,一般沒文化的人還真看不懂,要是趙本山老師把這話翻譯成白話文,你們就全明白了,趙本山解釋說:“要是忽悠不死你們,我就不混了!”

幾千年來,中國人的說話藝術,就妙在說與不說之間。

話,妙在說與不說之間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您對本文有什麼看法?在評論區留下您的觀點吧!
















如果您喜歡本文,歡迎收藏轉發!關注趙大明白,每天分享人生哲理,生活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