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資本的變局:資本市場從“供銷社”到“大賣場”

在金融出清的大背景下,估值開始倒灌,資本市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是科創板啟動後,從“供銷社”轉向“大賣場”模式,

資本市場迎來大變局,尤其是最近科創板開板的背景下,註冊制以及科創板的投資價值值得深入探討。在金融出清的過程中資本市場的改革也在深化,會呈現出一些新趨勢。

一是IPO常態化。通過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不盈利也可上市,註冊制時代上市不再是難事,會對存量市場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所以我們看到IPO過會率創兩年來新高,開始常態化運行,同時瑕疵企業主動“撤退” ,IPO“堰塞湖”有所緩解。科創板也會倒逼存量市場改革,催生第三家證券交易所,我一直呼籲的“雄交所正在加速落地


資本的變局:資本市場從“供銷社”到“大賣場”


二是估值國際化。水槽通了,水位就要與國際看齊。從中長期來看,註冊制最重要的影響是估值逐漸國際化,因為既然是市場化發行,同時面臨境外資金的大量湧入,無論是個股的投資風格還是市場的估值水平,大概要和境外市場同類企業看齊。但這麼大的溢價我個人不太理解,有人說不能用傳統的眼光看待科創板,有一點道理,但是不完全對。


資本的變局:資本市場從“供銷社”到“大賣場”


三是退市常態化。進水放寬了,出水也要跟上。未來科創板上會看到嚴厲的退市、數量眾多的退市。現在有些科創板企業在申報過程中修改上交所的問詢問題,我無法理解。還有些上市公司現在造假都不認真,10年前公司造假還是認認真真做得特別複雜,現在有些上市公司造假簡單粗暴,缺乏匠人精神,簡直是在侮辱監管的智商


資本的變局:資本市場從“供銷社”到“大賣場”


四是投資價值化。擊鼓傳花終結,資本倒灌。中概股360借殼迴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迴歸A股後,360股價暴漲,市值從不足100億美金到超過600億美金,但很快開始回調,最後在200億美金左右。資本寒冬會逐漸傳導到實體寒冬,前一輪VC/PE投資的企業,不求最好,只求最貴,只要有人接盤就敢投,現在這種情況很難再存在,小米港股上市便遭遇破發。還有很多獨角獸變成了“有毒”的毒角獸。很多企業的融資總額已經超過了市值比如小米、聚美優品、蔚來汽車、優信、趣店、如涵、蘑菇街、51信用卡等。


資本的變局:資本市場從“供銷社”到“大賣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