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房產稅起徵點第8次上調!1個城市“管中窺豹”,2億剛需族放心了

最近幾年,房產稅的任何動向,都牽動著無人數的心。

支持者認為,房產稅的開徵,能夠抬高多套房的持有成本,遏制樓市裡的投機情緒,還能夠增加各城市的收入,一舉兩得。

有專家稱:存量房按市場評估值徵稅在技術上已經沒有障礙,假設人均免徵面積為40平米,以年均1%的稅率計算,年繳房產稅總額約9000億,相當於2018全國賣地收入的15%。

也有不少人持保留意見。

比如,中泰金融工程分析師唐軍認為,無論在保有、交易或收益環節,房地產稅難以起到抑制住宅價格上漲的作用。

以英國和比利時為例,英國從1983年執行新的房產稅,但從1993年至今,英國房價仍然出現大漲,比利時的房產稅率為1.25%-2.5%,有數據顯示1985年至2009年,布魯塞爾的普通住房價格卻上漲了5.2 倍。

爭論越多,越顯得“茲事體大”。

其實,眾多城市中,重慶和上海早已開展了房產稅的試點,雖然“動靜”不大,卻可以為我們提供未來開徵房產稅的路徑,作出一種參考。

房產稅起徵點第8次上調!1個城市“管中窺豹”,2億剛需族放心了

客觀來說,早在2011年就已經在上海、重慶試點的房產稅,普遍存在稅基較窄、免稅面積較大、稅率偏低等問題。

比如,上海只針對本地居民的第二套住房、非本地居民的首套住房徵收。

重慶只針對獨棟別墅、高檔商品住房以及三無人員的第二套住房徵收,所謂三無人員,指的是“無戶口、無企業、無工作”的購房者。

即便如此,有關房產稅的動向,也可以從重慶這樣的城市得到一些啟發。

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1月1日披露,2020年重慶市主城個人新購高檔住房房產稅起徵點由2019年的17630元/平方米上調至19587元/平方米,即成交建築面積價格達到19587元/平方米及以上的住房須繳納新購高檔住房房產稅。

需要注意的是,這是重慶近10年來,第8次提高房產稅起徵點了。

2011年是9941元/平方米,2012年是12152元/平方米,2013年是12779元/平方米,2014年是13192元/平方米,2017年是13941元/平方米,2018年是15455元/平方米,2019年是17630元/平方米,2020年是19587元/平方米。

為啥重慶的房產稅起徵點一直在提高?

房產稅起徵點第8次上調!1個城市“管中窺豹”,2億剛需族放心了

答案很簡單,房價一直在漲,起徵點如果太低,所謂的“高檔商品住房”房產稅,就變成了涵蓋絕大部分剛需有房族的房產稅了。

提高起徵點,其實跟深圳前段時間取消“豪宅稅”是一個道理,為了保護剛需,減稅降費。

筆者認為,某種程度上,重慶也為其他城市的房產稅徵收做出了示範,所謂“管中窺豹”,風向已經很清晰了。

第一,房產稅今年落地的可能性極小。

最近兩年,之所以人們對房產稅的動向很關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2018、2019連續兩年在3月份提及,並且釋放出逐步推進的信號。

從住建部實現150城聯網,到“查人有查房”,不動產登記系統的完善,各項措施都很明顯的指向了房產稅落地。

但是,從重慶這1個已經做出“示範”的城市來看,今年房產稅依然處於推進階段,而不會正式開徵。

第二,未來如果徵收,“因城施策”的可能性很大。

房產稅起徵點第8次上調!1個城市“管中窺豹”,2億剛需族放心了

一方面,目前各個城市的人口、庫存、房價有很大差異,像限購、限貸、限售等政策也一直處於“因城施策”甚至“因區施策”的氛圍下,未來即便開徵房產稅,一二線與三四線,沿海與中西部的徵收標準必然不同。

另一方面,像重慶、上海這樣已經開始試點的城市,每年的起徵點都要上調,相當於從城市層面調整徵收範圍,這在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一點:未來全面開徵房產稅,也會採取試點的方式,每個城市的稅率、起徵點、免徵面積都會有不同,各個城市擁有充分的自主決策權。

第三,2億剛需族可以放心了。

1982年,我國流動人口僅僅只有657萬人,2015年這個數字達到巔峰,為2.47億人,2017年這一數字變為2.44億,2018年再減300萬,至2.41億人。

這2.4億人都會優先落戶在城市,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租房人口也恰恰是2億人,也就是說,兩億即將買房的剛需,未來不必再擔憂房產稅落地對於買房的影響。

房產稅起徵點第8次上調!1個城市“管中窺豹”,2億剛需族放心了

如果你是首套房,購房面積也適中,從已經做出示範的城市就可以看出,未來即便開徵房產稅,對這一類群體的影響也微乎其微。

真正有影響的是哪些人?很明顯,是多套房的投機客。

西南財大統計的數據顯示,在2013年到2018年,住房貸款佔家庭債務比重高達55.6%。2017年-2018年,多套房的住房貸款佔比從62.9%上升至65.9%,超過了首套房貸款,貢獻了60.0%的住戶部門消費貸款增量。

另外,有47.1%的存量房貸在空置房中,造成大量的信貸資源浪費。

也就是說,近6成的家庭債務都是房貸,這些房貸中,又有60%是多套房的貸款,還有一半的房貸集中在空置房屋。

對這些“囤房”的人來說,未來必然會成為房產稅的重點“瞄準”對象,房地產調控“因城施策”的框架下,他們的房屋持有成本會持續上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