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上天入地科技圈,出將入相經理人

以下文章來源於銀杏財經 ,作者金羽銀杏

導讀:經理人可以像刺蝟,在一個領域深耕,也可以像狐狸,不斷解鎖新技能。 殊途同歸,都是為了讓自己成為企業中不可替代的那個人。

上天入地科技圈,出將入相經理人

1841年兩列火車在美國馬薩諸塞州迎面相撞,負責處理善後的喬治·惠斯勒少校給出了5點建議,後來一個專門從事管理的角色——經理人,在美國誕生。

這不僅是出現一個新職業,事後證明經理人也可以很好完成企業的交接班。

經理人是股東與管理層的銜接點:上可做管理,下能跑業務;進可CEO,退可CXO;出門打官腔,關門說黑話,一言以蔽之:經理人需要極強的適應力與人格魅力。

在國內,引入職業經理人參與企業管理的案例比比皆是。

新浪從門戶時代到移動時代的過渡離不開王高飛;美的的經理人制度,讓書生方洪波有機會走向前臺;張勇的護城河在於能把東家吹的牛逼變成現實;劉熾平擁有敏銳的洞察力讓馬化騰愛不釋手;平安陸敏知青下鄉再返城。

把企業交由職業經理人打理,不單是權力變化,還標誌著經理人大潮已開始漫卷上個時代的風雲人物,走向潮頭。


1

初代經理人方洪波


1992年,一個高度近視的年輕人揹著挎包來到廣東順德,為一家鄉鎮企業做內刊編輯。

這個鄉鎮企業專門生產臺式電風扇,那本內部刊物叫《美的報》,揹著挎包的年輕人叫方洪波。可能是因為名字裡帶了兩個三點水的字兒,他給自己起了個奇怪的筆名“二水”。

起名字得講究,稍不注意就名副其實。二水就和“二”結下了不解之緣,後來的經歷也與二同行。他剛從中國二汽辭職,又跳槽到一個後來長期穩坐白色家電老二的企業美的。

那時方洪波不過25歲,專業與年齡的加持,讓他不僅一身學究氣質,還兼具了幾分血氣方剛——在一次出差之中,他把公司現狀從頭到尾批評了一遍。

嘴上打架在歷史上誕生了很多佳話,最厲害的當屬孔明,他把東吳群儒罵了個遍,不僅促成孫劉同盟,還幫皇叔迎娶吳國一把手的妹子。“二水”也有非同小可的威力,雖然沒有討到媳婦兒,卻引起了美的一把手何享健的注意。

實力過硬,又有何總提攜,方洪波從廣告科經理一路摸爬滾打,最後接棒何享健成為美的董事長兼總裁,成為了這家“老二”企業的領頭人。

上天入地科技圈,出將入相經理人

但是,老二不是你想當相當就能當,特別是背後有一個心直口快的老大虎視眈眈。

“那天我在會上這樣一講,馬上所有的媒體拿著話筒來問,美的的方洪波是不是挖你們人了?這一招很靈,後來美的很少在我這兒挖人。”

董明珠先前在接受專訪時痛批美的,可從頭到尾她也沒有給出證據,應該是虛晃一槍。眼看連珠嘴炮沒能激怒方洪波,今年年初,董明珠又在格力電器臨時股東大會上炫耀了一番業績,“格力電器2018年稅後利潤260億元”。

行走江湖得有憑證,而職業經理人的憑證就是業績。董小姐一刀刺到了要害。

兩天後,方洪波在2019中國製造論壇上對外宣稱:“美的工業互聯網試點成果還是比較明顯的。2018年美的稅前盈利超過260億元。這在五六年前,相當於3年的盈利。”

兩人隔空交火,這可忙壞了廣東證監局與深交所。剛剛給董明珠發了關注函,又在格力獨立董事劉姝威“一碗水端平”的呼喊下向方洪波發了關注函。方洪波行事從來滴水不漏,這次摔了個實實在在的踉蹌。

唯一獲利的恐怕是機構與投資人,他們在二級市場聞風而動大肆掃貨,似乎白電板塊行情就要來了。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其實,董小姐與“二水”還是英雄惜英雄的。董小姐就說過,方洪波肯定不會偷,一定是下面的人把事情搞壞了。二水也投桃報李,說自己“買買買”與格力的“慢慢幹”都是好路子。

但是私底下,看到雷軍與董明珠拿票子賭面子,方洪波卻悄悄拉起了雷軍的小手。

歲末,“慢慢幹”的董小姐消停了許多,因為她得為格力新股東接風。那邊廂的方洪波又重回低調,繼續深耕業務。

在央視一檔財經欄目中,方洪波曾提及美的獨特的管理模式:創始人退出了公司的一線,他的家族沒有一個人在公司,我們所有人都是從外面五湖四海來的,都是職業經理人,它是變成一個真正意義上靠全世界的優秀經理人經營管理這個公司的。

“二水”方洪波無疑是幸運的,他遇到了一個開明、不戀權的委託人,他與董明珠是上一代經理人的典範,他們從基層做起,憑藉優秀的管理與銷售能力,最終接過大旗。

下個時代,對職業經理人的要求進一步抬高,不僅專業要硬,還得高瞻遠矚。張勇、劉熾平、陸敏、王高飛等新一代職業經理人,逐漸來到舞臺中心。


2

會查賬的張勇


AT兩家多年以來相愛相殺,唯獨今年少了火藥味兒,多了一絲情懷。馬雲、蔡崇信退休,馬化騰也選擇退居幕後。

擺在桌面兒上的是兩個不顯山不露水的經理人:張勇與劉熾平。

阿里在張勇掌舵下革新了組織架構,劉熾平則繼續揮舞著支票在資本市場上翻雲覆雨。這個時代給了經理人充分機遇,就連馬雲也不得不改弦更張。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做CEO”,“第一18個人不能幹(指十八羅漢),第二臺灣人不行,第三上海人不行,第四MBA人不行”。如果照搬馬雲此話張勇與劉熾平都會落榜,怎能犯本本主義?

2018夏季達沃斯論壇上馬雲在談到阿里接班人時,坦誠自己變了很多,他的變化折射出科技巨頭們對職業經理人的理解更理性。在那次大會中,他向外界確認了阿里接班人是張勇。

上天入地科技圈,出將入相經理人

這個談吐舉止都很文雅的中年人來自上海,畢業於上海本地高校上財,在阿里從CFO一路做到CEO。

張勇最初在上海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當資深部門經理,2005年在陳天橋與唐駿盛邀之下接任盛大集團首席財務官。因緣際會,這一年,劉熾平幫助騰訊上市,陳一丹為他伸出了橄欖枝。

更巧的是陳一丹在13年離開騰訊,與此同時推薦張勇的唐駿因為學歷門以及雲南白藥股權紛爭黯然離職。

唐駿與張勇同樣是經理人,卻走上不同道路,前一個不斷改換門庭贏得打工皇帝之號,後一個戰功累累,剛剛坐上了阿里董事會主席的位置。

阿里得了英才,盛大失去大將,馬雲是江湖中人怎會不懂人情世故?事後他特地登門向陳天橋道歉,推杯換盞間化解危機。後來陳天橋談及此事只說張勇很有遠見,此話並非恭維,通過張勇的公開報道可以完全領略他的才華。

“在普華永道做審計師的時候,也不只是去幫人家查個賬,做個報告”,在接受《財富中國》採訪時,張勇將自己做經理人的經驗緩緩道來,“我更多的喜歡去了解他們背後的商業邏輯,去了解如何跟不同的客戶談”。

普通人或許就只是去查賬,張勇還順帶查了公司業務邏輯的“帳”,這番苦心在不久之後給了他不少幫助。

跳槽到盛大兩年之後,張勇坐上了CFO的位置,期間業績不錯,還主導了一系列收購計劃。不過07年盛大在內部管理上的問題,讓他起了改換門庭的心思。

“我希望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張勇只向外界作了非常簡單的解釋。四個月後,他加盟了淘寶,給自己起了個“逍遙子”的諢號。

天貓是你想出來的嗎?“天貓一聽就是馬雲的風格……他當時想花一番口舌來說服我接受這個名字”,張勇雖是後來人,但並非一味順從一把手,“他(馬雲)每年都問(雙十一銷售額),但我是老規矩,每年笑而不答”。

馬雲是個十分感性的人,阿里巴巴內部孵化的產品從螞蟻到飛豬,從天貓到菜鳥,新業務的名稱儼然構建起一個動物園,而天貓與菜鳥都離不開張勇經營。

“第一年我們是完全沒有思想準備的,就是覺得我們可以搞一件事情試一試,努力讓別人記住我們”,馬老師天馬行空造概念,逍遙子就負責讓它深入人心、變成現實。

現如今,張勇坐上阿里頭把交椅,而他曾經的老上司唐駿,在經歷學歷門事件後則黯然離場。

唐駿特別喜歡談陳天橋是如何遇見他,他又是如何給陳天橋指明瞭人生道路。後來去了新華都給陳發樹做軍師也不忘自誇,“我花了十分鐘時間讀了一下股權轉讓協議,覺得沒有問題,就讓陳總簽字了”

陳發樹信了軍師,立即給了錢,股權轉讓卻沒有落實,最後對簿公堂。這便是有名的雲南白藥股權轉讓糾紛。

“這個是董事長(陳發樹)私人的事兒,我們不參與”,唐駿助理助理李欣在不斷應對外界質疑時,極不耐煩,“和我們無關,你直接去找福州新華都董秘(龔嚴冰)問吧”。

創始人打了天下可以吹牛,經理人只是治天下吹不得牛。馬雲吹的牛有張勇給他變成現實。在另一端,馬化騰的理想也有劉熾平給他圓。


3

騰訊智囊劉熾平


一個蘿蔔一個坑,張勇之長在於把握商業邏輯,劉熾平之長在於戰略投資。

騰訊從社交走入遊戲,再從遊戲涉足投資,彷彿一場“三化”改造:社交紅娘化、遊戲農藥化、集團投行化。

在集團投行化中,劉熾平的地位舉足輕重。從麥肯錫的管理顧問,到高盛亞洲投資部首席運營官,憑藉對資本的敏銳嗅覺,他助推了騰訊的上市,並隨後加入鵝廠。

上天入地科技圈,出將入相經理人

劉熾平不僅擅長投資,公關也是一把好手。

QQ早期資深用戶可能記得,曾經有一款QQ第三方輔助軟件珊瑚蟲QQ,能為用戶提供查看IP地址的功能。騰訊方面曾長期保持沉默,並未出手干預。

可能是看到珊瑚蟲QQ給騰訊QQ造成巨大威脅,幾年之後珊瑚蟲作者陳壽福收到了來自法院的起訴書,原以為是賠償了事,結果很快陳壽福被捕了。

一時間,網絡上紛紛猜測是騰訊送陳壽福上的山,值此危難之際,劉熾平迅速走到前臺,親自出面解釋,大致邏輯是:狀告非本意,是用戶向我們投訴造成大量損失我們才提起“民事訴訟”的。

關了三年的陳壽福從人們視線中消失,他不知道在鐵窗的三年,騰訊因為“包場”與“3Q”大戰成為眾矢之的,一度流傳天下苦騰訊久矣的說法。

3Q大戰之後,張小龍的微信把騰訊救上了岸,劉熾平的投資則給騰訊打了一劑生理鹽水,鵝廠才贏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春天。劉熾平主導Foxmail的併購,為張小龍進入騰訊鋪平了道路。買了資產又摟到人才,劉熾平的眼光的確毒辣。

“劉熾平是個偉大的商業分析師”,投資人張磊給了劉熾平很高的評價,他或許沒有張勇那麼眉清目秀,卻能在資本市場長袖善舞。

3Q大戰中,金山是少有的幾家力挺騰訊的公司,為了加強合作,劉熾平還曾以非執行董事的頭銜被提名委員會成員與雷軍平起平坐。

建立同盟最管用的武器不是交情而是資本,劉熾平深諳其道。“過去十年,我們投資了大概700多家公司”,年初劉熾平在一次公開演講中用聲嘶力竭的口吻說,投資是騰訊的一個核心戰略。

可能是當慣了軍師,他還給其他投資者提供了五個投資建議,編成一句順口溜就是:用戶價值在前,打造團隊在後,小心市場孵化的坑,留心給錢投資的人。如果一切順利,只要心態不出錯,王興也入夥。

軍師不僅在宏觀戰略上有謀,在微觀上也得有計。

在騰訊一次內部會議上,劉熾平在背後鼓勵內斂的馬化騰講述自己是如何用QQ脫單的。據說是一位香港來的員工不會用QQ,馬化騰便開放添加好友限制,手把手演示。只那麼一小會,一位網友加了馬化騰,小馬哥幾番勾兌網友就成了女友。

中年男人的話不可信,講故事一般都有目的,馬化騰用QQ找到妻子的橋段很可能是一次“故事營銷”。不過從側面可以看出,劉熾平的確是騰訊的大腦。

整個2019年,劉熾平都在告訴世人騰訊不做顛覆者,讓騰訊看上去更像一個挎著資本菜籃子的中年大媽:我只是不想空著手回去。據騰訊深網統計,今年BAT總計投了127家公司,光騰訊就投了71家。

歲末,騰訊很應景的喊出了“科技向善”,當人們正拭目以待騰訊究竟會為全人類帶來什麼之時,幾天功夫卻看到一款陌生人社交產品“歡遇”。為了讓社會主義能有更多接班人,鵝廠可真是煞費苦心。

企業與經理人是相互塑造的。阿里組織架構調整十分頻繁,安內歷來是頭等大事,所以需要一個維持均勢的經理人;騰訊在“半條命”的戰略下,攘外能彌補掩蓋自身不足,更需要一個智囊型經理人。

無論張勇還是劉熾平,都是以“僱傭兵”身份加入AT,在某些情況下還得以“空降兵”的身份加入企業。

僱傭兵折射出經理人憑藉管理獲取收益的現象,只要加碼合適能力具備就能成交;空降兵則不一樣,擺在他們面前只有“跳”與“不跳”之別,至於跳下去的是平地還是溝渠,誰也不知道。


4

馬明哲的錦鯉——陸敏


“你去嗎?2016年一個初春的夜晚,話筒中傳來馬明哲的聲音。

陸敏被突如其來的問題問懵掉了,但做了多年經理人的直覺告訴他,有困難就得上。

不日之後他走馬上任汽車之家CEO。其實他不是第一次離開平安本部了,在職業經理人的字典裡從來沒有拒絕二字。

當初陸敏進入平安集團接手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燙手山芋。平安給了他100多人以及北上廣三家分公司,要他開闢平安健康險業務。

上天入地科技圈,出將入相經理人

人才都是逼出來的,他靈機一動造了個“綜合開拓”的名詞。傳統的營銷方式靠“腿”,而他選擇搭上平安壽險、產險、養老險等子公司的綜合團隊。

這種打法很聰明,不僅將成本控制在最小,還能豐富營銷內容,陸敏的奇思妙想讓平安健康險長期保持飛速增長。

那年年末,這個年輕人離職空降到一家新公司,陸敏在那兒擔任常務副總裁,全盤負責公司事務,經常忙到凌晨兩三點。順利完成籌備工作後,他卻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春節上班的第三天,突然聽說要召開特別晚宴歡送陸總”,一位工作人員在採訪時也搞不明白為什麼。

原來,不到一年時間平安推出“倦鳥歸巢計劃”,陸敏收到老東家召喚,便毫不猶豫返回平安上海總部。

“在外面經歷了很多事,比較、判斷後感到平安還是有自身先進的東西”,陸敏一邊感慨萬千,另一邊環顧周遭。自己原來的辦公室沒有變,團隊成員沒有變,就連辦公電話號碼都沒換。

最近幾年,平安的盤子越來越大,馬明哲唱起了“金融+生態”三部曲,一個資本巨人準備跨入新領域。此時,陸敏不再年輕,但馬明哲還是打算派他去汽車之家做CEO,這次任務比以前常規空降難了不少,還來了跨界。

“到這個時候,原團隊肯定已經有問題了,否則不會叫我去的”,陸敏事後回憶,我不懂汽車,也不懂互聯網,要去面對比較複雜的情況。

16年6月,董事會決定免去CEO秦致,由“空降兵”陸敏接任CEO。前CEO帶著新任CEO繞著公司轉了一圈,事後才知道,秦致原本打算死扛,“打一打,打不了就投降”。

既然繳了槍,就得推倒重來。陸敏迅速熟悉業務的同時,在三個月時間就重新搭建管理層。同十多年前一樣,他想從整體上徹底改造公司,於是弄了個“4+1”戰略。

企業頂層設計事關全局戰略與框架結構決定企業能否走上正軌,“因為你蓋房子肯定框架要搭起來,沒有框架你亂造,很多時候是浪費”,陸敏一般講道理的時候都會冒出幾句生動的比喻。

在回答如何應對競爭時,他曾用一句農村俚語輕描淡寫點出要害:殺豬殺屁股,各有各的招;小雞不尿尿,各有各的道。換言之,各做個事,何必非得強求別人跟自己尿一個壺。

汽車之家的直接競爭對手是易車,當汽車之家果斷砍掉二手車業務向智能化轉型時,易車卻把扔掉的胳膊撿起來當大腿供著。截止2019年12月19日,易車市值12億美元,汽車之家市值接近百億。

經理人常常需要直面一個問題:如何避免成為打工仔。陸敏的看家本領就是迅速熟悉業務,從整體上求變,否則就不會果斷砍掉二手車業務,迴歸輕資產的路子。

戰略正確,如果還能付出遠超常人的努力,路子將會走得更穩。“我要求高管團隊親力親為,不能只在那兒指點江山”,陸敏經常大半夜巡視APP,如果遇到產品不滿意,他會要求員工直到做好為止。

這點和馬化騰很像,只不過騰訊的員工很幸運,小馬哥一結婚就佛了,陸敏卻一直堅持熬了十多年。


5

來總的尷尬


從中央到地方,多數情況下並非貶謫,反倒希望讓其積累業務經驗,為進一步升遷作鋪墊。

前邊的陸敏最近就被命運女神眷顧。11月22日,他接棒李源祥,出任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未來陸敏將雙肩挑擔。一邊兒是高速發展的汽車之家,另一邊兒是任務繁重的保險業務。

在另外一條賽道,王高飛騎著獨輪車也頗為風光。

在微博有個特別的存在“來去之間”,人們親切地稱他“來總”,這個ID背後是一個額頭高高的中年男人。

王高飛深懂輿情與在線營銷,各類事件只要有他“翻牌”,就能起到絕佳的傳播效果。

8月,B站UP主“敬漢卿”的名字被人惡意搶注商標,此事在微博上不斷髮酵。也不知哪個好事之人,跑到商標查詢中心輸入了“來去之間”,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年初有人為情趣用品註冊了這個名字。

上天入地科技圈,出將入相經理人

“拋開微博CEO這層因素,‘來去之間’作為情趣用品商標也挺合適的”,網友的解讀帶有些許調侃。對註冊人來說,可以依靠這件事做一次微博營銷。

敬漢卿被網友們放下,來去之間變成茶餘飯後笑談。

無巧不成書,11月vivo官方微博突然喊話來去之間,“我是個手機,我不脫髮,不要再給我推脫髮廣告了@來去之間”。

“還說不脫髮,劉海都沒了(劉海屏)”蘇寧手機藉機調侃,引來諸多關注。不過有心人會發現,這其實是vivo Nex 3 5G手機的營銷,只不過採用了吐槽微博廣告推送的方式進行。

2010年被稱為移動互聯網元年,經歷微博大戰後新浪勝出,人們才在日後默認微博就是指“新浪微博”。

去年,曹國偉發了一條意味深長的微博:微博誕生在一個非常尷尬的時期,正好是PC和移動互聯網的過渡時期……但這讓它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天然不具有效率。所以當時我們做了一個決定:把我們的管理層換了,換成了現在的CEO王高飛。

顯然有人不賣帳:(我們)不懂換了王高飛能從哪方面提高效率。

眾人並不知道,曹國偉與王高飛的關係更像師徒。在新浪微博上市時二人圍繞定價問題有過一次頗為經典的討論,“發行定價17.8,取一齊發的諧音”,王高飛起初不同意,曹國偉說,“中國投資者會喜歡這個”。

上天入地科技圈,出將入相經理人

說服了王高飛,但高盛卻不買賬,他們認為認為定價過高,所以投了反對票。曹國偉翻來覆去講自己的道理,別人一定會投降。

以我為主,總得有人妥協,王高飛深得曹國偉的精髓。

2015年虎嗅發佈了一篇題為《新浪早已掉隊,曹國偉為何增持》的文章,很快虎嗅官方微博就被新浪微博單方面封停。面對虎嗅的逼問,王高飛也玩兒起了曹國偉“翻來覆去講自己的道理”之術。

“微博是.com,不是.org”,言下之意彷彿說咱倆是協議關係,你不認同我,那我就不給你提供服務。後來從4.9.7協議討論到言論邊界問題,一場口水戰被王高飛活生生掰成了哲學討論。

老領導曹國偉看在眼中,對弟子的表現相當滿意,給了一個大大的贊。

近些年,微博有些急功近利,另一邊兒輿論生態也日益惡化,股價也不如以前堅挺。今年以來,透過王高飛的實名微博可以發現,每日的主題要麼是如何營銷,要麼是幫別人營銷。

給嘴巴貼封條不說,今天的微博打算沿著“流量”一條路走到黑:擁抱MCN機構。


6

結 語


王高飛在微博上極力營造親近用戶的形象,幾乎每次熱議他也要推波助瀾,微博歸根結底還是一門心智生意。

方洪波與“二”恐怕還得攜手再走幾年,董明珠身後有更多資本推動,短時間美的想坐上頭把交椅並不容易。

在張勇治下,今年阿里對外投資少了很多,開始往“商業模式”上動心思。劉熾平出身投行,深懂資本的力量,他的優勢在於能夠迅速發現標的價值,騰訊投行化幾乎無可避免。

陸敏為汽車之家帶來了三次變革,從媒體化到平臺化再到智能化,而今已然成為平安跨入科技圈的橋頭堡。

經理人可以像刺蝟,在一個領域深耕,也可以像狐狸,不斷解鎖新技能。 殊途同歸,都是為了讓自己成為企業中不可替代的那個人。(本文作者吳不知,來源於銀杏財經,IT大佬已獲得作者授權、經IT大佬編輯發佈,文中觀點為作者觀點、不代表IT大佬觀點。)


[1] 中國企業家:除了懟奧克斯,董明珠還回憶與黃光裕的較量:為了經銷商也要與他鬥一鬥,2019.

[2] 國際金融報:劉姝威發問證監局:警示函為何只給董明珠不給方洪波?2019.

[3] 投資者說(視頻):龍大爺成美的明星 方洪波邀再來,2018.

[4] 新浪科技:馬雲談張勇:他有18歲羅漢不具備的特質,2018.

[5] 財富中國:阿里巴巴CEO張勇(視頻):非凡心 非凡事,2017.

[6] 中國資本證券網:陳發樹落難雲南紅塔:唐駿不管 曾稱只花十分鐘就簽字,2012.

[7] 騰訊科技:金山軟件委任騰訊總裁劉熾平為非執行董事,2011.

[8] 劉熾平:2019騰訊投資年會演講稿,2011.

[9] 騰訊科技:騰訊劉熾平:以生態方式進行開放,不做“顛覆者”,2011.

[10] 科技日報:汽車之家陸敏:想而知,致之極,敏於行,2019.

[11] 騰訊稜鏡深網:平安,告別“外援”時代,2019.

[12] 中國經營報:中國平安集團子公司高管系列專訪之杜永茂、陸敏,2009.

[13] IT之家:好事網友:微博CEO暱稱“來去之間”被註冊為避孕套、性愛娃娃、振動按摩器商標,2019.

[14] IT時代週刊:新浪國王曹國偉不為人知的故事,2014.

[15] 虎嗅網:你們都靜靜!來圍觀下微博CEO王高飛的幾則微博,2015.

[16] 深響:2019創投實況:BAT收緊腰包 錢都去哪了,2019.

上天入地科技圈,出將入相經理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