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 家長用“金錢”作為誘餌,引導孩子學習,不如用“飢餓教育法”

現在,每個家庭似乎把孩子的學習當成頭等大事來抓。父母的心情自然能理解,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出人頭地,為此,家長為了讓孩子學習也使出了渾身解數,可以說,只要是對孩子學習有力,家長都會不遺餘力地去做。

我們通過細心觀察會發現,有很多家長為了激勵孩子學習,採取“金錢”獎勵的做法來鼓舞孩子。這樣的做法可以理解為釣魚獎勵,把它作為孩子學習上鉤的誘耳。

家長用“金錢”作為誘餌,引導孩子學習,不如用“飢餓教育法”

其實,在今天的社會,大家對金錢帶來的好處都非常清楚,所以不約而同地都在為金錢奔波勞碌。那麼,金錢獎勵對孩子學習上的幫助究竟有多大作用,這個就不好說了。

在心理學上,有人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後來把實驗結果,稱為“動機擁擠效應”

這個實驗的過程是這樣的:研究者發給孩子們彩色的軟頭筆來畫畫,這也是孩子們喜歡的活動。

首先把孩子們分為A、B兩組。對於A組孩子,研究者許諾:如果畫得好,就給獎金。B組孩子則只對他們說“想看看你們的畫”。兩個組的孩子都高高興興地畫了自己喜愛的畫。A組孩子最後得到獎金,B組孩子得到幾句誇獎。

三個星期後,心理學家發現,A組那些孩子大多數不主動去繪畫,他們對於畫畫的興趣也明顯降低,而B組的孩子仍然和以前一樣開心地畫著。

家長用“金錢”作為誘餌,引導孩子學習,不如用“飢餓教育法”

研究者稱,一旦停止給錢,A組的孩子就失去了繪畫的興趣,而B組的孩子還在樂此不疲地塗鴉。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獎金確實能夠強化孩子的某些良性行為,能夠激發孩子去做某事的熱情,但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這種外部獎勵也容易對孩子內在的興趣產生消極影響,使孩子功利化,只對金錢有興趣,而對行為本身的興趣漸漸消失。後來,心理學上把這種現象,稱為“動機擁擠效應”。意思是說獲得外部獎勵的動機與內在動機發生了衝突,前者削弱了後者。

家長用金錢獎勵孩子是否可取

家長用金錢獎勵孩子,通常情況下,是以每次考試為契機,有的孩子可能偏科,家長給予弱科進步獎;有的根據孩子每次考試的排名,根據進步情況給孩子獎勵;還有家長給孩子設定目標,當孩子達到之後給獎勵。總之,家長就是想用這樣的手段來誘惑孩子努力學習。

有些孩子可能對金錢不敏感,但大多數都有自己的喜好,家長就用孩子想得到的東西為誘餌,以此來激勵孩子努力學習,達到家長設定的目標,就實現孩子的願望。

1、這樣的做法對哪些孩子有一定作用

  • 假如孩子確實學習不怎麼努力,成績也不太好,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如果家長用金錢或物質獎勵來刺激孩子學習,能夠改善孩子的學習動機,學習成績可能會出現起色。
  • 如果孩子對數學、物理、化學學科不喜歡學,家長用金錢或物質來激勵孩子,這些科目的成績會有一定改善,原因是這些科目的成績小幅度提升相對容易,只要多投入一些時間,多做一些題就會看到效果。
家長用“金錢”作為誘餌,引導孩子學習,不如用“飢餓教育法”

以上兩點應該是對學習不太好或偏科比較嚴重的孩子來說,這樣做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總比家長枯燥的說教效果要強一些。

2、這樣的做法對孩子有哪些害處

  • 如果孩子本身學習就不錯,屬於比較喜歡學習的孩子,如果家長採取這種獎勵機制,對孩子來說收效甚微,弄不好,還可能適得其反,得不償失。
  • 家長要注意,這種獎勵計劃一旦停止,可能會造成孩子長久性地失去學習的動力和興趣,這樣孩子的學習成績反而會下降,很難再取得進步。

這兩點,家長要認真考慮一下,也就是說,獎勵計劃利弊共存,家長實施這樣的計劃對孩子終生學習沒有積極作用,只能取得短期的效果。

美國有些公立學校對學生曾做過“現金換成績”的試驗,在紐約市的“星火計劃”中,就讀於四年級的學生,一個成績好的學生可以獲得250美元獎勵,七年級的學生有可能翻一番。芝加哥的“紙項目計劃”,允許讀書好的九年級和十年級學生賺取最高達2000美元資金。這些項目是由哈佛大學的經濟學教授羅蘭德.弗萊爾設計的,最終結果並不理想。

家長用“金錢”作為誘餌,引導孩子學習,不如用“飢餓教育法”

由此來看,對於孩子學習進行金錢獎勵並不是明智之舉,在實施的過程中會暴露出無法迴避的問題,因此家長要慎重做出這樣的舉措。

相對於金錢獎勵,家長還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引導孩子學習

對於孩子學習,可能很多家長除了獎勵計劃外,還有用打罵式強迫孩子學習的辦法,就是我們通常講的“棍棒教育法”,這樣的方法是不建議使用的,也未必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家長想辦法把孩子學習興趣激發出來才是長久之計。

1、家長可以試一試“飢餓教育法”

據史書記載,宋代著名的三蘇:蘇洵和他的兩個兒子蘇軾、蘇轍,他們的文學成就,曾被寫成對聯,其中一句是“一門父子三詞客”是對他們最大的褒獎。

但是,蘇軾和蘇轍並非天生愛學習,小時候也是貪圖玩樂不喜歡學習,蘇洵並沒有採用“棍棒教育”,而是使用了“飢餓教育法”。

每當蘇軾和蘇轍玩耍時,蘇洵就躲在書房裡讀書,有時還故意哈哈大笑,等孩子過來看發生什麼時,他就把書藏起來。慢慢地,孩子很好奇,以為父親藏起來什麼好東西,所以,父親不在家時,他們就將書偷出來看,漸漸地他們也喜歡上了讀書。

家長用“金錢”作為誘餌,引導孩子學習,不如用“飢餓教育法”

這個故事也是在提醒家長,引導孩子愛上學習的方法很多,作為家長要善於研究和挖掘。另外,家長本身是不是喜歡學習對孩子影響很大,要想讓孩子信服家長說的話,家長首先應該從自身做起,如果能夠和孩子一起學習,相信他們就離喜歡學習又進了一步。

2、利用“普雷馬克原理”,讓孩子主動去學習

普雷馬克原理,是行為主義學派的一個術語,是由心理學家普雷馬克於1965年提出的,是指利用個體的高頻行為(喜歡的行為)有效強化低頻行為(不喜歡的行為)的學習原則。

普雷馬克做了一個實驗,他讓孩子們從兩種活動中選擇一種:其一是玩彈球遊戲機,其二是吃糖果。有一部分孩子選擇了前者,剩下的孩子選擇了後者。有趣的是,對於更喜歡糖果的孩子,若將糖果作為強化物,便可以增加其玩彈球遊戲機的頻率;相反,對於更喜歡玩彈球遊戲機的孩子,若以玩彈球遊戲機作為強化物,便可提高其吃糖果的量。

利用這個原理,實際上就是給孩子製造“目標傾斜”。也可以理解為延遲滿足,就是利用孩子喜歡做的事來強化學習。

比如孩子特別喜歡玩手機遊戲,那麼,相對於學習來說,手機遊戲是孩子最喜歡做的事,家長就可以把手機遊戲作為強化物來要求孩子先學習,待學習任務圓滿完成了在讓孩子玩遊戲。

家長用“金錢”作為誘餌,引導孩子學習,不如用“飢餓教育法”

我在引導孩子學習時,就用過這樣的方法,實踐檢驗後,效果不錯。剛開始時,孩子不怎麼情願,總商量父母先允許他玩一會,但我們沒有妥協,然後他就去先寫作業,結果又出現不認真的情況,我採取的辦法是讓他重寫,我什麼時候檢查合格,才可以玩遊戲,否則就不能玩。後來,他回家開始先學習,並且主動把作拿來讓我們檢查,這個習慣形成後,家長省心,孩子學習也會更用心。

總之,家長指導孩子喜歡上學習的方法很多,除了多學習別人的成功方法外,也可以自己摸索。以前,網絡上有一個視頻,一位父親讓孩子去農村挑大糞,原來這位父親和孩子約定,如果不按時完成作業,就讓他去挑糞,孩子以為父親開玩笑,結果作業沒完成,父親就真讓兒子去這麼做了。孩子感受到挑糞又髒又累,回來後決定好好學習。所以,家長只有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用心投入到孩子的教育當中去,除了金錢和物質激勵,會發現還有很多更好更科學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