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從“山寨”到“被山寨”:中國創業者,你的聲音被聽到了嗎?

美國科技公司主宰全球的時代已經淡化了

十年前如果我們去看世界上市值最高的互聯網公司,那麼10個裡面至少有9個都在美國(另外一個是日本雅虎或者樂天市場)。

在互聯網的黃金時代,美國企業不僅通過科技和人才的優勢引領了產品創新,也通過快速的市場拓展在全球各個市場中所向披靡。那如果我們對比2016年底市值最高的20家科技企業,他們幾乎都出現在兩個國家:美國和中國

從“山寨”到“被山寨”:中國創業者,你的聲音被聽到了嗎?

中國消費者市場的投資邏輯也不是“拿來主義”那麼簡單,“商業模式創新”是中國創業者的優勢

從創業到投資,我們一直在借鑑美國。一切在硅谷看到的成功,都有可能締造一個偉大的中國企業。參考了美國婚戀網站的先驅Match.com,2005年金沙江投資了在中國的第一個創業公司——百合網(OC:834214)。同一時期專注於機票垂直搜索的Kayak做到了市值8億美金,金沙江則在中國遇到了去哪兒網,這個當時還不到30人的團隊。

但所謂學習美國模式,並不能完全照搬,畢竟兩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階段,語言文化,用戶習慣都不盡相同。比如騰訊在表面看起來和Facebook是擁有同樣的產品形態,但本質上確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公司。騰訊的主要盈利模式仍然是遊戲和虛擬道具的消費,而Facebook的收入絕大部分來源於廣告。

從“山寨”到“被山寨”:中國創業者,你的聲音被聽到了嗎?

如果在學習中無法創新,那一定會被淘汰。

中國擁有著全球最大的聯網遊戲市場,打造了許多像網易,盛大這樣的獨角獸企業,和眾多深入人心的遊戲產品。中國遊戲公司對於Freemium模式的創新,極大地擴大了遊戲受眾群體,並且打造了可以培育鯨魚用戶的遊戲社區。

直到移動互聯網,中國公司“被山寨”的全面創新時代才真正開啟了

2011年,中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移動互聯網市場。2014年的共享出行,春節紅包,從線上到線下一系列的營銷推廣,使得騰訊和阿里擁有了現在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網絡。這大大地降低了百姓民生一切經濟活動的成本,如今所有的店鋪不但省卻了安裝POS機的硬件成本,且每一筆交易的費用都從之前的2-3%降低為了0.5%。

坐擁最大的移動互聯網市場,高密度的居住人群和成熟的移動支付基礎設施,更多的沒有美國對標的公司在這裡孕育而生。

2015年的全民直播“映客”和2016年的共享單車“OFO”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耳熟能詳的例子。隨著直播成為了爆發性增長的互動娛樂平臺,越來越多的公司也在積極地探索將映客的模式帶到海外市場。今年3月,我們在美國也看到了獲1200萬美元投資的共享單車Lime Bike。

但出海的路上並非一帆風順

直到現在也沒有一箇中國互聯網產品在美國或者日本等一級市場成為主流。即便是BAT三家巨無霸企業,在海外市場的成功也主要是來自於投資和收購。眾多在國內具有壟斷性優勢的產品,到了海外市場,在用戶規模上都遇到了無法突破的瓶頸。

這時候出海方式和海外市場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是目的明確地選擇市場和用戶去從零創造產品,還是復刻在中國被驗證過的經驗和模式?以社交遊戲公司Funplus為例,公司的絕大部分收入到今天仍舊來自於歐洲和美國等成熟市場。公司的明星產品“Family Farm”和“King of Avalon”從設計伊始,就鎖定了海外遊戲市場,通過歐美用戶的反饋不斷進行產品的迭代和玩法的驗證。

另一種思路則是“降維攻擊”,在市場的選擇上可以偏向具有人口紅利且不具備強勢本土企業的新興市場,比如印尼,充分利用中國的人才資源,結合被驗證過的產品模式和本地化運營。我們定會看到更多基於海外市場的獨角獸企業。

在消費者市場之外,比如企業服務市場,中國也還需加大步伐地追趕美國企業

如果我們看中國市值最高的科技企業,大部分都還是面向消費者的。隨著人力成本的不斷提高,中國企業都將面臨從粗放式發展到精細化運營的轉型,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運用系統和軟件去提升生產效率。

而美國,企業服務市場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經歷了從傳統軟件到雲服務,再到移動端和智能化的演進過程。在很多細分市場和垂直行業裡,都能找到幾個甚至十幾個獨角獸級別的公司。但在中國這個萬億級的SAAS市場裡,卻還沒有誕生出第一波10億美金以上的企業。

從“山寨”到“被山寨”:中國創業者,你的聲音被聽到了嗎?

在下一個創新進階時代,我們還可以向硅谷企業學些什麼

硅谷的每一個企業,除了在核心業務上不斷地進取,還能夠讓每一個員工都能深深地感受到這個公司背後所體現的一種價值觀和態度,會以此為自我激勵和引導。

創業變得不只是創業,而是一種面對生活和麵對內心的態度。

公司也不只代表一種商業的組織結構,而是一種來自某一群人的“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聲音。比如蘋果以人為先的設計觀念,做出的每一個產品讓大家都不需要用說明書就知道如何使用。谷歌用技術顛覆一切的創新精神則體現在了強大的內部工具和系統上,讓工作在每一個環節的人都感受到自動化和智能化給我們帶來的改變。

產品和服務只是讓這種變得更美好的聲音被聽到的途徑,而千千萬萬用戶的生活因此得到了真切地改善,從而精神上也和這群人一起產生了共鳴,並參與其中。

這種深入骨髓的價值觀的傳播,才能真正定義一個偉大的企業。在下一個創新的時代,我們所需要的並不是更多更大的企業,而是真正可以擁抱開放式思維,對企業願景有深刻思考,在精神上引領著你我變得更好的一群人。

《資本賦能·領袖峰會》

聯合前海梧桐併購基金謝聞慄、東方賽富劉俊宏、時代伯樂投資蔣國雲、CCTV2《創業英雄匯》投資人洞見資本杜明堂、眾享資本龍瓊、華洋資本於浩天、香港時空資本..等9位投資大咖、資本專家和25家風投機構賦能產業升級項目對接。

從“山寨”到“被山寨”:中國創業者,你的聲音被聽到了嗎?

峰會價值

商業計劃書專業輔導、股權架構設計、資本運作 、商業模式 、產業併購、營銷策劃、融資路徑設計、渠道佈局...

【股權融資】現場還特邀20家風投機構一對一對接優質項目進行股權投資!

舉辦城市:北京/深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