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墓室現暗格內藏王冠 青海泉溝一號墓主引人遐思

中新網北京11月22日電(記者 應妮)墓室中有密封暗格,內藏鎏金王冠……這樣的情節不是小說,而是發生青海烏蘭泉溝一號墓中的設計。

墓室现暗格内藏王冠 青海泉沟一号墓主引人遐思

槨室外發現暗格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烏蘭縣泉溝墓葬發掘隊供圖

在22日的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第四季)成果工作會上,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烏蘭縣泉溝墓葬發掘領隊仝濤介紹,根據出土物特徵和壁畫內容風格,可以推測該墓葬為吐蕃時期,“在清理墓室中的壁畫時,考古人員在後室西側木槨外墓底坑壁上,發現一塊有斷痕的木頭,經過仔細勘察發現這塊斷木後面竟然是個封藏的暗格。”

打開暗格後,他們看到其中內置一長方形木箱,箱內端放一件珍珠冕旒龍鳳獅紋鎏金王冠和一件鑲嵌綠松石四曲鋬指金盃,木箱下鋪有糧食種子。鎏金王冠前後各飾一對翼龍,兩側各飾一立鳳,後側護頸飾雙獅,周身鑲嵌綠松石、藍寶石、玻璃珠等,冠前簷綴以珍珠冕旒。他坦言暗格設計極為隱蔽,若不是仔細清理壁畫根本發現不了。

墓室现暗格内藏王冠 青海泉沟一号墓主引人遐思

暗格木箱內的鎏金王冠和金盃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烏蘭縣泉溝墓葬發掘隊供圖

“這種特意而鎮重的形式,供奉和珍藏的意味突出,可見王冠是墓主人最為珍視的,兼具神聖性的重要物品。”仝濤說,所藏鎏金王冠顯示墓主人很可能與吐蕃時期當地的王室有密切關係,曾經擁有極高的統治地位。由此也可以推知吐蕃時期在柴達木盆地北緣地區可能設置有高級別的行政和軍事建制。迄今中國境內歷代王冠極少出土,均被盜擾嚴重,或保存極差難以復原。因此該墓主人的族屬身份仍待考證。

墓室现暗格内藏王冠 青海泉沟一号墓主引人遐思

考古工作人員清理暗格內木箱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烏蘭縣泉溝墓葬發掘隊供圖

考古發掘還顯示,泉溝一號墓是青藏高原首次發現的吐蕃時期壁畫墓,內容有武士牽馬迎賓、宴飲舞樂、狩獵放牧、宮室帳居、山水花卉等內容。墓頂繪有各類珍禽異獸、祥龍飛鶴、日月星辰等圖像。壁畫墓在漢文化區非常流行,但在青藏高原極為罕見,尤其是吐蕃統治時期,並不流行這類墓葬裝飾形式,顯示了該墓葬的與眾不同之處。繪畫技法具有濃郁的唐風影響,圖像內容又兼具青藏高原遊牧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同時,墓內的彩繪漆棺也是迄今青藏高原首次發現的獨特葬具裝飾形式。(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