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寶玉痴迷黛玉的原因,跟這個特質有關

沈從文曾說,“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總是與眾不同。”紅樓夢裡,林黛玉和賈寶玉就是這樣,兩人都是真性情之人,尤其黛玉。

寶玉痴迷黛玉的原因,跟這個特質有關

黛玉的真,在於其不掩飾,不做作,不同流合汙,敢愛敢恨。不同於寶釵商人出身,黛玉祖上卻是鐘鳴鼎食,父親又高中探花。父母相繼而亡,其儘管有大筆遺產,但黛玉從來沒有過多物質慾望,只與寶玉談過“出多進少,後手不繼”的問題。

不同於寶釵刻意雪洞般,其書房擺滿著書,以至於劉姥姥誤認為是哥兒的書房。讀書上,其也敢看封建禮法嚴禁的書籍,如西廂記,戲文《牡丹亭》等。在席間還能下意識地吟出其中的妙句,結果被虛偽的寶姐姐拿住了,還勸其不要看雜書,“女子無才便是德”。

寶玉痴迷黛玉的原因,跟這個特質有關

即便這樣,黛玉還是我行我素,最典型就是寶釵堂妹寶琴進賈府後,編謎底地名人物的古體詩時,後兩首明顯帶有西廂記句子時,寶釵立馬挑起反對,黛玉卻率先反駁,並點讚了寶琴的行為。

為何會這樣呢?木旦鳩茲認為,還反應了黛玉的愛情觀。其對待愛情也是真性情。不像寶釵的虛偽,其敢愛敢恨,為了寶玉,其千方百計瞭解寶玉的心思,為此去偷聽寶玉和寶釵以及史湘雲的動態。寶玉被打,其兩眼哭得像桃子,脫口就是“阿彌陀佛”!甚至詩文上也不喜歡慣寫“無題詩”的李商隱,也不喜歡與表妹唐婉分手的陸游。

正因此,黛玉還被懷疑與寶玉有“不才之事”(襲人語),但其實黛玉是最純潔的,“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寶玉痴迷黛玉的原因,跟這個特質有關

個性上,其也是恩怨分明。因鄙薄趙姨娘為人,在趙姨娘探視寶玉時,獨她與王熙鳳自顧說話,不加理睬,反觀寶釵,不僅站起來讓座,甚至送禮物時,趙姨娘都有一份。劉姥姥因家道中落,不得不進賈府打秋風,為了討好賈母等貴婦人,席間醜態百出,黛玉直接冠以“母蝗蟲”。王夫人陪房周瑞家的送宮花,帶有明顯的偏見,黛玉敢於直言其不公。

正是黛玉的真性情,其被寶玉視為自己理想的終身伴侶,儘管身邊女子無數,但“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其心裡心心念念掛念的就是“天上掉下的林妹妹。”畢竟寶玉也是真性情之人,在大觀園題詩句時,敢用“天然”二字辯駁平時嚴厲的父親,可見其也是真性情之人。

寶玉痴迷黛玉的原因,跟這個特質有關

真性情的寶玉黛玉,儘管情投意合,也有了至死不渝的愛情。但有情人難成眷屬,黛玉因病去世後,寶玉瘋傻中迎娶了寶釵,終因性情不和,離家出走了,應了“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