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古寨小夥喝下姑娘釀的毒酒幹活三年,直至女方稱心後才給解藥成親


在海南省陵水縣城附近的椰田古寨里居住的大部分是苗族人,只有少數黎族原著人。椰田古寨是展示苗家文化風情的絕佳窗口,當地四季如夏、氣候宜人、椰樹成林,悠久的自然人文景觀與樸實的民俗風情縱橫交織在一起,幾千年來這裡與世隔絕,簡直是世外桃源。

現在的古寨已成了國人熱帶雨林旅遊的一個好地方,客人進了古寨就會受到一群穿著民族服裝苗家女的熱烈歡迎,她們舞動著腰肢,並用臀部頂向異性客人,弄得遊客開情大笑。

椰田古寨裡最受女性迷戀的是一排排、一罐罐“蠱”,女性遊客總是停留許久以探究竟。原來蠱是我國古代傳說中巫術,蠱的種類多達十三種,有螭蠱、蛇蠱、金蠶蠱、篾片蠱、石頭蠱、泥鰍蠱、中害神、疳蠱、腫蠱、癲蠱、陰蛇蠱、生蛇蠱、三尸蠱。這裡的蠱是酒蠱,相傳是苗家女子發明,目的是為防止自己愛的男人變心用。


傳說在古時候,苗家女為了生存權被迫採取措施來保護自已。她們從山上捉捕來幾十種有巨毒的小動物,將它們一起放在桶子裡用蓋子蓋住,不給它們餵食,逼著那些飢餓已極的動物互相殘殺,飢餓已極的小動物以大吃小,餘下最後一條最大的動物,它的全身聚集著幾十種有毒小動物的毒性,所以便成了劇毒動物,然後被人殺死晾乾後研成粉末,儲存於瓶內酒中,成為“蠱毒”酒。

最早時苗家未婚女子會把蠱毒偷偷地讓意中人在吃飯時服用,服下蠱酒後的人三年的內沒有症狀,滿三年後立即發作,人就地而亡。被下了蠱的小夥子在女子家要義務勞動三年,女方若是滿意,就給解藥解毒結婚;否則,只有中毒身亡了。到了後來,很多小夥子明知酒中有毒,也心甘情願地喝下去以表衷心,當然這只是故事,沒有考證的資料記載。

放蠱方式和蠱到底是什麼樣子,除了代代相傳的故事外誰也沒見過,但蠱毒卻根深蒂固的留在人心.苗族幾乎全民族都信蠱,只是各地輕重不同罷了。現在苗族人還是以女性當家為主,一般男人都聽老婆的話,聽說也是和蠱毒有一定關係。


一個苗族小夥子在寨子裡抱著孩子玩,他悄悄地對我說看孩子是他的義務,他正在為女方家幹活,也不知道自己被下毒沒有,所以很怕得罪女方。我可沒有相信這話,知道小夥子是在開玩笑的。

在小夥子邊上坐著玩手機的是孩子媽媽,她更是開玩笑說:孩子不是這名男子的,她們習慣先有孩子再結婚,孩子的父親是誰不重要。

我發現這個古寨裡,女人們一般活潑開朗、能歌善舞;男人們則老老實實、孤言寡語。我想,說不定以前蠱惑人心的故事還真有源頭。 #今日頭條攝影大賽#@傅擁軍 #最有意思的鄉村影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