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打胡基的童年趣事

打胡基的童年趣事

——回憶我的父親

李國柱

我的家鄉是陝西富平縣劉集鄉一個小村在地圖中查看莊,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陝西關中農村住的房子是土坯結構的瓦房,注意建築材料是用土坯(胡基)壘成的牆然後用木料做的檁條和椽條子,上面用葦子鋪一層,再用碎麥秸和成的泥做的房頂。加上青瓦真是關中建造一道風景線。

打胡基的童年趣事


記得那時父親在煤礦上班,他利用休班在附近的地裡打護基。富平北山的山民就地取材鑿制的青石板方正二十四公分,他們在食糧相對緊張的年代,經常會套上一架跑腳力的毛驢車,裝上鑿制而成的青石板等石器物品,來到荊山走廊一代關中農村換糧食。他們鑿制的青石板除了打胡基可以派上用場,各家各戶婦女洗衣布也可當做棰布石。農家院裡我們常見的“棰子”形似籃球,下棰面光滑如冰,上棰面有鑿的孔眼,木耙裹緊布條兒,揳入鑿好的孔眼裡,牢固到木耙與棰子頭渾然一體,手提棰子的人做活任用自如,棰子和青石板均為北山取材而作,其用途有二,一者,圓頭棰子可用於夯牆,二者,平頭棰子可用作打胡基,平頭棰子和圓頭棰子有時交替使用,兩者優勢互補,平頭重,圓頭輕,由做活的人以自己的體力狀況定奪選用。打胡基不能欠缺胡基模子,胡基模子是極易磨損的工具,只有硬質的雜木材料經過木匠的精心製作的胡基模子才周正且堅固耐用。


打胡基之前,要給用於打胡基的黃土或壚土潲水,餳上個把鐘頭之後,用鐵鍁倒騰過的土有了黏合性,然後放穩青石板,並將棰子、鐵鍁、草木灰等一切所用的東西準備停當。打胡基一般由兩人完成,一人拉下手給胡基模子供土,一人用棰子棰打。先是在放得四平八穩的青石板上支起胡基模子,抓起一把草木灰撒在模子裡,使以後成坯的胡基能與青石板及模子有效分離。接著,拉下手人給支好的模子裡供上三鍁土,打胡基的人隨之立在盛滿土的胡基模子土面上,“哧溜”兩下前後排腳兩遍,然後提起棰子夯實模子上面的帶有潮氣的潲土,所謂“三鍁、六腳、十二個棰子窩”。打胡基人完成一系列工序後跳下地面,鬆動緊扣的胡基模子,一個有稜有角的胡基便得以成形了。把式打胡基,棰子是一環緊扣一環,棰子數一個不多,也是一個不少,卸過模子的胡基四稜飽滿,渾身周正,讓人看起來舒坦,匠人容易做活。不是把式的生手打胡基時,不是給土灑水時均勻拿不住,就是用了蠻力打成的胡基或平展度不夠,或少稜缺角,根本扶不起來,所以說打胡基不是個可以偷懶的活。晾曬胡基也有學問,既要考慮不存水的高地勢,又要考慮容易採光以及容易通風等因素。這樣,放到合適位置成排交叉而立的胡基即便遇到天雨,主家只要及時為其披上草簾子或油氈等也就可以了。


打胡基的童年趣事



用胡基蓋的房子除了經濟實惠外,還冬暖夏涼,盤炕,砌灶牆,蓋牛棚豬圈等,胡基可以代替價格相對貴些的磚頭。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蓋房以磚砌牆為主了,能打胡基的人越來越少,一度熟於眼前的打胡基已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打胡基的童年趣事


打胡基的童年趣事


打胡基的童年趣事


打胡基的童年趣事


打胡基的童年趣事


打胡基的童年趣事


打胡基的童年趣事


打胡基的童年趣事


打胡基的童年趣事


打胡基的童年趣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