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玻璃心輸不起的孩子,如何教?

玻璃心輸不起的孩子,如何教?

我的孩子太嬌氣了,手機上的拼圖遊戲,輸了一次,就再也不肯玩了。

我家孩子完全輸不起,可是又很喜歡找人跟他一起玩下棋。輸了就立馬哭,就不肯跟別人繼續玩了,時間長了,都沒有人願意跟他玩了。怎麼辦呀?

每次只要輸了,就大哭大鬧的,不願意。真的覺得好無奈,這孩子怎麼這樣的受不得挫折呢?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不要為孩子這樣的事情去煩惱哦!哈哈哈,幾乎每個內心敏感的孩子都有這麼個經歷,很正常的。

不介意自己失敗的孩子,我倒是提醒他的父母,要注意觀察孩子是不是想逃避什麼(比如不想做其他不喜歡的事情,而躲在一邊玩)?

或者是不是已經學會了討好而委屈自己(比如不敢表達自己的不愉快,懂得討好是能獲得利益的最好方式)?

或者是不是還沒有建立起“自我”存在感

(比如不懂得表達拒絕或沒有明確的自我喜愛認知)?

孩子在幼年的時候,也就是10歲之前,不接受自己的失敗是一種積極進取的內心需求,我們要學會保護它哦。

孩子輸了,哭鬧或者不再玩了,都是假象。在他們的內心,如果真的喜歡這個遊戲,那他的內心是不會輕易放棄的。他只是不能接受失敗後的沮喪,或者更明確地講,是不能接受別人勝利後的喜悅——因為他也想擁有這份喜悅。

好了,解決孩子這個“輸不起”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了——讓孩子在失敗之前,先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當孩子所獲得的成功喜悅得到了相對的滿足後,他便開始可以接受此遊戲的失敗挫折或沮喪了。

很有意思的是,這時讓孩子體會到的失敗沮喪,會是一種更能激發孩子繼續挑戰對方的強大內心動力!

再來一次

再來一次我一定贏

玻璃心輸不起的孩子,如何教?

所以,我們親愛的爸爸媽媽,在孩子接觸一項新的遊戲、玩具、活動時,我們要多鼓勵孩子自己玩耍,少做指導,多贊聰明,讓孩子充分地體驗成功的喜悅,建立自信。然後再逐步地提升遊戲活動的難度,繼續鼓勵,也嘗試給孩子一些小小的不經意的挫敗。

比如,我們與孩子一起玩回力車,看誰的車跑得遠。一開始的時候,我們要故意輸給孩子,讓孩子更遠,為了讓孩子建立信心,我們甚至可以做出很吃驚的表情,並向孩子好好學習,做出認真觀察孩子為什麼會讓回力車跑那麼遠的方法。當然這個觀察,總結的過程,表面上是在向孩子學習,實際上是在教孩子更正確,更有效的技法。

當孩子玩回力車的技法已經越來越成熟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與孩子比誰的車最先到達規定的目的地——比如超過預先畫好的終點線。這是比速度,技法上會有一些不同,此時,我們可以先讓孩子贏,然後我們也贏他一兩次,也發出成功喜悅的歡呼和表情。這裡有一個關鍵的技巧就是——我們的歡呼和喜悅表情要和孩子保持一致。也就是學著孩子之前的歡呼聲,歡呼;學著孩子之前的快樂表情,表現。

這樣的狀態,就是在暗示,我也贏了,我也像寶寶一樣的贏了一次。大家有注意到這裡面的蹊蹺嗎?——我們的“贏”中,依然有孩子曾經贏過的“影子”!

這是訓練孩子逐步接受挫折感,並學會把挫折感即刻轉化為挑戰決心的極其重要的教育方法哦!

玻璃心輸不起的孩子,如何教?

當孩子已經先體會到失敗的沮喪,而不願意繼續玩的時候,我們也不必著急,

更不可以象對待成年人那樣去跟孩子講道理——失敗是成功之母,不要怕失敗,我們再來一次,也許就贏了等等,這些對於孩子來說都是無效的,甚至是更糟糕的傷害。比如再來一次又失敗了呢?這完全可能哦!

此時,我們能做的就是去同理孩子的沮喪,但我們要示範出在沮喪中不甘心的情緒。比如我們可以跟孩子說:“啊?它怎麼厲害嗎?我來看看,我來看看,寶貝,媽媽(或者爸爸)來幫你,打它個稀里嘩啦,七零八落的!”

我們的孩子會在媽媽或者爸爸這樣的表達中,被稀里嘩啦,七零八落的詞所激發,會很開心,因為這樣的詞,很解氣!很爽!哈哈……這是人類心靈中渴望戰勝討厭的對手,取得巨大勝利,一雪前恥的天性!

接著,我們媽媽,或者爸爸,開始從觀察,學習,甚至找來書籍讀技法(這都是在暗示孩子多觀察,多向學習書本的重要性),然後制定方案,開始帶著孩子一起玩,最後一次,又一次地戰勝對方,當然,也會鼓勵我們的孩子親自動手玩,獨立自個玩,戰勝對方,體會勝利的喜悅,這個喜悅是可以舉行慶祝活動的哦!

這就是強大的逆商教育。

玻璃心輸不起的孩子,如何教?

另外,當我們準備帶著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小夥伴一起玩群體遊戲之前,我們也還是需要給孩子一些訓練的。我們要先去觀察其他小朋友平時玩那些群體遊戲,然後在家裡與孩子一起訓練著先玩,讓孩子體會,並掌握一些遊戲的規則和技巧,還有體能的訓練(比如跑,跳,踢,追逐,抓人,躲藏等等),以此來相對保障孩子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時,不至於在能力上差距過大,而造成嚴重的內心挫敗感,或者引發其他小朋友的嘲笑、排斥。

好了,如果我們在孩子幼年成長的過程中,總是能體會到孩子對積極進取的內心需求,並能採取各種措施去保護好它(促進孩子體會成功的喜悅),激發它(協助孩子習慣性地將挫敗感即刻轉化為挑戰決心),那麼,我們孩子的逆商(面對挫敗的積極進取心和自信心)將會得以極大的培養和提高。


十分媽媽:一個有溫度的親子育兒公眾平臺,在這裡,為你分享提升媽媽寶寶幸福指數的一切好文。微信公眾號:shifenmama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