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當商業大佬被捲入米兔的世界

來源:財經十一人(ID:caijingEleven)

劉強東陷入性侵傳聞風波,迄今沒有定論,但激發了很多人的好奇。

当商业大佬被卷入米兔的世界

認識我的中國人紛紛向我打探美國媒體有什麼最新爆料。我熟悉的一些美國人也好奇,包括在美國大學教德國文學的教授也過來問我,一個在中國非常有建樹的富豪為什麼顛顛地跑美國來學習,學也可以,為何匆匆只學一星期?

人們想知道所有的細節,富豪與年輕女留學生,勤勉與墮落,社會層級與涉嫌犯罪,不同的人生交錯成一個謎局。

劉強東是國內BATJ四大互聯網巨頭之一、京東的掌門人,巧的是,他出事的前幾天,我和幾個美國人聊天,他們談到與阿里巴巴的輕資產業務模式相比,京東的重資產策略與亞馬遜有更多的相似之處,京東對物流的重視使其在自建倉儲物流等基礎設施上投入了大量資金,這意味著京東通常可以更快地交付,但反過來這也會對京東的利潤產生很大的影響。京東只有1.1%的營業利潤率,阿里巴巴的營業利潤率就高出了30多倍。

這些討論對外行來說吸引力不大,但它最後的落腳點卻是,亞馬遜模式在美國相當成功,京東照此發展下去,似錦前程也一樣可期?

這個假設隨著劉強東此次跌跟頭也跌進了水溝。

亞馬遜的確從成功走向更成功,在9月4日盤中一度漲破了1萬億美元市值,成為繼蘋果公司後第二個跨越萬億門檻的美國企業。在此前後,京東創始人兼CEO劉強東事件爆出,並持續發酵。在兩個交易日內,京東累計跌幅近16%,市值蒸發超72億美元,劉強東的身家也縮水11.21億美元。

Geoffrey Caveney是華爾街投資人士,擅長下棋。他指出,亞馬遜的運營現金流價格甚至是谷歌,微軟、Facebook和阿里巴巴的兩倍多,亞馬遜現在估值過高。談完亞馬遜,話題轉到了京東身上。

Geoffrey Caveney對我說,京東確實在很多方面與亞馬遜相似。基於估值的判斷,京東17.02的現金流和運營現金流價格顯然應有更好的股票價值,其市值甚至低於年銷售額。當然,對京東創始人兼CEO劉強東的行為和指控是京東面臨的大問題。

就像譴責性侵犯和性騷擾的米兔運動比中國來得早,比中國來得更波瀾壯闊一樣,美國商業大佬們闖入的米兔世界也更水深火熱。第一個被扳倒的大享是米拉麥克斯影業和韋恩斯坦電影公司聯合創辦人、電影製作人哈維•韋恩斯坦。後來,硅谷著名高科技初創公司超級投資人之一的Dave McClure落馬,另一個硅谷著名風險投資家Caldbeck,也承認對不少女性企業家進行了性騷擾而辭職。素有拉斯維加斯“賭城之父”大名的美國永利度假村集團主席Teve Wynn的性騷擾調查還未最終公佈,醜聞迫使他辭去集團首席執行官之職,成為米兔運動發起以來首個遭到指控的大型上市公司董事長。如今,幫助CBS成為收視巨頭的、人稱最強勢首席執行官的Leslie Moonves也遭到了性騷擾指控。

能與京東劉強東橫向對比的、在米兔世界翻車的美國科技界大佬是明星出行公司優步(Uber)的首席執行官Travis Kalanick。去年Uber以性騷擾為由開除了20多名員工,Travis Kalanick也因在工作場合的性騷擾而最終辭去CEO職務。Uber估值由此前的700億美元,降至不足600億美元。

Geoffrey Caveney的建議是京東向優步學習,把CEO換人。

不過在一些業界觀察家看來,就算換掉CEO,也不一定能換掉人們對一家公司的疑問,換不掉新興市場股票和金融市場短期和中期的強烈負面情緒。京東在盈利情況好轉之前,都是壓力山大。

当商业大佬被卷入米兔的世界

(米兔運動使一些大企業的高管被告上法庭要求鉅額賠償,還有一些公司因瀰漫著性騷擾的氛圍而被整體訴訟 圖:金焱)

01

在美國遇到的商業大佬

在美國遇到中國商業大佬,會是怎樣的場景?

首先,會很中國。

剛到華盛頓不久,我的採訪日程上多了一個全球矚目的金融人物,其來頭之大可以這樣解釋:金融人物的下屬是一箇中國商業大佬,為了協調相關細節,這位大佬邀請我去參加一個華人活動,他是活動的座上嘉賓。活動就是在美國留學、工作的中國名校畢業生們的一個上百人的聚會。聚會先是一些重要人物發言,然後中國大佬主旨演講,然後問答環節。

環顧四周,我意識到來者都是華人中的精英,他們顯然深諳美國社會,也是美國意義上的精英。但他們一張口,我立刻就被拉回到了有中國特色的會議氛圍中。所謂的新聞聯播句式,所謂的空話套話模式同國內任何一個會議比都不走樣,就連中國大佬都被這種時空轉換驚到了,但他也只有苦笑。

大佬被留學生們簇擁著,那些年輕的臉上洋溢著崇拜之情,這也很中國。

二年前在哈佛大學採訪時,我碰巧遇到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創始人Ray Dalio,他受哈佛之邀來給學生演講。

我第一次專訪Ray Dalio時,他告訴我這樣一個細節:1984年,他35歲,受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邀請第一次來中國,講授有關國際金融市場的知識。在北京29層的“巧克力大廈”裡,Ray Dalio望向窗外,青灰色的衚衕一片片緊湊有序地延展開去。於是他對聽課的人說,“你們眼前的這些衚衕很快會消失,取而代之的將是高樓大廈。” 當時沒人相信他,他們認為他不懂中國。Ray Dalio堅持說,”你們不知道全球化意味著什麼,開放國門意味著什麼。”

那時國內知道Ray Dalio的人鳳毛鱗角,時間在流逝中印證了Ray Dalio感知新興市場潛力的判斷和智慧。正是這種對宏觀趨勢的深厚興趣與準確把握,造就了Ray Dalio在投資領域數十年不倒的事業基礎和卓越聲譽。幾次訪談後,我在哈佛再度遇到Ray Dalio時,他的橋水基金已是iShares MSCI新興市場ETF最大的機構投資者。截止2015年底,橋水基金成為超越索羅斯、絕對規模盈利最多的基金。後來他的書《原則》(Principles)也風行一時。

這樣一個金融大鱷來哈佛講課,大教室裡學生早就擠擠插插等候在那裡,我提前二十分鐘到已經要從另一個教室搬椅子過去。Ray Dalio開始抑揚頓挫地講他的商業哲學,包括必須要把自己最誠實的想法放在桌面上,讓每個人都能看到;包括任何不同見解都應是深思熟慮的產物:包括各方要有對等協議來克服不同見解和分歧。這是Ray Dalio建立文化的基礎——瞭解人們的弱點和優勢。

哈佛的學生們聚精會神地聽著,中間走了一些人,演講結束後,有一些學生圍過來和Ray Dalio交流,對這個金融大鱷,他們的臉上沒有崇拜之情,只有思考和尊重。

中國商業大佬們對留學生是什麼態度呢?我問了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她和大佬們打交道的頻率稍多一些。她說,大佬們對留學生首先是尊重的,但態度各有不同:謙卑些的抱著互相學習的態度;自大些的,也不掩飾他們的自大。當然,共同點是大佬們都享受留學生對他們的仰慕。

其實對美國高校的中國留學生而言,學生學者聯誼會是與中國商業大佬交集的一個近水樓臺。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CSSA)被留學生簡稱為“學聯”。和美國高校其他的社團組織相比,“學聯”有更多的中國人參與,更準確地說,有壓倒性多數的中國人參與,因為它有更多的中國元素和中國文化。

我找到費城一所私立大學卸任不到半年的前“學聯”主席,我的問題是,他們怎麼看待留學生與中國商業大佬間的互動?

這個前學聯主席告訴我,中國留學生在美國有得天獨厚的機會與商業大佬們接觸——如果在國內讀大學,很難近距離接觸到這些人。對留學生來講,聽這些歲數大的人講故事會有很多收穫,加上大佬們是社會成功人士,他們的人生經驗太寶貴了。

当商业大佬被卷入米兔的世界

(中國學生批判性思維缺失,與之相對比的是,美國的社會大環境允許質疑權威圖:金焱)

留學生能聽中國商業大佬們講故事的頻率又有多高?

前學聯主席以自己所在的“學聯”為例說,除去傳統節日活動、娛樂型、學習型的活動之外,他們會組織和中國有關的、如“中國論壇”一類的活動,一些國內公司、組織會主動聯繫他們,還有領事館的慰問,華僑組織的活動等等。對留學生組織來說,每個都參與顯得不太切合實際,一般每個學校都會選擇自己看中的活動,平均下來每個季度都有活動,最少一個季度1個活動,最多一個季度4個活動。

在費城,高校間資源經常共享,比如沃頓中美峰會和職業招聘會算是規模很大的盛事。前學聯主席說,賓大主辦的這個活動他們也合作宣傳、參與、組織。今年的峰會活動邀請了20餘位中美各界領軍大伽,涉獵的領域包括房地產、新科技和國際關係等6大板塊。套用該校市場營銷學的一個教授的話說,學生自主舉辦這一活動意義重大,……,學生能夠學到如何籌款,如何去組織一個規模龐大、結構複雜的會議,並能直接與各行各業的領袖打交道。

在美國遇到中國商業大佬,留學生直接和各行各業的大佬打交道,並傾情陪護,這也很中國。就如同接待劉強東的明大學生,按網上的說法,“早晨有男女學生陪跑,下午有男女學生陪散步,或釣魚或遊船,晚上更是把酒言歡。”

我也遇到過類似的情形:幾位商業大佬到紐約參加常青藤學校組織的中國論壇,儘管大佬們對紐約這座城市熟稔得如同自家後院,但一些熱情的留學生會還是主動要求陪同日常的交流活動。

印地安那州聖瑪麗學院歷史系助理教授吳一迪對我說,美國高校與官員或名人打交道時,可能會派學校官員陪同客人遊覽城市,但不會派學生去陪。當然,如果學生自己私下與大佬聯繫,那是學生自己要找社交捷徑,是學生自己的事。

前學聯主席回想自己在學校唸書的五年中,中國留學生髮生的變化時說,中國留學生放假回國做整形的變多了。

02

米兔時代的生存

米兔運動再過一個月就要迎來週年紀念了。記得最早我在朋友圈發有關米兔運動時,我很多中國朋友都蒙圈了,他們問,美國不是女的特開放嗎?咋還折騰起來說男的性侵犯、性騷擾了?

当商业大佬被卷入米兔的世界

這我也是經過一段時間才區分開的。簡單的說,美國女性就是“我可以騷,你不可以擾”——這背後有一個允許、同意的前提。這個允許、同意可以非常隱晦,也可以直白,但不能濫用文化、政治和情感來和稀泥。

米兔最初在好萊塢引發巨震時,我還認為不過是娛樂圈的事,大家心照不宣,始料未及的是,米兔的聲勢和力度越來越大,現在已經襲捲了學術界、政界、商界和新聞界,而且還在蔓延。

美國著名訪談節目主持人、記者Charlie Rose是我惟一喜歡的美國新聞人,我一直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像他一樣,有滋有味地聊天,有智有識地探討,結果去年,他也因性行為不端的毀滅性指控而迫使傳奇提前落幕。

劉強東的傳奇似乎也要提前落幕了,只是他去明尼蘇達大學鍍金前,不知道明大也在米兔時代進行了調整。明大的一個教授告訴我,雖然學校原來就有保護學生的機構,但現在意識加強了很多,比如明大在發給新教授的迎新指南上,非常明確地討論“師生關係的邊界”在哪裡,比如老師不能單獨請學生回家,比如學生提及其他教職員工的行為時,該如何應對等等。

当商业大佬被卷入米兔的世界

(坐擁73億美元財富和遍佈全球的業務網絡,劉強東選擇把8月的最後幾天獻給了明尼蘇達圖:金焱)

吳一迪所在的印地安那州聖瑪麗學院是一所私立女子文理學院,是美國最古老的女子高等學府之一。吳一迪告訴我,在米兔時代,美國高校都變得更敏感了,只不過對運動員還在網開一面,就如同紀錄片《The Hunting Ground(狩獵場)》展現的一樣。

在師生關係方面,很多美國高校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起碼學校和教師都更加謹慎了。吳一迪所在的聖瑪麗學院的一些院系規定,學生來見老師時,辦公室的門要保持敞開;在大學畢業典禮上,只和學生握手,而不進行擁抱。學校的規定還有,教職員工不能為學生提供酒或買酒喝;如果被指控性行為不當,學校會迅速暫停該教師的課。

美國高校大都發生著類似的變化,大家都在採取措施以避免捲入米兔訴訟。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學、美國八所常青藤盟校之一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就在3月底實行了重大的政策變化:反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自願性關係——該校新的政策規定:教師和本科生間,所有的性關係都將被禁止。

美國商界也在討論米兔時代的生存法則。比如公司董事會的議事日程上應當有對性騷擾的關注,因為董事會的職責是使公司價值最大化,而類似於性騷擾的毒文化實際上會破壞公司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能力。即使性騷擾只發生一次,也會嚴重影響公眾對該公司的看法。

在技術上,人們對如何排查性騷擾的毒文化也有各種建議:比如,檢測公司中性騷擾一類行為的活躍程度;比如,檢討對已發生的性騷擾等行為的處理解決和懲罰細節,瞭解受害者和施加者的狀態;搞明白這些行為不端者有沒有共謀?有沒有後臺?最後的落腳點是,公司中女性與男性在工作機會、薪水待遇、職位晉升中是否有性別限制。

這些討論對中國商界本來顯得遙遠,中國大佬們也無暇顧及,但也許劉強東一案會改變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