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市長當“尖兵” 煤都變“氫都”

大同市市長武宏文忙得不可開交,以至於記者約了一天半後,才真正見上面。9月11日11時30分,見到武宏文時,記者的第一個話題是:“這一天半您忙著幹了些什麼?”武宏文聲音洪亮,說話乾脆利落:“原計劃昨天上午參加全市數字產業經濟論壇會議,可部隊來了幾位同志,談軍地合作新能源事項;下午參加省科技廳到大同國際能源革命科技創新園的調研……今天上午接待中央環保督查組並彙報工作,一直到現在。”

在武宏文的話題中,“能源革命”“新能源”“氫都”等詞彙頻繁出現。大同素有“中國煤都”之稱,而現在卻想變身為“氫能之都”,建設成為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

如何爭當能源革命“尖兵”,將“煤都”變為“氫都”?

2017年夏,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山西時指出,“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真正走出一條產業優、質量高、效益好、可持續的發展新路。”

“‘一煤獨大’的瓶頸阻滯了經濟發展的步伐。突破瓶頸,破解矛盾,必須堅持以轉型為綱,大同高質量發展的腳步才能鏗鏘有力。”武宏文說。

大同市發改委主任王明生介紹,明確了轉型的方向和路徑後,在武宏文的主持下,大同市舉全市之力,佈局實施了智慧能源先進示範行動、新能源供給提速行動等“五大”行動。經過一年來的努力攻堅,目前大同市已迅速形成了爭當“尖兵”多點突破的工作格局,初步搭建起了一個看得見、可操作的能源革命路徑。

記者隨著武宏文親身體驗了能源革命帶來的蓬勃活力。正在建設中的佔地1000畝的大同國際能源革命科技創新園,是大同能源革命頭號工程。在這裡,中科院全科盟新能源產業技術研究院、清華啟迪、上海田鼎新能源科技城等69個新能源項目,包括柔性薄膜電池組件、氫燃料電池和電堆、單晶硅組件等國家級示範項目於4月16日集中開工建設。

大同能源革命的人才建設也穩步推進。據介紹,新成立的大同市新能源戰略諮詢委員會已聘請了數十名頂尖科學家加入。他們將多層次參與科創園及全市的能源技術創新工作,直接把大同能源革命的戰略決策和技術應用提高到新的高度。

大同市於今年6月1日引進氫能公交車。記者在體驗中感受到,氫能公交車不僅噪音小、動力系統強勁,而且非常平穩。武宏文對記者科普說,氫能安全、高效、可持續,是21世紀最具潛力的清潔能源之一。大同氫源豐富,大同煤礦集團5000噸“煤制氫”項目已開工建設。目前,大同市3座臨時加氫站已列入建設規劃,兩條使用氫能的公交車示範線將於今年建成,年底將達到300輛至500輛氫能公交車。還將有10個居民小區率先使用氫能取暖,比用煤取暖節省一半費用。

8月9日,創新園新落成的大同市國際能源博覽中心舉辦了大同市首屆“能博會”,有來自國內外150多家知名能源企業攜帶最新、最優、最高端的技術和產品集結於此,當場有43個新能源項目落戶大同。中科院十大院所、北大燕院科創、蘇州高邁、漢能集團、深圳科陸、華民機、比亞迪……眾多大企業大集團紛紛看好大同,“爭先恐後”來大同考察、洽談對接。

“是什麼原因吸引了眾多客商和項目來大同落戶?”中科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劉昌勝在簽約時說,“大同市從上到下幹事創業的幹勁和熱火朝天的能源革命場景讓我深受感染,想積極參與進來”。

武宏文講了這樣一則小故事:“上週日,我去晉中介休市參加省委舉行的一個會議,期間接到一個電話說晚上有兩撥客商到大同,指名要與我洽談新能源投資項目。我當時想,會議於下午6點散會,從介休到大同距離430公里,回到大同將是晚上10點多,是否先安置他們住下,明天趕回去見面?但我最終還是趕了回去,連夜與他們見面。他們很是感動,認為大同辦事講效率,成功開啟了合作。”

翻看武宏文的工作日程安排,基本上都是“5+2”“白+黑”。“辛不辛苦?”記者問他。“辛不辛苦並不重要,關鍵是效率和成效。”他笑著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