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上市銀行涉房貸款迫近26萬億元 房地產不良貸款率擡頭!

上市銀行涉房貸款迫近26萬億元

你以為面對史上最嚴調控,商業銀行與房企的關係已經“全面瓦解”?大數據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實際上,兩大行業的合作還是“一出好戲”。

根據上市銀行2018年中報獨家統計發現,26家A股上市銀行去年合計的涉房貸款為25.92萬億元,較去年年底的24.08萬億元(均採用集團或合併口徑相關數據)增長了1.84萬億元,半年時間的增幅為7.64%(2017年相對於2016年的全年增速超過了17%)。其中,開發貸增幅為8.25%;按揭貸增幅為7.52%。

雖然總額繼續上升,但商業銀行對於涉房貸款愈發謹慎:開發貸根據調控要求,服務於重點企業、重點地區;按揭貸則明確強調,向剛需傾斜。(來源:《證券日報》)

上市銀行涉房貸款迫近26萬億元 房地產不良貸款率抬頭!

開發貸首破5萬億元

五大行貢獻近六成餘額

近年來,雖然市場經常有傳言商業銀行與房企的親密度下降,但開發貸的數據無疑更接近於真相。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截至2018年中期,上市銀行對公業務中涉及房地產業的貸款餘額合計5.19萬億元,較2017年年底的4.79萬億元增加了4000億元,這也是上市銀行開發貸首次突破5萬億元。其中,五大行開發貸合計達3.06萬億元,貢獻了近六成的貸款規模。

不過,上市銀行對於開發貸並非步調一致。26家上市銀行中,雖然有18家銀行的開發貸絕對值較2017年年末上升,但是僅有15家銀行的開發貸佔比增長,且僅5家銀行開發貸佔比的上升幅度高於0.5個百分點。

截至去年年底,中國銀行房地產業對公貸款的餘額依舊最高,為8629.48億元,佔其貸款和墊款總額的百分比為7.57%;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農業銀行則排名其後,但3家大行開發貸佔比均不高,在4.5%-5.5%之間。

國有大行對於開發貸的審批口徑十分相似,“在總量控制的基礎上,實施區域差異化信貸政策”、“加強風險管控”、“重點支持優質房地產客戶和普通商品住房項目”、“因城施策”,這也從側面印證了房地產業的宏觀調控並未放鬆。

股份制銀行對待開發貸的態度不盡一致,部分銀行貸款餘額和佔比“雙降”,部分銀行則出現了較快增長;13家地方銀行開發貸的餘額以及佔比也呈現出“漲跌互現”的局面,不過上述銀行合計的開發貸餘額僅為3523億元,在上市銀行涉房貸款中的權重比較有限。

同時,上市銀行開發貸的資產質量有所分化,工農中建四大行開發貸的不良貸款率兩升兩降。相對而言,股份制銀行披露出來的數據要好得多,雖然部分銀行的不良貸款也出現“雙升”,但風險明顯可控。例如,興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0.78%,中信銀行為0.61%,浦發銀行為0.63%。

“需要警惕的是,個別上市銀行開發貸的抵質押率近年來有所下降,這意味著其對應的風險或許有所上升”,某股份制銀行有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記者查找上市銀行財報發現,某國有大行房地產業貸款中,抵質押貸款的佔比由2015年年底的約八成降至2016年年底的七成、去年年底的不足六成以及目前的約五成。

20家上市銀行房貸報告:房地產不良貸款率抬頭

收緊仍是當前房地產金融環境的主基調。

“史上最嚴”銀行房貸政策調控下,個人住房貸款在歷經2016年井噴、2017年增量增速被迅速遏止後,2018年上半年出現投放規模和比例下降的情況。房企開發貸則下滑得更為明顯。

觀察近20家重點上市銀行半年財報發現,除五大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及地方性銀行個人住房貸款投放比例出現投放規模和比例雙雙下降的態勢。(來源:中國房地產報

上市銀行涉房貸款迫近26萬億元 房地產不良貸款率抬頭!

四川銀監局通報了2018年上半年四川銀行業半年運行情況,提及八大風險,其一正是“房地產領域風險防控壓力上升,防控風險任務十分艱鉅”。四川銀監局方面稱,儘管當前房地產顯性不良率較低,只有0.54%,但房地產行業貸款集中度偏高,房地產貸款加上其他以房產為抵押的貸款佔比接近50%。“一旦房價出現波動,很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需要高度警惕”。

銀行業半年報暴露的另一個問題是,房地產不良貸款率正在反彈,這在銀行普遍不良貸款雙降背景下,格外值得警惕。

從國有大行半年報發佈會上的表態看,繼續實施差別化的信貸政策,一手房、二手房並重發展前提下,進一步加大對二手房的支持和授信服務,同時進一步提高對首套房和個人剛需住房需求的保障,將是下半年房貸投放的重點。

8月29日銀保監會召開的銀行保險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通報近期監管處罰情況同時再次重申:進一步完善差別化的房地產信貸政策,堅決遏制房地產泡沫化;嚴禁“首付貸”和消費貸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等違規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