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19.9元低價電影票10月起將成歷史?

雖然還沒有官方敲章,但近幾日“停止一切形式線上票補,19.9元低價電影票成為歷史”的消息卻已傳得沸沸揚揚。目前,大地影院、博納影業、保利院線、淘票票等院線、平臺均獲得相關信息,今年國慶檔新規執行似乎是靴子落地。從2014年暑期檔《變形金剛4》“票補”進入電影歷史,到2018年春節檔“9.9元優惠票”畫上休止符,再加上國慶檔即將告別19.9元電影票價,中國電影市場正在上演“票補消亡史”。在業內人士看來,一旦票補退出歷史舞臺,消費者的觀影成本大概率會提升。對於多年來一直視看電影為真愛的南京市民來說,票補取消將對城市電影票房和影院格局帶來怎樣的衝擊?

1

“票補時代”或徹底終結

9月12日晚,關於電影票補即將取消的消息已在圈內不脛而走。據悉,有關部門將取消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的線上票補。此外,新規還限制第三方線上售票手續費不高於2元(含票務系統),院線/影投不得參與分配; 未獲得公映許可證的影片將無法開展預售; 線上售票上對影院的結算週期從今年10月1日開始變成8日內結算,明年10月1日起要求即時結算。目前,大地影院、博納影業、保利院線、淘票票等院線、平臺均獲得相關信息,這意味著,9.9元、19.9元的票價將消失,自2014年開始影響電影市場的線上票補手段成為歷史。

顧名思義,票補就是觀眾購買電影票時所獲的補貼,就是觀眾實際支付價格和影院結算價格的差額。這部分“補貼”和“差額”,一般都是由網絡售票平臺和電影製片方來支付。《金證券》記者瞭解到,票補最初是互聯網公司爭奪用戶的手段,以低票價吸引了很多觀眾走進電影院,近一兩年片方則成為票補主力軍。有數據顯示,2015年到2017年,內地影市票補大概佔到全部票房的8%到10%。

南京一家連鎖影城的部門主管對《金證券》記者稱,業內取消票補的呼聲一直很高,2018年春節檔,官方規定全國影院票價(普通觀眾實際支付部分)不低於19.9元,同時單部影片不得超過50萬張,當時常見的8.8元、9.9元低價電影票就不見了蹤影。如果此次新規落地,基本可以理解為“票補時代”徹底終結。

“目前線上票補力度非常大,影院整個客流全在電商上,導致片方用高額票補來綁架影院的排片率。誰捨得砸錢,預售成績就好,影院排片就會有所傾斜,資本層面的惡意競爭讓真正有價值的電影被忽略。”她直言。

南京新街口一家大型影城運營部負責人則表示,目前還沒有接到主管部門取消票補的正式通知。在他看來,該新規利大於弊,讓電影價格迴歸理性,讓電影市場初步迴歸到內容為王的良性發展軌道上,也讓影院之間的競爭重新回到平臺之間的競爭。

2

南京人觀影成本不會提高多少

值得一提的是,一旦全面取消票補,消費者的觀影成本將有所提升,已有網友放話“我與影院的緣分已盡”。南京市民怎麼看待這一變化?事實上,南京人看電影的熱情一直高漲,多年來穩居全國十大票倉城市之一。2017年,南京人對於電影已經看出了新高度,斬獲的票房收入近10億。如果將視線拉長,2012年南京人創造的電影票房僅為3.76億元。

南京人為什麼愛看電影?電影圈內人士認為,歷史悠久的電影文化、眾多的高等大學、深厚的歷史文化,成為南京電影票房高企的三大優勢。此外,影院增加、網絡售票平臺兇猛票補等因素,讓市民的觀影成本下降,也是南京人越來越喜歡走進影院的重要原因。數據顯示,2014年南京人看電影的平均票價為37.05元,2015年這一數字降到36.2元,2017年平均票價更降至34元。對比其他城市,平均票價最高的北京、上海、廣州,去年分別為44元、42元和40元。

《金證券》記者瞭解到,2014年票補洶湧之前,南京電影院票價並不算低,一般電影票價是七八十元,特色電影是120元。前述兩位影院負責人一致認為,目前南京平均票價是30元出頭,即便取消票補,電影票價也不可能回到以往的票價水平。預計未來3D電影不低於40元,2D影片不低於35元,整體票價在36-38元之間,提價幅度並不算高。如果以影院來劃分,普通影院可能不低於25元,IMAX影院會在30元左右,個別小影院會有20元的票價。

3

加速南京影院的優勝劣汰

前述連鎖影城部門主管則對《金證券》記者表示,票補在初期對於觀眾走進電影院起到了促進作用,但現在許多市民已經培養了看電影的消費習慣,“加上票價漲幅不會大,新規如果執行,短期內可能會帶來觀影群體總數的下降,但長期來說影響不大。”

《金證券》記者採訪了一圈周邊市民。何小姐基本保持一兩週進一次影院的頻率,她表示,“現在幾乎沒有買到過19.9元一張的電影票了,基本都是30多元一張的,所以對自己不會有什麼影響。”據瞭解,目前低票價一般出現在影片預售期間,因為時間比較短,以往的票補“轟炸”景象已經不復存在。

20歲出頭的王先生則稱,以前有些電影可看可不看,因為價格便宜,也會跑進影院看。如果票補取消票價上揚,以後看電影可能會“理性而節制”,只有大片、口碑片才會掏錢進影院,爛片直接忽略。

值得關注的是,瘋傳中的新規沒有限制線下的票補,這也讓市場心存疑問:影院會否進行價格戰,重啟已經隱退多時的會員制度或者購票優惠?那位運營部負責人對《金證券》記者直言,網絡購票提供了諸多便利,消費者已經習慣了這一購票渠道,所以對於購票迴流至線下,不宜過於樂觀。連鎖影院部門主管也稱,目前影院購票九成以上都是線上,影院單純的打折促銷作用不是很大,“即便有促銷,也只會是階段性的幾天。”此外,圈內人士也表示,票補取消對於盈利的大型影院影響較小,而對於新加入的影院和中小影院,影響則比較大。觀眾們肯定會選擇品牌好、硬件好的電影院,這也會加速南京影院的優勝劣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