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人才強企」華春漁業:引才攻克刺蔘“度夏”難題,做刺蔘育種引領者

  “別看現在這一盆刺參幼苗很小,兩個月後分量就能長到三倍”,8月1日,在山東華春漁業有限公司刺參種苗培育場內,謝秀春對來訪者說,華春自2000年成立以來,一直將種苗培育作為重點攻堅領域,這一領域也成為華春招才引智主要方向。 “人才的優劣,人才的競爭是一個企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謝秀春說,這18年的人才發展情況,直接可以代表華春的發展。

「人才強企」華春漁業:引才攻克刺參“度夏”難題,做刺參育種引領者

  人才支撐 經濟效益連年增長

  謝秀春說,近年來,市場對刺參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雖然較一些全國大型刺參養殖基地華春起步較晚,但是華春一直是以做“中國刺參育種引領者”為目標在努力。“從我創立公司,就緊緊依靠人才,從刺參育種的難關攻克,到生態養殖、示範基地建設,再到產業化推廣,這整個產業鏈,都離不開各位專家紮實的產業視野和科研成果。”

  據瞭解,公司成立以來,每年用於人才培養、科技研發的經費投入就有150萬元。“各類人才為我們公司注入了強大生機和活力,通過他們新品種、新方法、新技術的研發,進而進行轉化與推廣,使公司運營實現了良性化、可持續化發展,夯實了公司長足發展基礎,增強了企業發展生命力。”謝秀春介紹,在團隊核心技術支撐下,2015年,山東華春漁業獲批“山東省海上糧倉遺傳育種中心”、2016年獲批“省級刺參良種場”和“山東省現代漁發展平臺”建設項目、2017年獲批“東營市海水無脊椎動物重點實驗室”和“山東省刺參種業與健康養殖工程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等科技研發平臺。

  謝秀春說,東營具備刺參養殖的產業基礎,而專家們對刺參產業的前瞻視野、核心課題的技術優勢,讓華春更有信心成為“中國刺參育種引領者”,“2016年收穫商品刺參30餘萬斤,產值1500多萬元;2017年收穫商品刺參35萬斤,產值1800多萬元;2018年上半年收穫商品刺參18萬斤,產值1000多萬元,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精誠合作 刺參種苗輕鬆度夏

  “我記得2013年和2016年這兩年,因為天氣原因,水體溫度偏高,刺參苗體體質不適宜,刺參的很多產區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謝秀春說,刺參品種的迭代升級一直是一個大難題。“從與楊建敏教授及其專家團的合作開始,這些問題對我們來說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刺參種苗的度夏問題一直是行業難題,只要這個問題解決的好,就能在刺參育種產業中佔據較高的競爭優勢。謝秀春說,楊建敏教授帶著專家團,在刺參種苗培育方面給予了華春巨大的幫助,山東華春漁業與楊建敏教授及其專家團開展了一系列的合作項目。“刺參遺傳育種研究,選育保有抗逆刺參新品系‘夏利1號’、F3繁育核心群體和‘夏利2號’、F1基礎群體,並對國家新品種刺參‘崆峒島1號’進行了技術轉化,引進了品相好,出肉率高的俄羅斯紅參新品系,開展了生態養殖及刺參度夏關鍵配套技術熟化應用。”

  在專家團和全公司的共同努力下,華春順利了的通過了這兩次考驗,“今年夏天也是伏期偏長,但就目前來看,刺參幼苗的度夏情況良好,尤其我們的專家定期不定期都會過來巡迴檢查養殖情況,現場就給解決出現的問題。”謝秀春說,專家團幫助華春掌握了刺參種苗培育的核心秘訣,種苗度夏不是問題。

  回報專家 不辜負專家團的科研成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便於各類人才能引的進、留得住,山東華春漁業有限公司投資500萬元,新建水產技術研發中心1處,配齊配全各種試驗設備,公司拿出專門育苗車間、養殖基地用於水產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與研發。“我個人對專家非常感激,”謝秀春說,提供一個良好的科研環境,是對專家最基本的回報,也能讓專家們更加安心舒適的投入到科研中,是雙贏局面。

  謝秀春告訴記者,他一直覺得企業做的還不夠,“如果做不到刺參產業領域的前列位置,我自己心裡了都過不去,覺得對不起專家們的科研付出。”

  “雖然,華春目前本身的科研能力在國內還處於起步階段,核心領域科研能力及投入還達不到較高水平,但是,有專家們的技術護航,我們華春有信心做成中國最好刺參育種基地。”謝秀春說,“我們與專家們的合作交流非常默契,他們才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做大做好企業,是給他們科研成果最好的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