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反常虧損,掌門人離開,蘇寧消金拿了一手好牌,但似乎陷入僵局

反常虧損,掌門人離開,蘇寧消金拿了一手好牌,但似乎陷入僵局

立秋以來,各大消金機構在上半年的業績浮出水面,行業平靜的表面之下,實則已暗潮湧動。一家向來低調的產業系持牌機構也在最近有了新動作。

新流財經從多個信源獲悉,蘇寧消費金融總經理陳鳴已於7月離開蘇寧消金,回到母行南京銀行。

而另有消息稱,蘇寧消費金融可能將有原股東方撤出,引入新的股東方。

對上述信息,蘇寧消費金融方面回應稱,陳鳴因為董事會任期屆滿按股東方要求回原單位工作,屬正常調動。經監管批准,蘇寧消金董事長王琪生兼任總經理。

同時,蘇寧消金方面確認,根據國家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股東五年內不會轉讓股權。

除這一人事變動之外,蘇寧消費金融新鮮出爐的半年報也耐人尋味。

昨天,蘇寧易購發佈的2018年半年報中提到,蘇寧消金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71億元,同比增長263%,淨虧損2892.5萬元。從去年底淨利潤2.17億元的逆襲神話,回落到了虧損狀態。

對於一家手握大量好牌的持牌消金公司而言,如此業績,多少有些讓外界愕然。

反常虧損,掌門人離開,蘇寧消金拿了一手好牌,但似乎陷入僵局

蘇寧消費金融成立於2015年5月,註冊資本經歷一次增資後為6億元,主要產品主要有小額消費貸款,教育、旅遊、家裝等線下場景消費貸款等,其最大股東蘇寧雲商持股49%。

在經歷了2015年、2016年連續兩年虧損後,蘇寧消金2017年開始扭虧為盈,但盈利的局面僅維持了短短一年時間。“行業共債風險已經好轉,我司下半年將努力達成累計盈虧平衡。”蘇寧消金方面表示。

蘇寧消金方面稱,2018年上半年,蘇寧消金撥備前利潤為2.64億元,撥備後淨利潤為-2892.5萬元。

撥備後出現虧損的原因主要在於幾個方面:資金成本上升;公司採取穩健策略、放緩發展節奏應對行業風險;公司堅持按照150%的撥備覆蓋率進行撥備計提;加大了研發投入。

業內人士向新流財經分析,撥備後出現虧損,可能有主動調劑的成分,但更可能是總體業務增速放緩後,受到壞賬體量增長的影響。

新流財經整理的媒體報道、財報等公開信息顯示:

2017年6月底,蘇寧消金累計放款超過200億元,累計放款貸款筆數超過1500萬筆;

2017年12月底,蘇寧消金累計放款超過300億元,累計放款貸款筆數超過2000萬筆;

2018年3月底,蘇寧消金累計放款近400億元,累計放款貸款筆數超過2300萬筆;

而2018年上半年, 蘇寧消金累計發放消費貸款金額超過100億元,發放貸款數量超過520萬筆,筆均貸款金額2000元左右。

可以測算得出,從2017年6月底到2018年3月底,蘇寧消金的業績增速整體呈現加快的趨勢。不過,今年二季度蘇寧消金的業務規模增速較一季度出現了明顯下降。

通過上述數據可以算出,今年一季度其放款量就達到100億元左右,但在最新的半年報中這個數字並無較大改變,二季度的放款筆數也僅為220萬筆。

一旦規模增速下降之後,壞賬比例開始顯著提升——這似乎是信貸行業的通病,值得蓬勃發展的消費金融行業深思。

另外,由於消費金融行業本身具有下沉生活場景的特性,持牌系消金公司本身的股東組成機構就傾向於豐富化。其中,銀行、資產管理公司、投資公司、產業系國企、民營實體企業、外企、互聯網公司等各種類型均為常見。

多元化股東的好處良多,但股東之間融合可能產生的矛盾同樣眾多。股東間利益和文化的隔閡,或涉及資源投入管理,或涉及各方人員管理,或涉及業務主導話語權分配,因此也是造成消金公司股東機構調整的原因之一。

消費金融行業快速發展的2017年,多家持牌系消金公司均有增資動作。而回顧上一次蘇寧消金傳出股東增資的消息,還是在2016年。

若後期蘇寧消金引入新股東來進行股權調整,也不算個例。馬上消費金融就曾兩次引入新股東,錦程消費金融、幸福消費金融也都先後發佈消息擬引入新股東。

消金大躍進時代結束,現在已經進入實力比拼的階段,行業環境愈加殘酷。這時候進行適當的血液更新,也未必是壞事,或許還能為蘇寧消金帶來新的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