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新手爸媽讓孩子儘快學習語言,這樣做比看繪本事半功倍!

文|嘟媽

大家好,我是嘟媽,一個浪跡自由圈,立志做有思想、有溫度的媽媽!如果您覺得此文有價值,記得轉發出去,讓更多人瞭解哦!

有不少的孩子在8個月就可以開口說話,也有的孩子兩三歲了仍然沒有辦法組成句子,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老公表哥有一個孩子,在2歲半的時候,除了會叫爸媽,機會不會表達任何的詞語。很多親戚看到後都很著急,甚至一度覺得孩子得了自閉症,瞭解後我發現,ta家孩子一直跟爸爸呆一起,爸爸呢是自由職業者,每天在家工作,在加上帶孩子,而對於孩子幾乎是放養的狀態,不管不問,也不會教ta,哪怕是吃飯都是捏好了飯糰,直接丟在桌子上自己去吃。

新手爸媽讓孩子儘快學習語言,這樣做比看繪本事半功倍!

​每一個孩子表達的表達能力都和成長環境息息相關,ta會根據所在環境自己看到的事物、聽到的語音來豐富自己的詞彙,積累語言表達的經驗。老公表哥家孩子沒有學習語言的環境,更是聽不到爸爸任何的語言刺激,自然是開口說話成了謎題。沒有想到後來,三歲的時候,送去幼兒園,兩個月的時間,在看到這個孩子,完全可以清晰地表達自己所要表達的東西,性格也開朗多了。

新手爸媽讓孩子儘快學習語言,這樣做比看繪本事半功倍!

其實,讓孩子聯繫發音的最好的道具和老師,不應該是繪本看圖,而是直接的語言刺激和我們每天面對的家庭用品,比如桌子、凳子、床、門等。認識叔叔阿姨爺爺奶奶,也直接指給ta看,告訴ta這是誰誰誰,也會讓孩子學得更快。1-2歲是孩子學習發音的最佳時期。在這關鍵的時期,我們父母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在自然的環境中學習並積累大量的詞語。

新手爸媽讓孩子儘快學習語言,這樣做比看繪本事半功倍!

孩子學習詞彙大致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命名期、識別期和發音期。在命名期,我經常會帶著嘟嘟,比如說指著跟她說:這是窗戶,這是桌子,這是碗,這是狗狗等。這個時期,其實不指望孩子可以記住並且說出來,而是讓ta熟悉身邊的事物。在識別期,我會直接問嘟嘟,垃圾桶在哪裡,寶寶幫媽媽把凳子搬過來。給出孩子不同的物品,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能力去判斷,來識別不同的物品或者人物角色。而發音期,也是我現在正在堅持做的,比如指著奶奶問,這是誰啊?奶奶呢?通過不斷的重複,讓孩子學會發音 ,也會學辨別!

學習語言最好的就是模擬學習環境,一味的依賴繪本、看圖說話,沒有直接讓孩子接觸身邊最常見和經常使用的物品,來的更有效果!所以,親愛的新手爸媽們,讓你的孩子用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反反覆覆重複給ta聽,這是學習語言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