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 碾子老木屋和石水缸

碾子老木屋和石水缸

老木屋和碾子

從遠古時期,人類開始使用石器。半坡、河姆渡時期,古人類開始種植農作物,把穀物從穀殼中分離出來,還是藉助石器。相繼嘗試使用石臼舂米,後來發現使用碾子碾米更為科學且效益更高,於是多年以來一直被延用至近代........

在記憶中,自從村裡有了電燈,碾子基本就荒廢了,圖中的這座碾子是我在高峰矛庵村留下的影像資料,外觀看保存較為完好,加裝的兩個碾輪會更好提高脫殼效能,在當時設計方面肯定是屬於升級版,現在看來稍加維修便可以使用。

碾子對面是一座木質結構民居,青瓦頂,每根支撐柱下有一個方扁石墩做基墊,石墩上有雕刻,圖案形態各異,栩栩如生,非常精美。門前的土路成樹枝狀延伸,步行可通全村,碾子旁邊十幾米處便是以此為地名的“矛庵”了,庵很小,但門口的一根旗杆足有幾十米高,直插雲霄、殘缺不全的旗葉隨風飄蕩,擺動中下襬還時常纏繞........

碾子老木屋和石水缸

石墩

“矛庵”庵裡面貢臺上三個造型特別的貢杯,杯中的液體清澈見底,這種方體造型的瓷杯應該有些年代了。

碾子老木屋和石水缸

四方杯

下圖這口石水缸這是我第一次見,足有上千斤重,一塊整石手工鑿成,做工精細,缸中有積水,厚厚一層落葉殘枝沉於水底,水缸一側有磨凹的痕跡,估約可盛水近十擔,應出自大戶人家,如今它安然躺在深山老林裡面,不知道多少年了.......

碾子老木屋和石水缸

石水缸

不難想象,這裡曾經人員密集、熱鬧喧囂, 如今它們相互遙遙隔田相守,相互塵封著久遠的那段熱鬧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