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相比宇宙高級文明,人類文明依然處於“〇型文明”的原始社會!

相比宇宙高級文明,人類文明依然處於“〇型文明”的原始社會!

尼科萊·卡達爾肖夫(Nicolai Kardashev)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前蘇聯宇宙科學家卡爾達肖夫創建了衡量宇宙文明等級的文明定義,科學界稱之為卡爾達肖夫指數,在這個指數里,文明以能源消耗的等級定義為三個層次鮮明的文明等級,因為卡爾達肖夫的劃分文明等級的定義在劃分和定義方面相對比較簡單,也很便於人們理解,所以無論是科學界、文化界、學術界、還是懂得一點物理知識的普通人都普遍接受了這種文明等級劃分的定義。

相比宇宙高級文明,人類文明依然處於“〇型文明”的原始社會!

和宇宙高級文明相比,人類文明尚處於非常原始的狀態,如果一個擁有幾億年進化史的外星文明,當它來到地球,它定會覺得人類文明真的很原始,人類文明之所以還能被外星文明看成是文明,唯一的線索或許就是發現了地球上的人類是具有自我思想意識的生物。

相比宇宙高級文明,人類文明依然處於“〇型文明”的原始社會!

正因為我們人類具有自我思想意識,我們才能在宇宙中將自己所創造的一切稱之為文明,但是作為一個對宇宙文明抱有敬畏之心的人類,我不得不謙遜的認為,我們人類的文明在宇宙中的位置真可以算是處於原始社會的文明。

相比宇宙高級文明,人類文明依然處於“〇型文明”的原始社會!

卡爾達肖夫的文明指數將Ⅰ型(級)文明,稱之為行星文明,行星文明在宇宙文明中的位置尚屬於初級文明,作為一顆圍繞太陽這顆恆星公轉的行星,我們的地球剛好符合初級宇宙文明的範疇,但我們的地球文明算不算是一個宇宙一級文明,這還要看,我們是否已經完全掌握了可以最大化儲存和利用從主恆星輻射到地球的能量為標準,我們的主恆星也就是我們的太陽,據相關的科學數據,我們的太陽輻射到地球的能量大概為1.74×10的17次方瓦,人類目前所處的文明可以控制大約一百萬瓦的能量,這大約是我們每天利用的能量的最低值。

相比宇宙高級文明,人類文明依然處於“〇型文明”的原始社會!

科幻的“戴森球”吸能裝置

卡爾達肖夫的文明指數將Ⅱ型(級)文明稱之為恆星文明,是指可以控制和利用整個恆星能量的文明,這個等級的文明對一個恆星所可以駕馭的能量大約是 10^26 W,並可以將科學利用到能量傳輸到整個太陽系的文明。其中有一個科學幻想是人類製作一個能吸收整個太陽能量的叫做“戴森球”的裝置,相信有很多也人都聽說過“戴森球”,簡單理解,就是利用特殊的吸收能量的材料建造一個可以將整顆恆星(太陽)包裹在其中的能吸收恆星能源的巨型“吸能罩”,利用這個“吸能罩”儘可能的吸收和利用恆星(太陽)的能量,並能在整個太陽系充分分享和利用整顆恆星能量的文明。

相比宇宙高級文明,人類文明依然處於“〇型文明”的原始社會!

Ⅲ型(級)文明示意圖

卡爾達肖夫的文明指數Ⅲ型(級)文明稱為星系文明,這個等級的文明對一個星系所駕馭的能量大約是 10^36 W,這類文明能控制和利用一個整個星系的能量輸出(大約是Ⅱ型文明能量輸出的100億倍)。如果這個文明誕生於銀河系,參照整個銀河系大約擁有2000億~4000億顆恆星來計算,至少可以控制100億顆恆星作為能量來源,無法想象這類文明的具體形象是怎麼樣的,能想象得到的是他們應該可以實現瞬間轉移,穿梭於各個星球之間,對於他們來講,只有星系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人類文明所表現的所有野蠻行為在這個文明裡都不會存在,因為對於他們來講,沒有什麼是得不到的,但這種文明的可怕之處在於人類文明的存在可能會被他們視作為低等生物的無用存在。

相比宇宙高級文明,人類文明依然處於“〇型文明”的原始社會!

卡爾達肖夫曾表示,人類正在經歷技術發展的成長期,這是典型的將要進入一級文明的過程,如果達到Ⅰ型(級)文明,我們就將完全控制我們的星球,包括控制天氣,改變地質面貌等,根據人類使用控制的能耗,可以計算出人類目前的文明級別大約為0.7。即使作為一個擁有70億人口的文明,而且其中已經有地球人登陸過地球之外的第一外星球月球,人類的探測器也去過火星,木星甚至飛到太陽系的邊緣,但我們的文明級別也才只有可憐的0.7,我們現在正處於0.7型左右的文明程度,也就是說,能源利用和消耗還需擴大1000倍,我們才能達到“Ⅰ型(級)文明”的標準。科學家們也認為地球可能在未來的100-200年進入到Ⅰ型(級)文明;達到Ⅱ型(級)文明則可能需要數千年的發展,而達到Ⅲ型(級)文明則需要發展到數十萬年甚至百萬年之後。

相比宇宙高級文明,人類文明依然處於“〇型文明”的原始社會!

至卡爾達肖夫之後,科學界又將宇宙文明的等級提升到五個等級,也有劃分為七個等級的,但被廣泛認同的還是五個等級,宇宙文明要到Ⅳ型(級)文明及宇宙文明(Universal Culture);這類文明是星系系間文明,其寬度、廣度、跨越延伸至整個宇宙。他們穿越宇宙,攝取千億萬億顆恆星的能量。這樣的文明能夠執行龐大的超文明項目,如改變時空結構、搬運行星、實現所有的文明生物的意識永生等目標項目,這類的文明種族最終還有可能會居住在超質量黑洞裡,對人類來說,這是人類文明無法企及的。

相比宇宙高級文明,人類文明依然處於“〇型文明”的原始社會!

而更高等級的Ⅴ型(級)文明更是讓人類文明望塵莫及,被科學界稱之為多重宇宙文明(Multiverse Culture),這類文明將具備探索現有宇宙和跳躍現有宇宙的能力,他們能操控宇宙中的任何事物,包括改變星系間的運作週期、改變時間的運行軌道,改變不同的物質的形態、對宇宙中的所有能量和物質,包括暗能量、暗物質、和各種粒子和量子的充分組合和利用,對自身文明種族存在的物理形態和時空形態進行隨意隨緣的改變和重組等,並且可以在多重宇宙中自由的穿梭。在這樣的宇宙頂級文明的世界裡,這裡的文明物種將具有人類無法想象的各種宇宙本領和各種宇宙超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即使這些科學預測和科幻文明結果都能實現,但也有一個基本的前提,那就是這個文明不會發生大滅絕式的大災大難。

相比宇宙高級文明,人類文明依然處於“〇型文明”的原始社會!

人類科幻的宇宙飛船

回觀我們人類當前的文明狀態,科學界、科幻界稱之為“〇型文明”,這類文明的簡單釋義是從母星的天然有機資源如樹木、煤和石油來攝取能源的一種文明。代表著人類文明尖端科技的火箭使用的動力來源現在採用的還是化學推進燃料的動力;因此〇型文明的發展是非常緩慢的,且因為石油和能源而引發的戰爭更是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帶來了難以估計的災難性後果,因為一些好戰的國家肆無忌憚的發動各種各樣的戰爭,導致地球上的個別霸權國家幾乎成為了延緩人類文明發展的絆腳石,地球文明很大程度上被這樣的好戰國家禁錮在地球這個渺小的母行星星球上的。這是地球文明的大不幸,希望地球人類都能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因為相比宇宙高級文明,我們人類的文明還處在可憐的“〇型文明”的原始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