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9 這人“忽悠”了馬雲10年,馬雲還拿出10多億養著他,如今載譽而歸

前段時間一直有新聞提到:馬雲被一個“騙子”騙了10年之久,而且每年還拿出10個億來“養著”他,而如今的它讓互聯網的大佬們看著眼紅!

說到這,大家猜到什麼了吧。沒錯,正是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雲,而阿里雲的創始人王堅博士。

這人“忽悠”了馬雲10年,馬雲還拿出10多億養著他,如今載譽而歸

任何事有付出才有回報,從王堅在朗讀者中的談話中感受到:阿里雲的誕生是拿命換取來的!起初的阿里雲既不被騰訊的馬化騰看好,也不被百度李彥宏看好,到最後就被“不懂技術”的馬雲瞧中了,王堅和阿里雲有了馬雲的支持,十年來爬過千上萬水,最終阿里雲成功了,並且成為世界雲技術領域的第三。

對於阿里雲的創始人王堅博士來說,阿里雲未來的道路還很長,未來不僅要趕超亞馬遜雲和谷歌雲,而且還要給世界創造出一個“城市大腦”,並且針對“城市大腦”的概念,批判了過去大家都喊著要建立的“智慧城市”。

這人“忽悠”了馬雲10年,馬雲還拿出10多億養著他,如今載譽而歸

博士將智慧城市比作為一個“怪物”,一個只知道將技術、產品、系統堆積在一起的“怪物”,一個不懂得變換、創新的“怪物”,並且指出構建這樣一個城市,最終也只會讓城市變得越來越笨拙,離“智慧”越來越遙遠。

這人“忽悠”了馬雲10年,馬雲還拿出10多億養著他,如今載譽而歸

而真正的讓城市變得“聰明”起來的,不僅僅是將東西簡單的放進去,而且要構建一個符合城市本來面目的,能夠讓它有靈活性、生命力,能夠持久的協調發展的一個基礎建設。這就如同以前的蒸汽機革命和電力改革一樣,能夠讓世界依靠它的存在而變得更加有活力和創新力。

這人“忽悠”了馬雲10年,馬雲還拿出10多億養著他,如今載譽而歸

同時,王堅博士就“城市大腦”指出:人工智能不同於機器智能。因此,“城市大腦”不能完全照著人的思維和組織結構來建設,發展得這麼多年,不論是機器智能還是未來可能做到的“城市大腦”,都是有屬於自身的唯一性的,也就是說它也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協調發展的結構組織,我們需要分清楚兩者的不同。

這人“忽悠”了馬雲10年,馬雲還拿出10多億養著他,如今載譽而歸

雖然“城市大腦”還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並沒有實質的做法和行動,不過,未來在阿里雲的支持下,“城市大腦”的建立指日可待。

同時,在馬雲擔任的第三份聯合國職務中,已經將數字化的普及和發展作為馬雲的首要任務,並結合阿里雲的雲計算(大數據的整合和計算),未來同樣也會給新零售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對此,你們怎麼看待它們的未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