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宣紙線裝《百位京劇人物圖》,品味百變京劇人物形象

宣紙線裝《百位京劇人物圖》,品味百變京劇人物形象

那一天爺爺領我去把京戲看

看見那舞臺上面好多大花臉

紅白黃綠藍顏色油的臉

一邊唱一邊喊

哇呀呀呀呀

好象炸雷 唧唧喳喳震響在耳邊

——《說唱臉譜》

宣紙線裝《百位京劇人物圖》,品味百變京劇人物形象

京劇,也曾稱平劇,它的前身是徽劇。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本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陸續來到北京。

進京的徽班,本來就是戲曲表演者中的出類拔萃者,水平高超自不用說,到了京城之後,在皇室的關照之下,在百姓們的追捧之下,在戲曲表演氛圍如此濃厚的地方,四大徽班不對自己的戲曲進行改進創新才是怪事。

宣紙線裝《百位京劇人物圖》,品味百變京劇人物形象

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讓自己的戲更受歡迎,多年下來,京劇就產生了。

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開始快速發展,直至民國得到空前的繁榮,後走遍世界各地,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

宣紙線裝《百位京劇人物圖》,品味百變京劇人物形象

國畫一詞起源於漢代,漢朝人認為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稱為中國,將中國的繪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

國畫是中國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可作於紙、絹、帛、扇、陶瓷、碗碟、鏡屏等物之上。將字畫繪製在絹、綾或者絲織物上,稱為絹本。古畫絹本雖多,但易被蟲蛀,亦被折損,反而紙本更易保存。絹本看起來較名貴,但底色不及紙本潔白。並且由於絹本繪畫前準備功夫較多,故不及紙通行。

宣紙線裝《百位京劇人物圖》,品味百變京劇人物形象

《百位京劇人物圖》,原作即是清末設色絹本,它包含一百幅京劇人物造型裝扮圖。原圖冊現藏於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也因此,讓廣大京劇愛好者遺憾非常,今由北京同雅文化,採用宣紙水墨印製而成,古樸的線裝外觀,輕柔的中國宣紙,伴隨絲絲水墨清香,將京劇人物裝扮淋漓展現,精妙的造型裝扮,讓即使不懂京劇的人們,也能夠依稀分辨:紅臉含有褒義,代表忠勇;黑臉為中性,代表猛智;藍臉和綠臉也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黃臉和白臉含貶義,代表兇詐兇惡;金臉和銀臉是神秘,代表神妖……

宣紙線裝《百位京劇人物圖》,品味百變京劇人物形象

京劇是中國最大戲曲劇種。其劇目之豐富、表演藝術家之多、劇團之多、觀眾之多、影響之深均為全國之冠。持一冊宣紙線裝《百位京劇人物圖》,讓更多人,在多姿多彩的京劇人物形象中,感知京劇、國畫經典魅力。

宣紙線裝《百位京劇人物圖》,品味百變京劇人物形象

北京同雅文化,數字化定製宣紙線裝書一本起印,讓線裝地方誌,線裝家譜族譜、國學/文史線裝書、古典詩詞線裝書、古籍中醫及佛經線裝書、龍鱗卷、書畫長卷等實現按需定製、快速低價,訂製熱線15075618543

宣紙線裝《百位京劇人物圖》,品味百變京劇人物形象

宣紙線裝《百位京劇人物圖》,品味百變京劇人物形象

宣紙線裝《百位京劇人物圖》,品味百變京劇人物形象

宣紙線裝《百位京劇人物圖》,品味百變京劇人物形象

宣紙線裝《百位京劇人物圖》,品味百變京劇人物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