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1 在現代農業需要發展中,農民缺乏一種精神,創業中處處碰壁

社會在不停地發展變化中,現在農產品供需發生了變化,供大於求,糧食出現過剩,農產品滯銷的信息此起彼伏。為什麼?因為市場經濟中單個農民很難和市場接軌,很難在對農產品種植養殖分析研判基礎上,進行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生產適銷對路的農產品,農業生產方式需要改變。然而現在大部分農民的思想仍沒有轉變,單打獨鬥,在市場競爭中摔得鼻青臉腫的。農民應解放思想,放開眼光,不能只顧埋頭苦幹,

要抱團發展,形成合力。共同分析市場,開拓市場。要明白1+1大於2的道理。當然,抱團發展能釋放出高能量,同時需要有一定的制度約束。

在現代農業需要發展中,農民缺乏一種精神,創業中處處碰壁

現代農業生產需要規模化經營。就那小麥來說,種糧大戶在購買種子,農藥,化肥,耕作等方面要比零散戶每畝節約50元左右的投入,同時種量大戶在品種選擇、科技運用、銷售等方面上要優於小農戶,每斤優質小麥價格又要比普通小麥價格高出0.2元左右,這樣一來每畝小麥增收200元到250元左右,如果幾個種糧大戶,或者一個村抱團發展,投入成本是不是會更低,產出是不是會更高。

電商同樣需要抱團發展。“中國網店第一村”義烏青巖劉村,為什麼能成功?村裡創業理念不同,村裡的同行都十分願意分享創業經驗,他們還建立“賣家聯盟”的微信群,定期會請老師開展一些免費的培訓和沙龍,同行交流傳遞經驗,出謀劃策, 同時,在青巖劉村由於“抱團取暖”, 快遞很便宜,在全國,無論新疆西藏,一公斤以內的一單3塊2毛,完全可以做到包郵。村裡20多家不同的快遞公司開了30多個快遞收貨點,村裡出面和任何一家快遞公司談判,物流上就節約了很大的成本,

在現代農業需要發展中,農民缺乏一種精神,創業中處處碰壁

休閒農業需要集體的力量。現在休閒農業發展呈爆發式增長,但是一家一戶很難形成氣候,很難完成基礎設施,環境衛生等,需要以村為單位整體打造,同時集體需要一家一戶抱團發展,自覺維護,努力配合才能形成一種巨大的合力,在市場中凸顯出來,先富起來。浙江許多鄉村的農民就是這樣發展鄉村休閒農業的,不僅可以在家門口就業創收,而且還可以享受綠色生態環境。

綠色、特色農產品需要共同打造。綠色、生態、特色農產品是城市居民消費的趨向,一家一戶種植綠色產品不可能進行宣傳,進行品牌打造,進行冷鏈運輸,進行市場配送。必須加入企業,加入合作社,統一聯合起來,使一家一戶形成一個緊密的利益共同體。用一定的規章制度來約束每一個成員,用規模來降低成本,進行公司化形式運作,實現共同致富。

在現代農業需要發展中,農民缺乏一種精神,創業中處處碰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