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3 網籌金融:非正常退出的都不是真正的P2P

網籌金融:非正常退出的都不是真正的P2P

當下的P2P退出潮表現為的絕不是簡簡單單的流動性危機,而是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道德風險三方面風險疊加推動的聯動性危機。這場危機的應對,既是對網貸行業的沉重考驗,也是對監管智慧和應對手腕的考驗。

今年上半年,整個金融市場的資金都是趨緊的,P2P行業更是如此。一方面是部分機構此前為了規避大標上限問題或者滿足投資者流動性需求、掩蓋壞賬的目違規開展互聯網資管業務,29號文發佈後,違規互聯網資管存量限期清零;而另一方面,部分地方執行“雙降”(交易規模、貸款餘額環比不能出現增長),使得部分平臺的逾期、壞賬無法通過資金滾動來消化,違規平臺資金鍊嚴重緊張。

而經濟承壓下,部分主打供應鏈金融、或者直接做小微的平臺出現債權項目逾期,客觀上說是正常的。供應鏈金融雖然有核心企業兜底,但P2P圍繞的核心企業質量肯定在銀行質量之下,經濟金融形勢下兜底能力不足。主要就在於核心企業出了問題,一些平臺綁定的核心企業也就幾家,一旦有一家核心企業出問題,也是致命的打擊。

由於缺乏監管,行業中部分平臺的公司治理淪為笑話,開展自融或關聯交易不是秘密,甚至被披露了,也毫不避諱;部分騙子更是利用平臺進行集資詐騙,或是開展純粹資本運作坑騙普通散戶,對於行業生態環境的影響是極其惡劣的。

監管在P2P的性質界定上具有預見性,但可惜很多機構或是主觀或是客觀因素難以及時轉型為信息中介平臺。如果真是監管認可的P2P,不可能出現現在的危機。可以說,目前所有非正常退出的平臺都不是真正的P2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