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 如何讓“一隻貓”找出你無法看見的建模差錯

對於建築生而言製作建築、室內渲染效果是非常頻繁的。在渲染效果中我們可以體現出空間體量、材質質感、光環境陰影及遮擋等。針對於質感而言,常見的材質還是很好表現的,通常模型做好之後,只要把握好材質的漫反射、反射、折射等物理特性就可以了,我們使用VRAY的材質編輯器就可以直觀的調整出想要的效果。

如何讓“一隻貓”找出你無法看見的建模差錯

但並不是所有的物體質感都這麼好表現,比如玻璃窗的表現就需要特別的注意。我們可以建立一個模擬的小房間,房間的四面牆上製作好玻璃物體。這裡我們按照以往的經驗做法,將玻璃部分製作成一個片狀物,賦予玻璃材質。(經調整,物體正面顏色為白色,背面顏色為亮紫色)

如何讓“一隻貓”找出你無法看見的建模差錯

模型製作好後,我們可以測試一下玻璃材質的效果,渲染效果如下:

如何讓“一隻貓”找出你無法看見的建模差錯

這樣的渲染結果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下面我在房子裡面放一個貓的模型再次渲染,看一下效果:

如何讓“一隻貓”找出你無法看見的建模差錯

我們可以看到,屋子裡貓的影像發生了嚴重的多重摺射,甚至出現了“分身”效果。這個結果是嚴重偏離我們現實生活中玻璃窗的質感的。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首先可以確定的就是材質本身應該不會有問題,因為我使用的是VRAY默認的玻璃材質。

排除了材質的問題,那麼問題就一定出在模型上。這個模型的玻璃用的是單面物體,如果改成雙面又會如何呢?我們將單層玻璃推拉出一個厚度,把房間和貓整體複製,框架修改為亮黃色,做一個渲染對比:

如何讓“一隻貓”找出你無法看見的建模差錯

對比後可以發現,有厚度的玻璃模型呈現出了自然的玻璃材質效果,反射、折射效果準確。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對我們來講又有什麼意義呢?

要解釋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我們可以將模型簡化一下。將原來的藍色房間更換為一個由六個單面組成的矩形盒子。將黃色房間更換為一個六面都帶有厚度的空盒子。兩個盒子都賦予標準玻璃材質,貓依舊保持原位置不動。

如何讓“一隻貓”找出你無法看見的建模差錯

模型修改完成後進行渲染,可以看到左邊的盒子由六個單面組成,系統錯誤的認為這是一個實心的物體,於是就出現了類似實心水晶的效果,貓也就成了琥珀一樣的存在,以至於出現分身效果也就不奇怪了。

如何讓“一隻貓”找出你無法看見的建模差錯

右邊空心有厚度的盒子,系統默認每一個面都是帶有物理意義的實心玻璃板,六塊玻璃板圍成一個大的玻璃盒子。

這樣計算出的結果就完全符合物理規律,玻璃效果正確。貓“正確的”生活在一個玻璃盒子裡。

同理,在製作建築物的玻璃、幕牆等玻璃物體的時候,如果採用單層模型,渲染效果就會呈現出實心水晶的效果與現實差別較大。這也提醒我們,在製作玻璃類物體的時候,儘量按照物理實際為玻璃物體增加厚度,這樣才能保證在渲染的時候產生正確的反射折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