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賽博朋克(知識點)

今天的小課堂我們來說一個頗具文藝創作者歡迎的題材——賽博朋克(cyberpunk)。

“賽博朋克”由“網絡(cyber)”+“朋克(punk)”兩個詞合成而來,這個說法源自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1984年出版的小說《神經流浪者(Neuromancer)》,它是“科幻”設定下的子類。賽博朋克世界的特徵有:計算機、基因工程、人工智能等高度發達的科技;“人”的定義模糊;貧富差距懸殊,階級矛盾尖銳;惡劣的自然環境……賽博朋克的世界既五光十色、酷炫無比,同時又危機四伏、細思恐極。

賽博朋克(知識點)

1982年,由雷德利·斯科特導演,哈里森·福特主演的經典科幻片《銀翼殺手(Blade Runner)》上映。電影改編自科幻作家菲利普·K·迪克1968年出版的的小說《機器人會夢見電子羊嗎(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雖然當時口碑、票房均表現不佳,但影片的價值經過歲月洗禮逐漸顯露,被認為是賽博朋克的開山之作。2017年,電影續篇《銀翼殺手2049》電影上映,立刻好評如潮,雖然票房依然有限……

賽博朋克(知識點)

除了《銀翼殺手》之外,《機械戰警(Robocap)》《12猴子(12 Monkey)》《黑客帝國(Matrix)》等影片也有很獨特的賽博朋克風格,在動畫領域,《阿基拉(Akira)》《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銃夢( Battle Angel Alita)》的影響力也很深遠。

賽博朋克(知識點)

賽博朋克在遊戲領域也是一股強勁勢力:《殺出重圍(Deus EX)》《網絡奇兵(System Shock)》《暴力辛迪加(Syndicate)》《晶體管(Transistor)》《VA-11 HALL-A:賽博朋克酒保行動(VA-11 Hall-A: Cyberpunk Bartender Action)》……這類遊戲的場景往往十分迷人絢麗,為玩家提供了一個盡情發揮的舞臺。

賽博朋克(知識點)

如今有兩款尚未發售(完全沒有發售日消息)的賽博朋克遊戲非常值得矚目,其中一款是Odd Tales開發製作的獨立遊戲《最後的夜晚(The Last Night)》,遊戲採取的畫面技術十分有特點,光看預告片就讓人目眩神迷;另一款則是《巫師(The Witcher)》系列開發商CD Projekt Red開發中的3A大作《賽博朋克2077(Cyberpunk 2077)》,考慮到《巫師3:狂獵(The Witcher 3:Wild Hunt)》的卓越成就,我們實在難以控制對本作的期待,無比希望CDPR這家波蘭廠商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賽博朋克(知識點)

賽博朋克(知識點)

以上就是今天的小課堂,希望能各位新手玩家帶來一些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