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韋零:沉心脫貧 用“智”致富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王彬)在黔東南州黃平縣的安江村、城溪村和火車站村,有一個外鄉人的名字家喻戶曉。在他的帶領下,當地落後破舊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也是因為他的出現,讓當地貧困群眾走上了脫貧致富路。他就是貴州省水利廳煙水處副處長,同時也是現任黃平縣谷隴鎮火車站村第一書記韋零。

韋零:沉心脫貧 用“智”致富

韋零(左一)走訪安江村貧困戶受訪者供圖

主動請纓卻遇土地流轉難題

  2016年4月,時年38歲的韋零主動請纓到貧困落後的黃平縣開展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第一站就被分到重安鎮安江村任駐村工作組第一書記。

  當時的安江村共有809戶4004人,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達1150人,貧困發生率28.7%。為了儘快瞭解當地的人員、土地和生產力情況,韋零組織當地村幹部一起不分晝夜的走街串戶,過上了“遊民”一樣的日子。不過在走訪中,韋零也發現了安江村的問題。

  “當時為了壯大村集體經濟,我們村集體公司需要流轉土地進行土地平整開展高標準、集約化大棚蔬菜種植,但大部分農戶都不願意流轉土地,一時間陷入了困境。”

韋零:沉心脫貧 用“智”致富

韋零(左一)向農戶作蔬菜基地土地流轉動員受訪者供圖

  流轉土地就是要農戶把土地經營權轉讓給村集體公司,很多村民擔心搞大棚種植沒有銷售渠道,所以一直不敢同意。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韋零又當起了“銷售”,去找企業與村民簽訂訂單合同,這才打消了村民們的疑慮,順利完成了100畝高標準大棚熟採建設。不僅如此,還爭取到了技能培訓專項資金,幫貧苦戶提升就業技能,把“授人以魚”變為“授人以漁”。

韋零:沉心脫貧 用“智”致富

安江村西紅柿喜獲豐收受訪者供圖

轉戰城溪又遇新困難

  2017年7月,在安江村已經做出成績的韋零為了幫助省級極貧鄉鎮谷隴鎮城溪村脫貧,又毅然奔赴城溪村任第一書記。

  城溪村脫貧最大的優勢在於致富能手和年輕黨員有近150人,韋零根據這個特點立馬制定了“林下養雞”和“中藥材種植”的產業發展方案,可沒想到又出了問題,在建設過程中還被農戶多次堵工,明明是好事一件,怎麼會遭到反對呢?

韋零:沉心脫貧 用“智”致富

韋零(右一)在城溪村進行危改戶實地調查受訪者供圖

  “最大的問題依然是土地。”讓韋零記憶最深的是貧困戶楊東尾,“當時他同意流轉土地,但是不允許硬化土地。而我們養雞場辦公區和部分育苗區需要硬化場地才行,這之間出現了矛盾。”

  在瞭解了情況後,韋零說服企業進行補償,並優先僱傭他家勞動力在養雞場務工,不僅保證了項目推進,也讓楊家多了一份勞動收入。

  目前,城溪村發展出來的“10萬羽林下養雞”和“600畝中草藥種植”將聯結全村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並計劃實現每年至少10萬元的村集體經濟收入。

智創“三個清單”加強幹群聯繫

  不管是在安江村還是在城溪村,對韋零來說,還有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村黨領導團隊的建設。

  “安江村致貧的主要原因除了自然地理條件的不均衡,還有一個就是村黨組織領導功能弱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韋零開創性的提出建立“三個清單”,即貧困清單、幫扶措施清單、利益聯結清單。

韋零:沉心脫貧 用“智”致富

韋零(左一)與水利專家共同規劃項目受訪者供圖

  貧困清單包括貧困戶基本信息、村情村況、致貧原因等,這就需要村領導不斷走訪瞭解情況,增強了村領導和群眾的溝通交流。幫扶措施清單則包括成立村集體控股公司、結合新農村建設實施2400萬元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等,通過制定具體的項目把幫扶落到實處。而在利益聯結清單中,項目建設用工首先利用本村貧困戶勞動力,讓他們獲得務工收入,然後在種植生產僱傭貧困戶參加勞作獲得收入,再就是貧困戶獲得扶貧資金投入分紅,三管齊下提升群眾收入。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輪站”年,韋零所在的省水利廳又讓他轉戰到火車站村啃下這塊“硬骨頭”。黃平縣“一縣一業”是種草養牛,火車站村村支書又是養牛能手,村民也都有養牛經驗,根據這一實際情況提出了500頭養牛項目,並計劃今年實施完畢,出欄第一批200頭半年成熟育肥牛,實現產業效益覆蓋全村貧困戶。

韋零:沉心脫貧 用“智”致富

安江村通組路建設前後對比受訪者供圖

  韋零每到一處便為當地群眾帶來福音,在安江村共規劃發展項目8個,預算投資近3500萬元;完成6萬平米蔬菜大棚建設,項目覆蓋貧困戶92戶362人並將於今年獲得效益分紅;完成45萬元的“安江村新城片區人畜飲水鞏固提升工程”,長效解決新城247戶1278人安全飲水問題……在城溪村引進貴州豐盛源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430萬元建設10萬羽林下養雞項目,項目覆蓋貧困戶70戶;協調資金60萬元實施200畝中藥材種植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1500萬元的白芨種植產業基地600畝;2018城溪村將在實施的200畝經果林套種中藥材項目中獲得超過10萬元的村集體收入……而火車站村的養牛項目也已如期開工,覆蓋全村508名貧困人口,將為火車站村脫貧致富吹響號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