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網聞博報:“非法種植轉基因玉米案”絕不能“一判了之”

《網聞博報:“非法種植轉基因玉米案”絕不能“一判了之”》

據《科技日報》2018年6月14日發表文章稱,圍繞轉基因的紛爭,顯示出我們民族還相當欠缺科學精神。調查顯示,只有1.2%的消費者知道中國政府僅批准轉基因棉花和轉基因番木瓜的商業化種植,而其他冠以“轉基因”的上市農產品都是謠傳。科學精神不是科學家的精神,跟每個人有關。如果一個社會的成員普遍不具備科學精神或者說科學氣質,理性的討論就難以開展。轉基因技術在中國的遭遇,顯示出科學精神這個基礎軟件,中國尚未安裝完備。

在網聞博報看來,誠如斯言,圍繞轉基因的紛爭,顯示出“我們民族還相當欠缺科學精神”。轉基因技術在中國的遭遇,顯示出科學精神這個“基礎軟件”,中國尚未安裝完備。那麼,既然“科學精神”不是科學家的精神,那麼這個“科學精神”或者說科學氣質“基礎軟件”,究竟是個什麼“洋玩意”?又會不會是“精神轉基因”的“中國製造美國芯”呢?對此,我們不妨先一起瀏覽幾條相關時訊,然後再繼續討論。

陝西靖邊:“非法種植轉基因玉米案”經銷商被判刑!

據澎湃新聞網2018年6月14日訊,記者從中國裁判文書網獲悉,陝西省榆林市靖邊縣數千畝轉基因玉米違法種植、制種案一審判決書日前公開。判決書顯示,種子經紀人(經銷商)劉某某犯非法經營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7萬元。

靖邊縣政府2016年9月曾發佈通報稱,當年8月9日,陝西省種子管理站到靖邊縣對玉米制種田進行抽查,發現在無證生產的制種戶中有285.99畝樣品呈陽性,隨後,省市縣農業部門組成應急處置工作組,對全縣玉米制種田進行全面排查檢驗,進行了現場速測和最終5批次送檢。靖邊縣政府對種植戶按1400元/畝進行補償。

靖邊縣人民檢察院指控:2016年春天,被告人劉某某在未取得主要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在靖邊縣黃蒿界、紅墩界、海則灘等地種植制種玉米2100餘畝,約定種子價格每斤5元,最低收購價位2.5元每斤,銷售種子共計12339.5斤,銷售數額為61697.5元。2016年8月份,經農業部對該玉米抽樣檢測鑑定為轉基因玉米,隨後便將所有轉基因玉米剷除,造成種植戶重大經濟損失,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

判決書顯示,除靖邊以外,被告還在內蒙古、遼寧等多地繁育或出售轉基因玉米。據劉某某供述,2015年,他在內蒙古納林河七組繁育了100畝轉基因玉米,產量約7萬多斤,其中約6萬斤被他當做商品玉米出售。2015年,劉某某在陝西省靖邊縣黃蒿界鄉繁育500多畝轉基因玉米,產量約30萬斤。其中20多萬斤被劉某某通過靖邊的配貨站發往老家。2015年冬天,劉某某自己僱車從家裡拉著種子去各個鄉鎮賣,在遼寧省錦州市黑山縣羅屯鎮、八大蒿鎮、新立屯鎮、瀋陽康平縣方家村(鎮)等地銷售了20多萬斤,每斤8元。2016年,劉某某在陝西省靖邊縣銷售了約1萬斤轉基因種子,每斤5元。隨後,他被當地警方抓獲。

判決書顯示,證人雷某某稱,2016年3月份,劉某某給他打電話說,有一些玉米種子要銷售,不用立即付錢,還可以給種植戶每畝押金100元,將來以每斤2.5元保底價格回收,並承諾將來收購的種子每斤給他抽利潤0.2元。雷某某稱,劉某某向他提供三個型號的玉米,農業部門檢測出006、008型號種子系轉基因玉米,共7321斤。據被告劉某某供述,其轉基因玉米種子系朋友從海南省買回,品種為“世賓338”,無任何手續,未申報,無備案。2011年,劉某某購入三袋(每袋100斤)轉基因玉米種子,每斤價格是5元。

新疆昌吉:“非法轉基因玉米案”四被告獲刑!

據澎湃新聞網2018年6月14日訊,6月13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佈了一起發生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圖壁縣的轉基因玉米制種案,涉案農田2890畝,122戶農民遭遇玉米制種“陷阱”。

呼圖壁縣人民檢察院對該案提起公訴。一審刑事判決書稱,經呼圖壁縣人民法院審理查明,2016年3月,被告人羅濤、徐振杰、徐龍、仲某某以不合格的、父本含轉基因的玉米親本種子,冒充非轉基因玉米種子,與前述農民簽訂了玉米雜交制種預約生產收購合同,以生產轉基因玉米種子“金慶101”和“世賓338”。其中,馬場湖村一組農民種植了990畝制種玉米,幸福村農民種植了1900畝。2016年5月,呼圖壁縣農業局執法大隊工作人員用試紙條檢測時,發現這些作物含轉基因成分。其後涉案玉米被全部砍除。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司法鑑定科學技術研究所農林牧司法鑑定中心對受害農民的經濟損失出具了鑑定書。部分被砍玉米制成了青貯飼料,挽回了125.4015萬元經濟損失,受害農民共計遭受損失333.1097萬元。

呼圖壁縣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為受害人提供的玉米種子既沒有通過國家行政管理機關審定,也沒有核發該玉米品種的生產經營許可證,造成的鉅額經濟損失,其行為完全符合生產偽劣種子罪的構成要件,其犯罪結果已達到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使生產遭受特別重大損失50萬元的起點”,應當依法嚴懲。

被告人羅濤、徐振杰、徐龍、仲某某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到七年,並處罰金8到10萬元不等。

“轉基因爭議”退化成“口水戰”?媒體稱“公眾科學精神匱乏”!

據《科技日報》2018年6月14日訊,如果你想在飯桌上吵架,或讓大家陷入尷尬的沉默,可以聊聊轉基因。前幾天《自然》旗下一本雜誌發表的《轉基因食品公眾認知:中國消費者調查》顯示,中國公眾挺轉、中立和反轉比例分別為11.9%、46.7%和41.4%。圍繞轉基因的紛爭,顯示出我們民族還相當欠缺科學精神,具體說來,分三個方面。

第一,我們發言習慣於對人不對事,讓中國的轉基因爭議“有爭沒議”,退化成口水戰。科學離不開質疑,當人們樂於提出質疑和回應質疑,就會合作出精彩的辯論,增進各方的知識。遺憾的是,我們的日常生活缺乏質疑。大家習慣了無人抬槓的融洽。一旦有人質疑,就引發情感不適,繼而是揣度動機,接下來是人身評判和激怒彼此。圍繞轉基因的爭吵往往如此:反方稱挺方拿了外國公司的錢,想讓民族斷子絕孫,挺方稱反方愚昧、科盲(不是每個人都會人身攻擊,但大體如此)。試問:某人受賄或科盲,與其意見真假,是何關係?答案是並無關係。執著於詰問動機和人品,說明我們對“只談事實”的科學精神還很陌生。

第二,我們缺乏好奇心,這使得我們對眼下用不上的知識毫無興趣。很多科學家對其專業之外的話題也一竅不通。因此我們一旦面臨新問題,判斷陌生事物,只能跟隨直覺。各種調查顯示,即使受過理工科高等教育的人群,其中也有大比例疑懼轉基因的(只有生物學背景人群明確挺轉)。常聽人說,即使只在高中學過生物,也應該能弄明白轉基因。但應試和運用是兩回事。

第三,我們習慣從眾,不願求真。文章開頭所說的調查顯示,只有1.2%的消費者知道中國政府僅批准轉基因棉花和轉基因番木瓜的商業化種植,而其他冠以“轉基因”的上市農產品都是謠傳。小番茄或者紫薯是否是轉基因作物?在網絡上查閱研究,本不難有自己的主意。但我們寧願點贊轉發,並不願花5分鐘去求證。這讓低劣信息充斥公共空間。從眾心態是一種人性,如果沒有求真意願的平衡,有時就會讓群體走向荒誕和自害。科學精神不是科學家的精神,跟每個人有關。如果一個社會的成員普遍不具備科學精神或者說科學氣質,理性的討論就難以開展。轉基因技術在中國的遭遇,顯示出科學精神這個基礎軟件,中國尚未安裝完備。

崔永元亮相媒體採訪會:我說轉基因的時候你們都在哪呢?

據《華夏時報》2018年6月9日訊,教授崔永元,他的助手從記者席的後面走到側面,在他能看到而記者們看不到的位置,用兩隻手比出暫停的動作,示意他採訪該結束了。他裝作沒有看見,繼續回答記者們接連不斷的問題。幾分鐘後,助手再次比出暫停的動作,眉頭漸緊。他還是繼續回答問題。又過了幾分鐘,助手更顯焦急,他再也不能裝作沒看見了,告訴記者,最後兩個問題。他回答了七個問題才離席。這是站在輿論風波中心的崔永元,在6月5日下午4點多進行的一次媒體採訪會。離席前,他主動甩出了大家猜疑的那兩個名字。藉著轟動效應,回到了樓上的辦公室。

2013年從央視離職後,他的身份一直在轉換,卻一直沒有離開《實話實說》建立的公眾形象。白巖松覺得他做事認真,敬一丹認為他“蠻拼的”,柴靜說“大家都愛他”。早先曾因反轉基因,他自費跑去美國拍紀錄片,和方舟子及各路網友辯論,在政協會上提提案。如今他成為中國傳媒大學的教授,一心做口述歷史研究,在這一領域開疆擴土。

按照此前的安排,各媒體應該分別進行專訪。助手告訴記者,他已經密集接受了兩天的媒體專訪,考慮到精力有限,且當天媒體眾多,就改成了多家媒體共同進行的採訪會。崔永元的年紀已經寫在臉上,標誌性的笑容還在,讓熟悉他熒幕形象的人們不禁感嘆。入座時看到記者們留在桌上的紙片,他第一反應是掏出花鏡戴上,端詳一番。人們也知道,儘管他的微博認證還是知名主持人,但他已經不是《實話實說》的崔永元了。人們因《實話實說》欄目對崔永元仍然抱有正義期待。

期待的種子在他向轉基因宣戰的時候就已埋下。2013年從央視離職不久,崔永元耗時10天走訪了美國的洛杉磯、聖地亞哥、芝加哥、斯普林菲爾德、西雅圖、戴維斯六個地區,對專家和民眾進行了有關轉基因食品的近30場訪問。他將截然相反的觀點羅列在一起,形成68分鐘的紀錄片。這一紀錄片讓眾多早已對轉基因食品產生懷疑,又說不出問題在哪的國內觀眾找到了依據,但也被眾多農業專家、科普人士和“挺轉”公眾所詬病。爭論演變成罵戰,“崔永元空有豪情卻缺乏常識”的觀點由此產生。其中,他將自己與方舟子的罵戰視為一個里程碑,“從那之後我什麼都不怕了”。對此,敬一丹評價說,他太較真了,他的失眠、他的糾結,恐怕都和較真有關。白巖松則回憶道,兩次出去採訪,最後小崔都是被擔架抬了回來,“嚴肅是他笑容後面的目的。”

至今,他還放不下轉基因。採訪中他不時地問記者們,“我說轉基因的時候,多希望你們能來啊。那時候你們都在哪呢?”爭論的最後,以崔永元在網上銷售有機食品結束。商城還因為售賣的農產品價格高昂而一時成為新聞焦點。崔永元不得不宣佈永久退出電商的管理運營,卸任CEO。但關注這一事件的網友們,對他“反轉”的動機起了疑心。“我才不在乎網友的想法和評論呢。我告訴你,什麼樣的人在乎網友評論,你今天記住了。就是把評論關掉、刪掉(的人)。我們都不屑做那樣的事。我們為了表示不屑,所以我們都不理粉絲的那些留言。”6月5日的採訪會上,崔永元表示。

人們依然對他的正直和善良抱有信心。柴靜說:“他身上的真誠和決不偽飾,有了這個,他才有勇氣和智慧嘲弄那些可笑而巨大的東西。他代表著我心中評論部的獨立精神和自由思想。”她回憶崔永元患抑鬱症後,有一年央視評論部的年會。崔永元親自張羅,請了趙本山、郭德綱和羅大佑等大腕。但是陸陸續續,臺下的人有些走了,或是打著手機出去了。羅大佑一直坐在場下,喝了兩瓶酒,一直到11點多上場。羅大佑也不登臺,踩個凳子抱住吉他。羅大佑對著話筒說:“小崔,不怕,我也抑鬱過。不是我們有病,是這個時代有病。”崔永元正對羅大佑坐著,熱淚盈眶。

他的睡眠還要靠安眠藥,少的時候一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多的時候也不過五六個小時。躺著的時間長,就是睡不著。醫生恨不得把他綁走,找個沒信號的地方擱下。他身邊的人希望風波趕快過去。崔永元自己也說,已經習慣了清靜的生活。當天的採訪在一個大教室進行,他背後的屏風上、教室牆壁上、沿牆排布的玻璃櫃裡,都是字畫。記者們坐的實木椅子非常拙樸、笨重,一挪動就發出刺耳的巨大聲響。這裡是他給研究生上課的地方,他現在是中國傳媒大學的一名教授。

“我在這帶研究生,我從來不坐在這個地方講課。我從這開個頭,一分鐘,我就會走到那邊的桌子那。”他拍拍自己坐著的藤椅,指著記者席後面,“跟學生去交流。聽他們的每一個問題,主要聽他們的,然後我表達我的觀點。”他享受和學生一起討論的過程。大家一起研究怎麼寫學術著作、編教材和各種各樣的書。此前,他的團隊編著的《述林1:戰爭陰雲下的年輕人——1931-1945中國往事》已經出版。這是一部非虛構紀實文集,收錄了21位中國抗日戰爭的親歷者及其家屬對抗日戰爭的回憶。他的團隊成員曾公開表示,做口述歷史最出名的唐德剛用一生心血做了30多人,而崔永元團隊在短短14年時間內,有4000多位受訪者,5000人次採訪。無論是對中國還是對世界而言,這都是無價之寶。

崔永元的辦公室在自己“冠名”的口述歷史研究中心樓上。一樓的安保人員稱: “崔老師的辦公室走廊兩頭都上了鎖,他喜歡安靜。”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有5個展館和6個展室,全部免費對外開放。他希望學生們去參觀。展館還具備“朝館夕室”功能,日間接待訪客,晚上用於學生自習。在此前的開放活動中,他表示希望傳媒大學和二外的大學生們到口述歷史研究中心做志願者,協助中心做好資料的翻譯、整理,加快資料的開發和數字化工作,為口述歷史盡一份力。

口述歷史研究是他2013年離職央視後的“自留地”。著名歷史學家馬勇稱,歷史是橫看成林側成峰的,而近代中國留存下來的史料,很多需要去糾偏。口述歷史從不同的側面提供了歷史記錄,能使歷史更逼近真相。崔永元經常會被問道:“做口述歷史有什麼用?”在2016年的一次活動中,崔永元非常無奈地說:“無用,無用之用。它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資料採集,這個就是2002年到現在,我和我的夥伴們乾的事兒。第二部分是,採集的資料要整理、錄入和校對,要把它做成資料庫,讓研究者去使用。第三部分就是使用。現在我們還一直沒有做使用這件事情。”他曾公開表示,不謙虛地講,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在中國是做得最好的,但是跟國際水平相比,還只是中等,所以希望大家能慢慢地喜歡口述歷史,堅持做下去。

融資流向了哪裡?華誼兄弟實控人質押股份仍超85%!

據《華夏時報》2018年6月14日訊,扛不住股權質押被誤讀造成的恐慌及股價一瀉千里,“中國影視娛樂第一股”華誼兄弟再發公告解釋股權質押及解押的情況。6月12日晚間,華誼兄弟一口氣發佈14條公告,公佈了實際控制人王忠軍、王忠磊部分股份質押及解押的情況。6月底以來,華誼兄弟就一直不太平,崔永元炮轟《手機2》,影視行業股價集體重挫,華誼兄弟作為《手機2》的出品方公司更是首當其中。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6月11日,關於控股股東質押全部股權的消息,讓華誼兄弟再次站到風口浪尖,當日晚間,華誼兄弟發佈澄清公告表示不存在拋售股份套現的行為。不過,解釋公告並未讓華誼兄弟在二級市場上反彈,6月13日截至收盤,華誼兄弟報6.91元/股,較6月1日的收盤價8.21元/股已跌去15.83% 。質押股份的融資流向了哪裡?成為擺在華誼兄弟面前需要解釋的關鍵問題。據6月11日晚間的澄清公告顯示,“王忠軍、王忠磊先生一直關注各個行業的創新發展,也希望這些領域可以與公司有更好的聯動,促進公司的整體發展。王忠軍、王忠磊先生股權質押的資金用途,主要用於項目投資及股權投資。”

記者翻閱華誼兄弟2017年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對外投資共計14項,投資額為14.7億元,佔2017年營收的比重高達37.25%。2017年,華誼兄弟的營收為39.46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8.28億元,比上年同期上升2.4%。據記者瞭解,2017年,華誼兄弟在三大板塊產業的基礎上,確立產業投資及產業相關的股權投資為第四個重要板塊。不過華誼兄弟的投資板塊在2017年的表現並不好,投資收益為7.7億元元,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1.24%,主要是報告期內出售北京掌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形成的投資收益少於上年同期所致。

最新的2018年一季報中則顯示,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板塊各業務順利、有序地佈局推進,多個項目進入在建狀態並相繼開工,華誼兄弟電影世界(蘇州)、華誼兄弟長沙電影小鎮、華誼兄弟南京電影小鎮和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鄭州)預計將於今年陸續開業。6月12日,與澄清公告一同披露的還發布了全資子公司及實際控制人為公司申請綜合授信提供擔保暨關聯交易公告,表示華誼兄弟為實際經營的需要,擬向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兩廣支行申請2億元的綜合授信,授信期限為1年。公司全資子公司華誼兄弟互娛(天津)投資有限公司及公司實際控制人王忠軍、王忠磊擬對公司申請上述綜合授信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期限為1年,擔保金額為2億元,本次擔保不收取擔保費用。上述投資主管表示,王忠軍、王忠磊通過股權質押獲得資金,也可能用到這次擔保所需要的保證金方面。

此外,近幾年王忠軍、王忠磊也熱衷個人投資。據媒體公開報道,王忠磊在近年來分別投資了亞洲星光娛樂及餐飲品牌“叫個鴨子”兩家企業;而藝術品收藏愛好者王忠軍3年花了8億元購入藝術品。

輿情關注:華誼兄弟如何依法追究造謠傳謠者法律責任?

據搜狐財經“皮海洲”2018年6月14日訊,華誼兄弟表示,針對近期網絡上部分自媒體散佈“華誼兄弟偷稅漏稅”、“稅務部門進駐華誼兄弟進行稅務稽查”、“華誼兄弟忽然質押全部股權瘋狂套現”等謠言,華誼兄弟已於今日正式啟動法律程序,依法追究造謠傳謠者的法律責任,維護上市股東合法權益。

對於造謠傳謠者,當然需要依法追究法律責任。但華誼兄弟如何來依法追究造謠傳謠者法律責任,卻是令人關注的一件事情。比如,在涉及到“華誼兄弟偷稅漏稅”的問題上,這到底是不是謠言,恐怕不能由華誼兄弟公司自己說了算。這需要稅務部門的介入才行。又如,“華誼兄弟忽然質押全部股權瘋狂套現”,雖然華誼大股東王忠軍與王忠磊兩兄弟未質押全部股權,但公開資料顯示,兩人質押股份仍佔持有股份的比例分別為85.45%及85.68%。這個質押比例顯然並不低。 雖然股權質押不等於套現,但一旦出現爆倉情況,股權質押也就相當於變相套現了。所以,如何認定“華誼兄弟忽然質押全部股權瘋狂套現”為謠言,也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問題,怕是華誼兄弟單方面也不能認定的。

其實,針對目前市場對華誼兄弟偷稅漏稅的質疑,華誼兄弟應該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主動邀請稅務部門進駐華誼兄弟進行稅務稽查。如果華誼兄弟沒有偷稅漏稅,稅務部門的稽查正好可以還華誼兄弟一個清白。而且也可以證明部分自媒體散佈“華誼兄弟偷稅漏稅”是謠言。所以對於華誼兄弟來說,在啟動法律程序追究造謠傳謠者的法律責任之前,首先主動邀請稅務部門進駐華誼兄弟進行稅務稽查,或許更應該是當務之急。不知道華誼兄弟的當家人王忠軍與王忠磊兩兄弟以為然否?

網聞博評:拜金主義“精神轉基因”的科技創新就是“精神鴉片”毒食品

正如《科技日報》2018年6月14日文章所言,如果你想在飯桌上吵架,或讓大家陷入尷尬的沉默,可以聊聊轉基因。不過,“相當欠缺科學精神”的中華民族,卻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傳承,當然就比任何人都懂得“民以食為天”的“大道之理”。因此,中國人數千年以來的“聊天”,一直就是在“聊”這個“民以食為天”的“天”,而根本就與有沒有這個“轉基因技術”的“科學精神”無關。

網聞博報注意到,陝西靖邊“非法種植轉基因玉米案”,經銷商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7萬元。新疆昌吉“非法轉基因玉米案”,四被告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到七年,並處罰金8到10萬元不等。亦如《科技日報》文章所言,只有1.2%的消費者知道中國政府僅批准轉基因棉花和轉基因番木瓜的“商業化種植”,而其他冠以“轉基因”的“上市農產品”都是謠傳。然而,這些“非法種植轉基因玉米案”,卻在反覆證明著冠以“轉基因”的“上市農產品”絕不是謠傳。顯而易見,這些“上市農產品”的“商業化種植”,都是以“商業化牟利”為動機。因此,只要存在著個人主觀意識能動性初心的“商業化牟利”動機,就必然會有“非法種植轉基因玉米案”的繼續發生和繼續查處,也就必然會繼續爆發“轉基因爭議”的“口水戰”。

再回到本文開頭的話題,如果說,這個“科學精神”的“基礎軟件”,就是“精神轉基因”的“中國製造美國芯”。那麼,這種“精神轉基因”,就是“商業化牟利”的拜金主義貨幣迷信和“科技迷信”。中國人都知道,“糧食是用來吃的而不是用來炒的”。因此,一旦有了“商業化種植”的市場化炒作和投機牟利動機,這種“轉基因技術”的“基礎軟件”,難道不就是拜金主義貨幣迷信和“科技迷信”的“精神轉基因”嗎?更重要的是,中國人一旦有了拜金主義貨幣迷信的“精神轉基因”,又怎能擺脫“美元霸權”週期性“剪羊毛”的“貨幣貿易戰爭”呢?

遙想“上五千年”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時代,“有巢氏教民建房築屋”,就曾經實現了“房子是用來住人”的“居者有其屋”。試問,“房子是用來住的”與“房子是用來炒的”,這種個人主觀意識能動性初心的核心價值觀之爭,難道只是傳統土木建築技術與現代鋼筋混凝土建築技術的“技術之爭”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