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晉中藝校國畫高級講師董玉香

獨樹一幟的晉商感悟

董玉香,號搗墨坊主、五彩布衣。1960年出生于山西榆次。現為山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晉中市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晉中市書畫家協會常務理事;晉中市老年書畫研究會副會長;晉中畫院特聘高級畫師;晉中市藝術學校國畫高級講師。

多年前,董老師就開始關注晉商文化,一次去王家大院採風過程中適逢陰天,大霧瀰漫,迷濛中的晉商大院觸發了她的靈感;在自然造化中倍感天地之和諧,情景交融。董老師的創造靈感瞬間迸發,從此她愛上了晉商建築。

在隨後的時間裡,她走遍山西古院,強烈的歸屬感,使她將自己的創作與厚重的晉商文化相連,走出了一條傳承與弘揚本土文化的嶄新道路。

晉中的晉商巨族是明清兩代晉商的傑出代表,他們在創造“海內最富”神話的同時,建造了一座座豪宅大院,如喬家大院、梁家大院、王家大院和常家莊園,其建築之精美,規模之宏大,佈局之有序,令人讚歎,吸引了無數文學家、攝影家、影視劇組前來表現它的建築魅力、人文故事。

董老師以細膩的視覺、豪放的筆墨,濃墨重彩展示了大院凝固的歷史文化和蘊含其間的人文故事。她抓住晉商大院青磚黛瓦,飛簷斗拱,磚雕木雕的建築特點,用老辣雄渾的拙筆法、一氣呵成的水墨韻、中西結合的特效圖,構築了晉商大院的深邃厚重,形成了她獨具特色的筆墨韻律,填補了用國畫的形式反映晉商文化的空白。

平遙雙林寺是世界文化遺產,它以精湛的彩繪塑像文明中外,被中外藝術家譽為“東方彩塑藝術寶庫”。雙林寺彩塑以宗教題材為內容,精美傳神、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董老師再度嘗試用國畫的形式,來表現它的藝術魅力,她骨法用筆,重彩潑墨,通過墨的濃淡變化,採用大寫意手法表現出了觀音、韋陀等塑像的威嚴雄偉,畫面豐滿而細節生動,具有強烈視覺衝擊力。

董老師還多次去磧口採風,磧口是位於呂梁的黃河古渡口,繁忙的漕運,曾使這裡形成了一個大的商貿集鎮,古鎮內遺存有豐富的明清建築,如貨棧、票號、廟宇、民居、當鋪、碼頭等。她在那裡靜靜地領略了古風古韻,經過反覆觀察與磨練,另闢蹊徑,領悟錘鍊出了用快速皴墨法、沒骨法來表現其古樸蒼涼的特質。並於黑白之間,點綴了一些色彩絢麗的山花,平添了唯美意境。

徽商和晉商都是明清時期稱雄海內的商幫,同樣喜歡富而建房修屋,打造豪宅,造出的徽派建築可與晉商大院相媲美,所不同的是徽派建築粉牆黛瓦、馬頭高牆、流簷翹角、雕樑花窗、曲徑迴廊、亭臺樓榭和諧組合。

建築風格不同,董老師的畫法也不同,她用中國畫變形的線條和西洋畫的透視法來表現徽派建築玲瓏剔透的風格,別有一番風味。她對徽派建築如此用心,由此,也可以看出她解析晉商大院時所賦予的極致的感情。

她這樣評價徽商建築:“徽派建築秀氣、靈動。晉商建築大氣、莊重。這不僅僅是氣候的原因,還是人文的原因。從建築中可以看出一個區域的心理走向,這就是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吧。”

她飽含深情地說:“讓更多的人通過我的作品,可以真實的感受晉商文化的厚重,讓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不能徒有其表,我作為一個畫家,要把咱們看不到的東西呈現給大家,這樣生活才有意義。”

此次畫展分為“感悟佛理”“大院風骨”“古風再現”“徽商弄巧”“紙韻春秋”“花動鳥鳴”六個展區。作品共計80餘幅。在隨後的展期裡前來參觀的各界人士絡繹不絕。

創新進取的文化使者

董玉香自幼酷愛繪畫,中學時就在美術班嶄露頭角,後考入山西大學美術學院,師從齊白石第三代弟子楊吉魁先生專攻寫意花鳥。畢業後一直在晉中藝校從事中國畫教學研究工作,並擔任美術專業部主任多年。幾十年來,她筆耕不輟,日積月累,勤修苦練,執著於繪畫藝術。畫法畫技畫風日臻成熟,雙鉤、沒骨、皴筆、潑墨等技法運用嫻熟自如。作品《春酣》在山西美術家協會舉辦的“山西省第五屆工筆花鳥展”中獲優秀獎;作品《雲雀戲竹林》在“晉臺書畫聯展”中獲最佳作品獎,並遠赴臺灣展出;在省美協舉辦的山西省第十六屆美術作品展中,作品《大院春秋》入選。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董老師這些年幾乎走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用畫家的視角觀察大自然,積累了豐富的素材,不僅激發了創作的靈感,還在交流過程中,讓更多的書畫愛好者瞭解晉商文化,感悟晉商魅力,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祖國的大好河山,為董老師的創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存、生活、鬥爭中發明了語言文字、青銅器、陶瓷、瓷器、造紙術、印刷術、渾天儀等等。博大精深。董老師在遊歷過程中將所見所感,巧妙地運用摺紙法、揉紙法、彩墨法,層層疊加、反覆渲染等國畫特技手法,將中華文化躍然紙上,意在筆先,筆到意顯,把自然與人文描繪得惟妙惟肖,美麗鮮活,可謂“紙上韻春秋,畫中顯文明”。

花鳥歷來是國畫家最喜歡錶現的素材,董玉香獨愛梅蘭竹菊,她喜歡梅花的清傲、蘭花的典雅、竹子的遒勁、菊花的多姿;她所繪製的一組反映它們的畫作,運用西洋畫的構圖、中國畫的技法,表現了四君子各自的性格和韻味。她畫的梅花迎風傲雪,她畫的幽蘭清香四溢,她畫的竹子挺拔向上,她畫的秋菊栩栩如生。整組畫墨色交融,相得益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

教學創作

共繪春秋

董老師不僅對藝術孜孜以求,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用於教學,細心傳授學生,培養了多名優秀的美術人才,受到學生的愛戴。

1970年代末,她參加工作以後,經過不斷歷練,潛心於國畫事業,現任晉中市藝術學校國畫高級講師。由水彩畫到國畫的昇華,成熟的是藝術,感悟的是生活。

30多年來,她從未停止過研究與創作,堅持把繪畫教學放在第一位,平日裡嚴格要求學生,從最基本的筆墨紙硯開始。在教的過程中,她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不怕拖後腿,為後進生重複講解繪畫技巧,使學生們在提升技藝的同時還能增強信心。她每週都會點評作業,及時解決問題,在融洽的學習氛圍中獲得學業進步。週末雙休的時候,還主動到老年大學給老年人講解國畫藝術。

幾十年來,她筆耕不輟,日積月累,勤修苦練,執著於繪畫藝術。當我們在欣賞董老師的作品時,總能獲得愉悅的感受,這些都來自於她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恬淡閒適的生活態度。董老師把女性的柔情和男性的剛毅融入自己的國畫中,加上不斷追求創新,形成了自己獨有的創作風格,使她理所當然地成為當代獨樹一幟的實力派女畫家。

董老師說,她最欣慰的事情不是自己的繪畫成就有多高,而是關注晉商文化的人越來越多。這次畫展有很多董老師的學生從北京、上海等地專程趕回來,更多的是那些觀展的市民,畫展的參觀規模和人數都遠超以往。

當被問及將來的創作與教學時,她感慨地說:“我明年就要退休了,在工作上是一個完結,在生活上和藝術上,才是一個嶄新的開始,我可以拿出更多的時間學習與弘揚晉商文化,用藝術更加盡情地宣傳我們的本土文化。”

令人欣喜的是,董老師所在的晉中藝校,以文化自覺傳承民族文化,以文化自信培養藝術人才,主動擔當傳承地域文化和培養藝術人才的重任。因而她的畫展能夠給予這座城市很多,給予市民很多,給予我們的城市文化很多……

在關於董玉香畫展的不斷採訪中,我們也收穫很多:

“這次能夠有機會參觀董老師的作品,我很高興,這麼多風格不同的作品讓我增長了見識,更加堅定了我的藝術道路”一名藝校學生說到。

“董老師的視角很細膩,在大院風骨這個展區看出董老師鍾情於深厚的晉商文化,她潑墨淋漓的大寫意、老辣雄厚的拙筆法、一氣呵成的水墨韻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一位書畫愛好者如是說。

“藝術來源於生活,從這些樸實的作品中,我能感受到董老師是一位懂生活,愛生活的妙人。能夠在揮毫間直指生活的本源,很透徹,很生動。”一位老作家提到。

據悉,畫展的成功舉辦,引起了各界的廣泛好評。近日,畫展已移至市委、市政府大樓舉辦,以推進機關文化建設,使晉商文化以看得見的形式走進機關,這大大增強了廣大幹部熱愛家鄉、弘揚本土文化的積極性,並促進他們為黨增光、為民服務的凝聚力和創造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