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劉柯:A股為何與降準反向而行?

A股再度視利好為無物。一個沒有賺錢效應跌跌不休一味圈錢的市場,怎麼可能吸引增量資金?如果不改變重房輕股的價值取向,再放水對資本市場都是杯水車薪。

■ 劉柯

週末央行如期降準0.5個百分點,輿論一片讚美之聲,直呼央媽才是親媽。更有細心人仔細算賬,降准將給市場釋放7000億流動性,而這7000億還是基礎貨幣,乘數效應將給市場帶來3萬多億的增量流動性。這下,股市就可能有錢了。

理想總是美好的,現實總是殘酷的。25日,“7000億”僅僅給上證指數帶來一個高開,然後便是持續下跌,滬指最終跌幅達到1.05%。有人戲稱,沒有降準,股市可能還跌得沒那麼厲害。

降準不是為了股市,7000億也好,3萬億也罷,能流入股市的微乎其微。從25日的實際情況看,可能不僅一分錢都流不進去,倒可能讓股市再次形成溢出效應。一個沒有賺錢效應跌跌不休一味圈錢的市場,怎麼可能吸引增量資金?進來一個割一個,進來兩個割一雙,人家不是傻子。再說,降準一是為了支持債轉股,二是扶持小微企業,哪有支持資本市場的說法?樂觀的投資者似乎有點自作多情了。

從25日A股的實際情況看,降準最受益的銀行股率先下跌,讓人大跌眼鏡。有人說降準0.5個百分點銀行利潤整體會增長0.6%,再加上債轉股對銀行也算利好,銀行可以將不良資產轉換成股權出售,從而獲得流動性,因此銀行股業績將加速增長,股價可能由此爆發,率領上證指數收復3000點,但結果卻是向下,匪夷所思。降準降得銀行股都不漲,A股怎麼可能上漲?

從悲觀的角度看,很多人會認為央行在這個時候逆全球而動繼續擴張貨幣,是不是因為實體經濟太差而不得已為之。降準的一個負面效應居然是人民幣大跌,25日一天就大跌400基點。匯率波動會不會引發資本大量模外流?我們現在是不是隻有降準這一招了,未來怎麼辦?各種因素困擾之下,股市敏感地反應了未來的預期。有意思的是,A股應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但難以分享中國經濟高增長的紅利。能放大宏觀經濟的悲觀預期,一有風吹草動率先“表演”的絕對是A股。

其實,類似的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今年4月央行就降了一次準備金,那次還是降的1個百分點,只不過要換到期的MLF,所以實際投放是4000億流動性。即便如此,悲觀預期下的股市依舊反向表演,上證指數跌破3000點。因此,這次雖然是有點普降的味道,但市場的預期依舊悲觀。在熊市之中,任何一個利好都會被市場解讀為利好出盡是利空,就像牛市之中任何一個利空都會被解讀成利好。美國股市就是典型,加息算不算利空?人家不是也照樣漲。

還有一個看法,是這次央行降準的流動性大多又會被房地產截流,降準利好房價而不是股價。這種觀點的擁護者不少,而且最終也成為了現實。從2015年以來房價的大漲,就是伴隨著國內一次又一次的放水,然後股市卻連跌了3年。市場有錢,但都去炒房,而且能賺錢,於是形成虹吸效應,股市越跌越賺不了錢,流動性就會不斷抽出進入能賺錢的領域。所謂資本窪地的說法,其實就是自欺欺人,市場經濟永遠是一分錢一分貨,貴有貴的道理,便宜有便宜的理由。如果不改變重房輕股的價值取向,再放水對資本市場都是杯水車薪,最關鍵的是要正確引導市場預期。在全球即將告別貨幣寬鬆的時候,留給央行降準的空間其實也不多了,以後可能考慮的是要不要加息,一旦加息,聞利空而色變的股市豈不是更慘?

本文源自金融投資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