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情報:半年內26家支付機構領42張罰單;銀行理財產品總髮行量驟減

情報:半年內26家支付機構領42張罰單;銀行理財產品總髮行量驟減

監管

證監會去年罰沒款74.79億元

近日,證監會公佈了2017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2017年,證監會審結IPO企業633家,共419家企業完成首發申購,融資2186億元;266家上市公司實施再融資,融資8002億元;核准境內企業境外上市和再融資申請32件,支持境內企業在中國香港市場融資2165億港元。證監會堅持從嚴查處違法行為,2017年啟動案件調查478件,新增立案312件;辦結立案案件335件,同比增長43%;作出行政處罰決定224件,罰沒款金額74.79億元,同比增長74.74%,市場禁入44人。(新民晚報)

強監管態勢延續 半年內26家支付機構領42張罰單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21日,今年以來,央行已向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出42張罰單,26家支付機構領罰,其中,僅6月份就出現了11張罰單。 2017年,央行對第三方支付共開出逾百張罰單,累計金額超過2800萬元,約為2016年罰單數量的3倍。 (國際金融報)

行業

鹹魚理財清盤:號稱“良性退出” 明年6月兌付完成

6月22日消息,P2P平臺鹹魚理財日前疑似發佈退出公告稱,將根據互聯網金融指引,依規良性退出網貸平臺業務,公告同時附帶了兌付方案。方案顯示,鹹魚理財最晚2019年6月30日兌付完成。值得注意的是,鹹魚理財的這份退出公告沒有在官網公佈,而這一份公告與此前“五星財富”的退出公告幾乎一樣,措辭、版式、兌付模式等等,鹹魚理財都像是在照抄。(金融虎)

@鹹魚理財:自發布公告之日起,將停止新增投資標的的業務運營,維持安卓端APP系統正常登陸;平臺將設立清算工作小組併成立投資人監督委員會。

上週百家銀行理財產品總髮行量環比驟減300款

普益標準監測數據顯示,上週250家銀行共發行了1324款銀行理財產品(包括封閉式預期收益型、開放式預期收益型、淨值型產品),發行銀行數環比減少30家,產品發行量環比減少300款,環比減少18.75%。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82%,較前一期增加0.01個百分點。(證券日報)

港版支付寶推出全球首個區塊鏈跨境匯款服務

6月25日,港版支付寶AlipayHK上線全球首個基於區塊鏈的電子錢包跨境匯款服務。AlipayHK的用戶可以用手機向菲律賓錢包Gcash實現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轉賬。在區塊鏈技術的支持下,跨境匯款也能像本地轉賬一樣實時到賬,7×24小時不間斷、省錢省事、安全透明。馬雲將在香港發佈會現場見證第一筆匯款。(每日經濟新聞)

上半年超百家公司申請險企核名僅1家獲批

今年以來各路資本對保險公司的投資熱情不減。據記者對國家工商總局“企業名稱核准公告”不完全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共有102家保險公司(不含代理、經紀、公估公司)通過了名稱預核准。但引人注意的是,僅有工銀安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1家獲得籌建批覆。此外,今年還有7家險企獲批開業(2018年以前獲得牌照,經過一段時間籌建後開業)。(證券日報)

觀點

北京青年報社評:如今的降準絕不會重蹈大水漫灌的覆轍

日前,北京青年報發表評論稱,定向降準對股市、樓市的穩定都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如今的降準絕不會重蹈大水漫灌的覆轍。各方面的市場人士需要保持清醒認識,要明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依然未變,方方面面的“加槓桿”及各種資產泡沫絕不可能捲土重來。中國經濟將繼續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應對好各種貿易摩擦,持續推動結構性去槓桿,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