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或許,共享單車的“最後一公里”概念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本文要點:

  • 共享單車行業正在遭遇哪些挑戰?
  • 為什麼說共享單車越來越難以盈利?
  • 為什麼燒錢模式類似的網約車活了下來,共享單車卻深陷困境?

小黃車要黃了?

這是近段時間輿論裡頻繁出現的問句,關於ofo的負面消息集中爆發,除裁員降薪、高管離職以及資金鍊斷裂傳聞之外,還被媒體爆出其欠款達15億元,且挪用了用戶押金。

而摩拜也沒有好到哪兒去,今年4月被美團收購的摩拜也處於負面漩渦中。有媒體報道,儘管採取了取消免費月卡、提升每單實際收入等增收動作,摩拜每月運營支出還是超過4億元,遲遲無法獲得正向現金流。

共享單車,一直作為互聯網改變生活、提供便利、循環利用、節能環保的典型正面案例。伴隨著堆積如山的廢鐵垃圾以及越來越高比例的壞車,其正能量形象正在坍塌。

或許,共享單車的“最後一公里”概念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看上去,共享單車是個非常賺錢的好模式,但現實情況卻遠沒有這麼理想。不管是摩拜、ofo,還是哈羅、永安行,共享單車的收入構成都非常一致。

用戶租金:ofo投資人朱嘯虎算過一筆賬,截至今年1月份,摩拜和ofo兩家共享單車每天騎行數據加在一起是5000萬次。三年後,共享單車每天至少是1億-2億次的騎行。如按照1元錢一單來算,每天的收入是1億-2億元,一年就是300億-600億元的收入。

用戶押金:共享單車業內,使用用戶押金作為週轉資金已是一個公開的秘密。押金有可能會被用於擴大規模,有可能被用於P2P放貸,也有可能被拿去購買理財產品。在資金鍊正常時,這是很好的收入渠道;但當資金開始出問題,特別趕上用戶因為某種原因集中退押金的時候,挪用押金造成的資金窟窿,就會讓單車企業快速死亡。

廣告收入:廣告收入主要是兩個地方:一是 APP裡的頁面廣告 ,其APP的裝載量足以產生相應的廣告效應,啟動界面、內置廣告都是可以創造收入的方式,APP中還可以植入積分商城,和其他廠商合作兌換禮品;二是單車車身的廣告。

平臺開放及大數據:等用戶的出行數據累積到一定量後,就可以將數據給商家導流,作為商家做廣告的決策。通過數據規模化分析,可以幫助廣告主過濾得出比較精準的群體受眾,並進行有目的性地廣告投放,從而幫助廣告主提升目標用戶的轉化率,節約廣告成本,提升廣告效率。

這些收入在開支面前顯得杯水車薪。

一切還是那個致簡的道理:當成本持續大比例高於收入,且融資供應不上的時候,就會出現資金鍊斷裂的悲劇。

或許,共享單車的“最後一公里”概念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圖片來自中新網

共享單車所遭遇的困境和當年滴滴、Uber這類網約車的經歷非常相似。都是燒錢獲客,大規模補貼,都是為了解決出行剛需。但為何網約車經過一番大戰之後能形成如今相對穩定的格局,單車卻負面頻出?

核心問題是兩者都有消費場景,但單車卻沒有盈利場景。

回顧網約車的誕生環境,當時大城市打車難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打不到車,打到車被拒載都是痛點,於是滴滴、快的、易到、Uber等產品有了歷史機遇。共享單車的機遇是公共交通總是不能到達目的地門口,尤其是在特大城市,從地鐵、公交站出站之後,常需要再“打車”或是走很遠才能到達。

乍看之下,兩者都是基於出行的痛點進行“共享”,利用LBS技術,通過燒錢補貼獲取種子用戶。但實際上,網約車和單車的使用場景、消費場景很不一樣。

共享單車模式的本質其實是租賃。而且租賃的物品,也就是單車的成本很高,租金卻很低。這和過去人們在小區裡租DVD其實是一個模式。店主買了DVD,租給大家,有的收押金,有的關係不錯,是鄰居有信任基礎就把押金免了。

道理很簡單,如果一盤DVD成本200塊錢,每次出租收1塊錢,租給20個人,收入20元,然後DVD壞了,需要再投入50塊錢維修,修好了之後繼續租,即使租金漲到2塊錢,再租給50個人,收入100元,整體上,還是虧的。

共享單車同理,成本太高,自行車資產實在是太重了,而且都壓在了平臺一家公司身上。

別看單車單價雖然不高,但是要鋪量以及密集度,所以共享單車的總資產真的很重。而且由於單車被使用的場景無法控制(不像汽車只能在有路的地方跑,單車能讓人們給騎到樹上去),所以導致壞損率奇高,單車所有投入的維修費用是持續的,且無法降低的。即使現在不再持續增加投放,僅持續維修,這也是一大筆無法忽視的開支。向用戶收取的騎行費用,根本無法支撐高額的維修費用。

加之部分企業為了搶佔市場而過度投放單車,交通出行潮汐效應明顯,客觀上形成了單車局地淤積,除了維修車的費用,“清理”車也需要有投入。

據公開信息,每十萬輛單車,摩拜配備的運維人員不到50人,根本無法承擔車輛的運維任務,導致大量故障車佔據公共空間,影響到城市的管理。

更加可怕的是,這些巨大的開支都壓在單車平臺身上。反觀網約車平臺,壓力就小很多。

一般來說,網約車平臺可以獲取銀行貸款。他們向汽車製造商買車都是批量定製,然後以汽車為抵押物向銀行貸款,之後分期付款。這樣就讓打車平臺的初始投入沒有那麼高,他們可以分期支付銀行的貸款。

但這條路對於單車來說就走不通。因為單車實在是太容易損壞了。

或許,共享單車的“最後一公里”概念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而在收入端,單車也是問題重重。

雖然都是“平臺”,但共享單車的使用方只有用戶,因此只能從用戶一端收費。滴滴卻可以雙向收費,一邊是使用者用戶,另一邊是服務的提供方司機。而尷尬的是單車的用戶相比於滴滴的用戶對價格更加敏感,即使是同一撥用戶,在單車使用場景下也會變得對價格敏感。每提價0.5-1元,單車的用戶就會有“不適感”。

或許有人會說大數據現在很值錢。的確,數據很重要,據報告顯示,摩拜單車每天產生超過40TB的出行數據。但相比於網約車,單車的數據卻沒那麼重要。因為它能得到的數據,僅限於用戶最後一公里的數據,並不能夠獲得用戶的完整畫像。但滴滴卻是可以的,一個用戶通常以何種規律出行,乘坐專車、快車還是出租車,是否經常出差,出差去哪兒等等畫像都是打車軟件可以獲取的。所以共享單車從數據角度來說,價值也不高。

或許,“最後一公里”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共享單車更像是公共交通,需要市政層面的統一規劃、管理。而但凡是公共交通,如地鐵、公交等,很多都是需要政府補貼才能走向盈利的。這角度來看,完全依靠民間資本運營的共享單車,常常會陷入盈利困局。

而且,共享單車並非不可替代,大不了回到從前,因為有一個交通工具讓單車“可有可無”——那就是人們的雙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