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午門是故宮的正門,明清時期真的有推出午門斬首之事發生嗎?


如今我們參觀故宮絕大多數人都是從天安門經過,然後穿過端門到午門購票進入,而午門也正是紫禁城的正門。經過安檢通道後就到了午門下,如果從正面看午門會發現只有三個門洞。 有圖有真相,瞭解更有意思的北京城,敬請關注頭條號【犄角旮旯逛北京】,圖文原創,歡迎轉發。

而進入午門再回首看的話會發現原來午門共有五個大門洞,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這就是所謂的“明三暗五”,我們再回到午門前看,其左右兩翼各有一排俗稱雁翅樓的建築,這樣就在午門外形成了一個凹字形的廣場,如果在城樓下正面並排開五座城門洞會顯得很擁擠侷促,因此最邊上的兩扇門被分別開在了東西兩側的城牆上。

這兩座門分別被稱為左右掖門,仔細看的話這兩座門每扇門上的門釘數是72顆,而正中三座門上的則是81顆。

當年東西掖門是朝會時供文武大臣出入用的,如今這兩扇門都不開放,遊客只能走中間的大門。

午門雖說是紫禁城的正門,偶爾也會舉行一些重要的儀式,最常見的是受俘和廷杖,受俘好理解,就是打了勝仗後在此接受戰俘,而廷杖則是用棍棒責打大臣的一種刑罰,明代就曾多次發生過廷杖時打死大臣的事情。

過去看小說聽評書常有推出午門斬首的情節,據史料記載其實明清歷史上並沒有這麼一回事,當時犯人行刑都有專門的刑場,比如著名的菜市口,卻從沒有在故宮午門發生過梟首示眾的事情。 有圖有真相,瞭解更有意思的北京城,敬請關注頭條號【犄角旮旯逛北京】,圖文原創,歡迎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