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先賺1個億,華爾街是怎麼賺錢的

先賺1個億,華爾街是怎麼賺錢的

先賺1個億,華爾街是怎麼賺錢的

一說起“華爾街”這3個字,我們的眼前立刻浮現出那頭牛,還有身後的高樓大廈,它更是很多資本人士夢寐嚮往的地方,但同時華爾街也是一個滴血的華爾街,因為在他們的身上流淌著各種各樣不道德的血液,但不可否認的是,這裡確實集中了全世界最聰明的人,而這些人創造的財富,不只是單純的幾個數字,他們在很多時候,一個完美的交易就可以賺幾千萬,幾個億甚至幾十億,因為他們確實在用大腦賺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個一筆交易賺幾個億的交易事件。


1、押注美國次債危機(次級按揭貸款市場崩潰

先賺1個億,華爾街是怎麼賺錢的

  投資人:約翰·保爾森

  公司職位:創始人兼對沖基金經理

  所在公司:保爾森公司

  交易年份:2007年

  交易利潤:150億美元

次債危機應該是大家最能耳熟能詳的事情了,一群沒有還款能力的人,可以從銀行輕鬆貸款出來買房子。保爾森調查發現,一個挑脫衣舞的在紐約郊區居然都買了4套房子,而且有的房子進入是零首付購買。一個無業的人員,隨便偽造一個工作怎麼就可以從銀行貸款買房子為,他發現這次次級債務的泡沫實在是太大了。於是隨後的3年裡,他瘋狂的做空美國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簡單的說就是買美國股市和房地產市場會暴跌,2007年8月次債危機全面爆發,美國股市暴跌,大量銀行倒閉,眾多買房者還不起房貸。一切都被他判斷正確了,2007年2月,保爾森管理的兩隻基金在華爾街的冬天異軍突起,截至2007年年底,第一隻基金升值590%,第二隻基金也升值350%,基金總規模已達到280億美元,僅2007年一年,就有60億美元的資金湧入保爾森的基金。保爾森一舉登頂2007年度最賺錢基金經理榜,力壓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和詹姆斯·西蒙斯,一時間,約翰·保爾森在華爾街名聲大震,“對沖基金第一人”、“華爾街最靈的獵豹”等稱號紛紛被冠在了他頭上。

做空房地產使保爾森一戰成名,隨後他料定政府勢必會提高美元的供應量以穩定市場。保爾森早已做好了坐收漁利的準備,2008年在房地產市場大獲全勝之後,他就已經開始大規模建倉與金價掛鉤的投資產品,瘋狂做多黃金。2年後,保爾森經營的黃金基金全年漲幅達35.08%。他也史無前例地將50億美元收入個人腰包,再一次成為華爾街的“最賺錢機器”。據計算,保爾森在這一年的賺錢速度是每秒158.55美元。


2、押注愛爾蘭償還債務

先賺1個億,華爾街是怎麼賺錢的

  投資人:邁克爾·哈森斯塔伯

  公司職位:基金經理兼集團副總裁

  所在公司:富蘭克林鄧普頓基金集團

  交易年份:2011-2013年

  交易利潤:19億歐元(約合25億美元)

愛爾蘭的債務危機也是由房子引起的,就一個華僑的話說,在歐洲逛了一大圈,只有愛爾蘭最像中國,到處都在建房子,大家都在買房子,然後房地產被炒熱,而銀行對待房貸的寬鬆政策,讓人們可以更容易的買到房子,舉個例子,國家規定最低首付25%,但其實很多銀行通過操作,只需要首付5%就可以買到房子,銀行的這種態度,促使很多本來沒有實力買房的人去購買房子,而購買房子的人越多,房地產市場就越熱,最終房地產綁架了經濟。2010年歲末,愛爾蘭低下了高昂的頭顱,向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出援助請求。2010年,因銀行業陷入危機,愛爾蘭獲得歐盟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850億歐元的財務支持。

很多人以為愛爾蘭是無法按時歸還債務的,所以很多人都持悲觀態度,但哈森斯塔伯押注愛爾蘭可以從債務危急中翻身,所以大量購買愛爾蘭的政府債券。在兩年時間裡,他總計買下愛爾蘭主權債務中的十分之一左右。這相當於鄧普頓全球債券基金總資產的8%,交易金額約在31億歐元左右。

很明顯,哈森斯塔伯分析對了,愛爾蘭政府決定不會對主權債務進行違約,他們會按時償還債務,這讓哈森斯塔伯及其他精明的投資者大賺一筆,因為他們均押注愛爾蘭會償還債務。

最終他在這場交易中獲利大概19億歐元,也就是190多億人民幣。


3、狙擊-英鎊

先賺1個億,華爾街是怎麼賺錢的

投資人:喬治·索羅斯

公司職位: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長。

所在公司:量子捐贈基金

交易年份:1992年

交易利潤:至少10億美元

索羅斯,我相信很多中國人都認識他,因為他曾經狙擊過港幣,也是險象環生,搞的香港經濟差點就崩潰了。英鎊在200年來一直是世界的主要貨幣,原來採取金本位制,與黃金掛鉤時,英鎊在世界金融市場佔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只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1929年的股市大崩潰,才迫使英國政府放棄了金本位制而採取浮動制,英鎊在世界市場的地位不斷下降。

隨著1989年11月柏林牆的轟然倒下,許多人認為一個新的統一的德國將會迅速崛起和繁榮。但索羅斯經過冷靜地分析,卻認為新德國由於重建原東德,必將經歷一段經濟拮据時期。德國將會更加關注自己的經濟問題,而無暇幫助其他歐洲國家渡過經濟難關,這將對其他歐洲國家的經濟及貨幣帶來深遠的影響。

在1990年,英國決定加入西歐國家創立的新貨幣體系——歐洲匯率體系(簡稱ERM)。索羅斯認為英國犯了一個決定性的錯誤。因為歐洲匯率體系將使西歐各國的貨幣不再釘住黃金或美元,而是相互釘住;每一種貨幣只允許在一定的匯率範圍內浮動,一旦超出了規定的匯率浮動範圍,各成員國的中央銀行就有責任通過買賣本國貨幣進行市場干預,使該國貨幣匯率穩定到規定的範圍之內;在規定的匯率浮動範圍內,成員國的貨幣可以相對於其他成員國的貨幣進行浮動。

特別是在1992年2月7日,歐盟12個成員國簽訂了《馬斯特裡赫特條約》。這一條約使一些歐洲貨幣如英鎊、意大利里拉等顯然被高估了,這些國家的中央銀行將面臨巨大的降息或貶值壓力。

1992年9月,投機者開始進攻歐洲匯率體系中那些疲軟的貨幣,其中包括英鎊、意大利里拉等。索羅斯及一些長期進行外匯套利的共同基金和跨國公司在市場上拋售疲軟的歐洲貨幣,使得這些國家的中央銀行不得不斥巨資來支持各自的貨幣匯率。

英國政府計劃從國際銀行組織借入資金用來阻止英鎊繼續貶值,但這猶如杯水車薪。僅索羅斯一人在這場與英國政府的較量中就動用了100億美元。索羅斯在這場豪賭中做空70億美元的英鎊,並持有60億美元馬克的多頭頭寸,同時,索羅斯考慮到一個國家貨幣的貶值(升值)通常會導致該國股市的上漲(下跌),又買入價值5億美元的英國股票,並做空德國股票。

簡單的說就是索羅斯根據英國的經濟情況判斷,英鎊會貶值,所以他就大量的拋售英鎊,讓市場上出現恐慌,然後隨之大家都恐慌性的拋售,造成英鎊貶值,而索羅斯買的就是英鎊貶值,所以英鎊越貶值,他賺的就越多。索羅斯從英鎊空頭交易中獲利已接近10億美元,在英國、法國和德國的利率期貨上的多頭和意大利里拉上的空頭交易使他的總利潤高達20億美元,其中索羅斯個人收入為1/3。在這一年,索羅斯的基金增長了67.5%。


4、做空新西蘭元

先賺1個億,華爾街是怎麼賺錢的

  投資人:安迪·克雷格

  公司職位:外匯交易員

  所在公司:信孚銀行

  交易年份:1987年

  交易利潤:3億美元

安迪·克雷格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華爾街的所羅門兄弟公司,並在第一年就為公司賺取了3000萬美元的利潤。他習慣於通過直覺進行單方向的賭注,並很快獲得了世界上最激進的交易員的稱號。他永遠都是買入期權,然後賭標的走勢。

使得安迪·克雷格留名金融史的一役是在1987年。當年10月19日,道瓊斯指數下跌了將近22%。接下來全球股票市場同步下跌,大部分市場在十月末都下跌超過20%。隨後,新西蘭元等貨幣開始相對於美元走強。克雷格相信新西蘭元的這種高估是暫時的,因而準備採用極端的手段去攻擊新西蘭元。克雷格在外匯場外市場買入大量看跌期權,並大量賣空新西蘭元建立鉅額做空頭寸。最後,他的空頭倉位所控制的資產數量超過了全新西蘭的貨幣供給,他控制了全新西蘭流通中的新西蘭元!簡單的說就是他在高價位賣掉新西蘭元,同時大量買新西蘭元下跌。

新西蘭元匯率產生了災難性的後果。該貨幣對美元在幾小時內即下跌了5%,這使得信孚銀行在一眨眼之間就獲得了3億美元的利潤。新西蘭政府非常憤怒,財政部長打電話給信孚銀行的CEO要求立刻終止交易,但克雷格的也是非常有個性的人,非常傲慢地說道:“我們並沒有倉位過大,是新西蘭太小,沒法適應信孚銀行的動作”。

最後八卦一下,按照當年信孚銀行把安迪·克雷格挖來的工資合同,信孚銀行應該給克雷格1千5百萬美元的獎金,但最後只給了他3百萬美元,雖然這已經是信孚銀行CEO獎金的兩倍。安迪·克雷格一怒之下把信孚銀行告上了法庭,自己則加入了索羅斯的團隊。


5、預測股災(1907年與1929年股災

先賺1個億,華爾街是怎麼賺錢的

  投資人:傑西·利弗莫爾

  職位:交易員

  公司:單打獨鬥

  交易年份:1907年和1929年

  交易收入:1億美元(相當於今天的大約12億美元)

美國人稱他為“華爾街巨熊”,中國人稱他為“華爾街投機之王”,甚至有文人把他的名字翻譯為漢語“李佛魔”。從華爾街以至全世界,數代金融精英都受到他的深刻影響。如果投資界有偶像經濟,他在那個時代絕對遙遙領先於股神巴菲特和大鱷索羅斯。被稱為“百年美股第一人”的資本市場傳奇人物——傑西·利弗莫爾。他曾經成功的預測了1907年和1929年的兩次大股災。1929年美國股市大崩盤和之後的“經濟大蕭條”是20世紀美國曆史上最重要的經濟事件,連中國的世界歷史也有講述。他押注1907年股市崩盤,然後賺了300萬美元,相當於現在的7000萬美元。他在1929年又再一次做空美國經濟,這兩次做空幫他賺了將近1億美元(相當於如今的12億美元)。

1928年冬到1929年初春,利弗莫爾在漲勢強勁的股市全面出擊,但他一直警惕著市場的掉頭信號,必定會出現,他就等著處理掉四處播種的倉位。根據經驗,最好的辦法是趁強市“早早”賣出,特別是需“脫手”的持倉量巨大時。1929年夏初,牛市熱度不減,利弗莫爾把他的全部重倉最後一一賣出。他列出了那些領漲股,認為“漲幅過大”。


利弗莫爾的全部經驗和直覺都“向他吶喊”,告訴他市場到頭了。他決定還是採用老辦法——試探市場,於是開始輕倉做空。他沒在第五大道730號赫克舍爾大廈的辦公室操作,因此操作很隱蔽。接下來的6個月時間裡他不斷更換經紀人,利用了多達100家經紀公司來掩蓋行動,對任何人隻字不提自己的策略,在黑板上用自己的秘密符號,同時對媒體退避三舍,最後終於完成建倉。

隨著市場最終到頂,信號也越來越多。公眾已經開足馬力投入股市:技工、理髮師、鞋匠、報童、家庭主婦、農民,各色人等都交出了10%的保證金。他們看得清清楚楚,在股市上賺錢是手到擒來,只要投了錢就能發。這是歷史上的一個新時期,前所未有,無休無止地賺錢,賺錢方式卻很簡單:買股票——致富。股票只向一個方向前進——上漲上漲再上漲。這是一個繁盛不衰的“新時代”。他看到的就是瘋狂的股價推高股價,好股票價格賣到了年收入的30倍、40倍、50倍、60倍,而正常情況下股價是收入的8至12倍。當市場瘋狂到頂點的時候,災難忽然來臨,他開始大量賣空,市場開始一瀉千里,他賺取的利潤也在不斷的增加,交易就這麼完成了 。

後記:通過上面幾個例子我們可以發現,這些交易其實都是利用了人類的貪婪,一個正常的市場是很難賺取高額利潤的,只有畸形的市場和心態,才容易讓人產生暴利,現在很多人在討論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和股市,我覺得可以拿以上幾個例子來借鑑一下,我不會發表意見,但我會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分析,我們也許改變不了市場,但至少我們研究過,在若干年以後,我們再回頭看看我們的研究結果或者結論,也許會挺有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