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日本慰安婦檔案


1938年1月在江灣鎮開設的慰安所。軍部直轄慰安所為了所謂的“軍之體面”,為民營形式。其最初為民營形式,但慰安婦的診查管理由軍醫負責。來源:上海師範大學中國“慰安婦”研究中心

戰地前線沒有婦科檢診臺,某軍醫命衛兵制作的木質婦檢診臺。

1938年1月,在上海楊家宅開設的軍部直營慰安所一號。 在數個小房間並排的長屋式建築前,士兵們按順序等待。許可的時間是每人30分鐘。數月後被民營接管,有女性120人。

運送“慰安婦”的船隻。

日軍兵站司令部制定的《慰安所規定》。 慰安所規定 本慰安所僅限陸軍軍人及軍聘人員入場,入場者需持有慰安所出入證; 入場者必須登記並支付費用後,領取入場券及安全套一隻; 入場券價格為:下士官兵、軍屬2圓; 入場券只限當日有效。在未使用前可退票,但如果已經交給慰安婦後,不可退票; 購買入場券者需進入指定的房間,時間為30分鐘; 進入房間同時須將入場券交給慰安婦;

南京西南蕪湖的日本籍隨軍慰安婦。他們中有對負傷士兵無償“奉獻”的慰安婦,日本國內無法生活失業的女性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