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錯搭了車,八旬老兵在印度滯留了54年,哥哥曾花費半個多世紀尋找


1962年,高中畢業後參軍的王琪跟隨蘭州軍區第55師從青海駐地前往印度,參加中印邊境的戰鬥。次年初工程兵王琪在中印邊界的樹林中迷路,此後被印度軍方以“間諜罪”羈押7年。在荒僻的山村生活多年,他從未放棄回國的努力。“從當地警察局長到印度總統”,兒子維什努說,父親給印度政府寫了許多信件請求回中國。在中國外交部和中國駐印大使館的努力下,經與印方交涉,年近八旬的王琪在半個世紀後踏上歸途。

王琪的哥哥王致遠稱,他的弟弟從軍後,有很長時間沒有給家裡寫信,他趁出差蘭州的機會,去蘭州軍區詢問,結果得知,他的弟弟於1962年12月31日外出執行任務時失蹤。之後不直沒有消息。

對於弟弟的失蹤,母親非常悲傷。王致遠稱,他的五弟有一年準備去當兵,接兵的人已經到了家裡,母親拄著柺杖說,我有一個娃去當兵了,結果一直沒有消息,怎麼還要我的娃去當兵?對方聽說,臨時決定放棄。

直到1989年,他們才接到弟弟從印度寫回來的信,才知弟弟執行任務結束後,錯搭一輛國際紅十字會的車輛,對方將其交給印度軍方,被印度關押七年,後來將其流放至一個很偏遠的村莊。

他走失時身邊沒有帶任何證明文件。出獄後,警察把他押送到印度中央邦的礦區蒂羅迪村,當年那是一片被湖泊和森林包圍的荒僻之地。在那個村子裡,他在麵粉廠打工謀生,後來又自己零售些糧食和調料。在監獄裡他和警察筆劃著學會了英文,出去後又艱難地學會了印度語。1975年,王琪和村子裡的一位印度女性蘇希拉結婚。此後十年間,他們生養了兩兒兩女,但大兒子因為疾病不幸離世。


年紀越大,想要回鄉的願望越無法抵擋。幾十年來他不斷寫信給印度政府,請求回國探親。同學和老鄉都熱情地等待著他的歸來,素不相識的人也趕來探望。抵達咸陽的第一頓飯,他忘記了怎麼用筷子。看著高中時代的畢業照,他甚至找不到年輕時的自己。在酒店裡,他連續3晚都睡不著覺。“我也不知道咸陽變成啥樣兒,是哪樣的人群。”食物、氣候、生活方式、甚至熟悉而又陌生的親友,都需要從頭適應和習慣。

王氏家族成員一百三人左右,離家時間太久,見到眾多親人,王琪一時不能認出所有人。家人一一走到他面前自我介紹。

聽說王琪這些年一直想吃手擀麵,弟媳婦一大早就擀好了麵條。

王琪老人在老家呆了三個月,因為簽證到期,他不得不返回印度。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王琪和家人辦理登機手續。

84歲的大哥王致遠老人坐在一旁,看著三弟一家準備回印度的行李,不忍再次分別。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侄子王英軍為老人交待回印後需要辦理的諸多事宜,並告訴他會盡快去印度接他們回家。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侄子王英軍為尋找三叔王琪和帶他回國耗費了大量的心血和金錢,叔侄二人感情深厚。離別之際,王琪老人再次熱淚盈眶。


分享到:


相關文章: